萨氏被捕对我石油市场影响有限 中国利益应得保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17日08:07 新华网 | |
12月14日,萨达姆在其家乡提克里特被捕。这标志着在伊拉克持续了24年之久的萨达姆时代已经结束。随着萨达姆王朝的终结,伊拉克战后重建过程中各国利益分配以及伊拉克局势对中国能源供给特别是石油供给等问题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12月16日,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对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进行了专访。 记者: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挑战,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后中国石油需求量将以年均12%的速度递增,伊拉克局势的变化会不会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产生不利的影响? 曲星: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她对能源进口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量国以及非常重要的产油国和石油输出国,中国非常希望它能够尽快恢复和平稳定的局面,伊拉克主权的恢复有助于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伊拉克重建的开始以及恢复和平、稳定的局面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目前的能源战略是一个多元化的战略,譬如说中国现在不但和俄罗斯,而且与中东其它国家和非洲以及拉美等国也在进行石油方面的合作。此外,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在石油方面的合作也在考虑之中。 伊拉克因为十年来长期遭受联合国的制裁,国内长期处于战争和动乱的环境,石油基础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所以过去十年来中国从伊拉克进口石油的数量并不是很大。在石油换食品的计划框架内,中国与伊拉克签订有石油开发合同,而且这个合同是得到联合国批准的。这样的合同不应该随着政权的更迭而失效。 记者:在伊拉克战后重建过程中,各国的利益特别是当初那些反战国家的利益能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保证? 曲星:萨达姆的被捕对美英方面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拉克从此就万事大吉了,也并不意味着伊拉克固有的矛盾就消失了。譬如说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库尔德人将来是不是还要走向独立、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矛盾等。再加上战争和制裁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伊拉克的基础设施,使伊拉克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倒退了几十年,并累积了大量的仇恨。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现在发出了把法、德、俄等反战国家排挤在外的政策信号,这实际上是一个非理性的政策。这些国家在伊拉克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美国与这些国家之间就会产生长期的矛盾。如果这些国家在伊拉克问题上与美国不进行合作,就会引出很多相关的问题。譬如伊拉克的债务问题,本来有些国家已经考虑在巴黎俱乐部的范畴里面免除伊拉克的部分债务,但如果美国一意孤行,这些国家在债务问题上就会有新的考虑,局面会非常复杂。 我相信美国一定会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进行政策调整,采取一种更加理性的政策,因为这样才符合美国要尽快在伊拉克恢复经济的利益,否则,大国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复杂。虽然萨达姆时代已经结束,但萨达姆当年面临的难题可以说是一个都没有解决,而这些问题即使是国际社会齐心协力也不一定能够得到顺利的解决,如果国际社会是分裂的,那么就更不利于伊拉克问题的解决。 记者:在伊拉克战后重建过程中,中国的哪些利益应该得到保证? 曲星:前面已经提到过,中国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的决议框架里面曾经和伊拉克签定过一个石油开发协定,这是经过联合国批准的一个协定,应该继续有效。伊拉克对中国欠有几十亿美元的债务,这些债务应该偿还,直接还债如果有困难,可以通过中国参加伊拉克重建获益冲抵债务。在伊拉克战争中,中国在伊拉克的利益遭到了直接损害,如中国大使馆被毁,还有中国公民因战争而被迫离开伊拉克,其在伊的动产和不动产损失也应该得到赔偿。这些都是中国的正当利益,应该得到保证。中国参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有中国特殊的竞争优势,譬如说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中国产品有竞争力,再譬如对于经济基础并不是太发达而且资金和技术都有限的国家来说,中国的某些经验技术是非常宝贵的。中国的参与能够符合伊拉克人民的利益、符合伊拉克人民战后重建的趋势和要求,也会使中国正当的利益得到保证。(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曲力秋)(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