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欧美共同价值观显裂痕 法国外交走向真正独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4日10:49 新华网
  法、德、英三国领导人在明年二月份又将相聚,商讨欧盟与全球事务。

  说伊拉克危机给了世界——从舆论、研究界到外交界——对欧洲、特别是对法国外交的一次再认识,看来不算过分。国际社会对法国外交的认识与评价,在伊拉克危机前后,产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已经在世界舆论,特别是阿拉伯舆论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已经开始影响到各国的官方外交:甚至连美国都有意无意地透出所谓“忘记德国、原谅俄国、惩罚法国”的新的“对欧政策”。可以说,事实上法国与德国在伊拉克危机中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法立场改变历史进程

  卢宝康:有舆论认为,法国和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在伊拉克危机中的立场,使得亨廷顿所描绘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得以在千钧一发之间得以避免,从而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您身处法国,是怎么理解的?

  郑若麟:应该说,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国际问题专家未能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点,来理解法、德采取反战立场的真正内涵。人们继续听到下面这种分析,即法国在伊拉克有石油、债务等重大利益,所以才会不惜运用否决权来维护法国的利益。这种看法在中国也有相当的市场。应该说任何外交动作都会有国家利益的因素在内。但仅仅以此来理解此番法美外交冲突则是狭隘的。而主张法国是因为持有伊拉克的巨大债务而不希望萨达姆倒台的说法更是幼稚之至。法国早已明白,不论是在萨达姆或是在其他统治者的治下,伊拉克欠下的法国债务都已经打了水漂。这也是法国同意美国要求削减大部分伊拉克债务的主要原因。

  导致出现“利益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世界舆论基本上受美国媒体的影响,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持上述看法,于是许多国际评论家们便跟着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是对冷战结束后,特别是“9·11”事件之后暴露出来的法美之间对世界未来走向之看法的重大分歧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理解所致。事实上,更符合法国实际利益的做法,是在对抗美国、赢得了世界舆论的好感之后,在最后一分钟转变立场,改否决为弃权,使美英出兵合法化,于是法美将皆大欢喜。法国也就不会在战后被排斥在伊拉克重建之外。这也是法国国内部分支持美对伊战争的人士的主张。然而这样一来,亨廷顿将预言成真,西方与伊斯兰世界将有可能从此进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文明的冲突”。

  因此,这次法美、欧美围绕伊拉克危机而爆发的外交冲突,显示了新世纪的新的国际关系理念的冲突。

  法独立外交的可能性

  卢宝康:部分中国的欧洲问题专家们在评论法美关系时,用一种所谓“情人关系”的方式来描述,即认为英美的“夫妇关系”,因而夫唱妇随;而法国则是“爱闹的情人”,凡事总是要与美国“闹一闹”。经历了伊拉克战争后,这种关系是否还存在?

  郑若麟:这种说法显然已不适用于今天的法美关系。

  冷战时期,欧洲与法国处于苏联的威胁之下而需要美国的保护,因而法国即使力图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但实际上也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冷战时期的外交是有章可循的:尽管戴高乐承认中国、“退出北约”使历史学家们花掉了多少笔墨和纸张!然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形式上、而非实质上的“独立外交”。在真正重大的冲突有可能爆发时,法国总是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一个明证。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法国总统密特朗还透露,法国在冷战时期与美国有秘密协议,一旦美苏爆发全面战争,法国军队将立即自动置于北约的指挥之下。

  然而今天法国的独立外交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欧洲已经没有了外来威胁,已经不再需要美国的保护,也就是说已经不再需要事事尊美国为龙头老大;而且欧洲走向联合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以法德为轴心的欧洲已经逐步在国际事物中树立起有别于美国的“一极”。与此同时,冷战后的世界却变得越来越“模糊”。一方面人们失去了评判世界的原有的准则,另一方面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用法国现任外长多梅尼克·德·维尔潘的话来说,“世事多变,就像在飞驶的列车里观察窗外飞速变化的景象一样”。危险越来越多地来自于恐怖主义、大规模武器扩散、地区冲突等领域,波及世界几乎每个角落。如何才能对付这种新的威胁,维护国际秩序和安全,则是欧美之间产生重大分歧的主要根源。

  美尚武力法推文化多样

  卢宝康:“9·11”事件之后,率先批评美国实行“单边主义”和“简单主义”的,正是法国当时的外长维德里纳提出质疑,法国对美国所谓的“邪恶轴心”和“预防性先发制人打击”更是疑虑重重。现任外长德维尔潘上任后,如何调整或继续法美关系?

  郑若麟:最初,德维尔潘曾经将改善法美关系作为外交重点,并且身体力行。然而事与愿违。美国在伊拉克危机上的立场使得法国越来越相信美国正在试图以其无比强大的军事力量强迫世界接受美国的单极世界,而其后果将是摧毁现存的一切国际关系准则,造成一个更为混乱、危险的世界。双方于是在伊拉克问题上将各自对世界未来走向与解决冲突的方式摊在了桌子上。

  从法国的观念出发,无论是西方还是世界其他地区,要解决冲突与危机,只有一个办法,即以联合国为基础,以国际法为原则,全力加强国际多边合作,以谈判、合作和相互依存来建立新的国际程序,达到国际共同安全与和平的目标。美国则相反。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以美国的强大军事机器为后盾,以反恐为借口,要求世界划线而站,对任何可能威胁到美国安全的国家与势力采取“预防性”打击,以此来达到“美国治下的世界和平”。

  应该说,法美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方法却相反。美国以为可以用武力输出民主和自由,而法国则认为只有通过文化的多样化和谈判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由此法国奉劝美国,世界在全球化的现实下已经如此之复杂,单凭一国的力量,而没有国际机制的全力支持和协助,哪怕是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是无法摆平一切的。美国则反过来怀疑法国不支持美国是因为法国自己“太弱”,既无力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又不甘于接受美国的领导所致。事实上法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也确实担心,没有约束机制,将会导致权力过于强大的美国走向“帝国化”。因此,法国认为如果国际社会不坚定地阻止美国非法发动对伊战争,从此将没有任何国际机制能够阻止美国单方面以“民主”、“自由”的名义发动针对任何对手的任何战争。

  尽管法国与国际社会未能阻止美国进军巴格达,但至少保持了联合国对类似战争的某种(尽管有限、但毕竟存在的)限制作用,至少是道义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法国和德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的反战行为,避免了一场“文明的冲突”的全面爆发。不可否认的是,这正是本·拉丹等极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所期待看到出现的一幕。这一点,就连美国实际上也已经理解。

  法国“软实力”见效

  卢宝康:美国曾被认为是世界上不仅“硬实力”是独一无二的,就是“软实力”同样也是无可匹敌的。但小布什在“9·11”之后不仅放弃了“软实力”的概念,而且将“硬实力”的作用提升到无所不能的地步,几乎将武力作为达到战略目标的惟一手段。但我们注意到,法国却在运用着“软实力”概念,这种软实力在法国外交中起了什么作用?

  郑若麟:众所周知,法国自19世纪以来,就一直被所谓的“国家衰落”所困扰,法国从一个“世界大国”掉向一个“地区性强国”的地位。戴高乐将军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通过与其他国家在观念上的吻合,来保持法国的“世界性大国”的作用。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外长德维尔潘正是在这一点上深谙戴高乐的苦心,因而继续在这条路上引导着法国的外交。

  就连美国一部分有远见的战略学家如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雷·霍夫曼也承认,法国非常善于利用国家之间的协商和相互妥协来达成协议,从而在国际上形成一股相应的外交力量。

  人们记得,在美国试图强迫联合国安理会接受授予美英对伊动武的决议案问题上,法美两国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外交幕后角力。美国几乎动用了所有可运用的、从经济到政治等各种胁迫手段,对非洲、南美等安理会成员国施加压力。而法国则根本没有可以与美国相类比的能力,而仅仅向这些国家说明法国反对动武的根本理由。结果在15个安理会成员国中,美国始终只拉到英国、西班牙等四票。更令美国担心的是,法国的立场得到世界舆论几乎一致的支持。2003年2月14日德维尔潘外长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时居然博得热烈的掌声(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证明法国的“软实力”并非虚无缥缈的天方夜谭。

  事实上美国对此非常警惕和担忧。也正是由于法国的“软实力”超出德、俄,成为美国的一大心病,因而美国才会坚持“惩罚法国”的做法,试图将这股新出现的“反美”力量扼杀在摇篮之中。

  欧美共同价值观显裂痕

  卢宝康:最近在国际上出现一些评论文章,将欧洲出现的反战力量视为新出现的维护多极世界、反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惟一的有效力量;并认为这一股力量的出现,正在改变着冷战后历史的进程,成为单极与多极之争的后“后冷战时代”的一个新因素。您觉得这个提法是否夸张?

  郑若麟:的确,也有观察家认为,法国究竟有没有可能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走多远,还是一个硕大的问号。而欧洲其他国家是否会追随法、德去谋求多极世界,目前人们仍不得而知。特别是在欧盟制宪遭到挫折、欧洲真如美国之所愿有分裂成“新旧”两大板块之际,这一点确实令人困惑。

  另外还有分析家注意到,法国最近已经在其外交辞典中“删去了”“多极化”,而代之以“多边主义”。这到底是一种政策的改变,还是仅仅是一种策略手段,还有待时间的证实。

  惟一可以肯定的是,维系欧美大陆的所谓“共同价值观”也已经明显爆出了一道深深的裂痕。法国和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与美国在诸多意识形态领域里——从死刑、环境保护、宗教自由(最近美国指责欧洲“限制宗教信仰自由”,而欧洲则反驳称欧洲不赞成将邪教说成是宗教)……一直到对伊朗政策、对以巴冲突的看法等具体政策方面——双方都表现出越来越不同的观点。甚至对民主与自由的解释,都出现了分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抛弃所有固有成见与观念,来研读和理解一下今天的法国和欧洲外交!文/本报记者卢宝康本报驻巴黎记者郑若麟(文汇报)(来源:文汇报)

新浪网2003年度新闻评选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全新服装服饰市场再掀抢铺狂潮
任你邮冬日送好礼 瑞士天梭名表+联想掌上电脑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没有禁忌尽享激情
那若即若离的诱惑
非常笑话
今天你年轻了没有
非常笑话让你乐透
图片
铃声
·[阿 杜] 坚持到底
·[和 弦] 我愿意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亲密礼物
  • 性感的圣诞礼物
  • 情趣内衣亲尝暧昧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热辣经典
    欢乐无限
    一女作充气式隆乳。大夫:想胸大就摆臂。回家见丈夫劈腿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