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盟常驻日内瓦代表谈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6日09:55 新华网 | |||||
本报特派记者唐见端采访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任务。他在出发前查阅了大量有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和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资料,对总理事会会议的议程进行了全面了解。尽管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他旅程的开始到结束,却遭遇了重大如被迫改变航程目的地,以至无人接机、找不到旅馆的精神折磨,细小如行李遗失,眼镜跌碎等种种生活挫折。但是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说,“最后总能找到解决办法”。他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以下是唐见端以看似轻松的笔调,深入浅出描绘了世贸组织如何遵循它制定的规则,一步步找到解决贸易纠纷的办法。 孤身采访世贸总部个中甘苦有谁能解 12月16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在对中国入世承诺进行的第二次年度评审之后结束,让身在日内瓦、想找点独家新闻的记者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翌日下午,记者找到了世贸组织新闻官露西·吉诺特小姐。由于在来日内瓦前后已经与她多次交谈,彼此熟悉,她也对文汇报有所了解,所以就直截了当向她表示,想采访美国与欧盟常驻日内瓦国际组织总部官员。吉诺特小姐表示愿意帮忙,接着就找到美欧大使的电话号码抄下给我,让我直接与他们联系。不过她同时表示,要采访美方大使的可能性很小。 从她这句话记者断定,欧盟方面很可能有戏。但再一转念:欧盟大使对我、对文汇报毫不了解,万一被拒绝岂不错过机会?罢,一客不烦二主,还是让欧洲人吉诺特小姐再帮一次忙。于是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希望她出面找欧盟大使,并且强调说,大老远的从上海到日内瓦,只发几条消息有点说不过去。 吉诺特小姐真是个爽快人,当场答应愿意帮这个忙,并马上拿起电话用法语与对方交谈。一会儿,她放下电话,略微带一点歉意地用英语向我解释,大使今晚要与全体员工开一个通宵圣诞庆祝晚会,而明天一早又要因公务飞离日内瓦,所以无法接受采访,但副大使彼得·汤姆森先生还在,问我是否仍有兴趣采访,我毫不犹豫地表示很有兴趣。这一方面固然因为副大使虽然比大使低了半个级别,但权威性也低不到哪里;更重要的是,与人交往要讲究礼貌:人家已经替你作了额外的努力,你怎么可以因为对方是一位副职就“罢访”呢?吉诺特小姐笑了,为她的努力得到了承认;我也笑了,为自己终于得到一个独家采访的机会。 但是我还得自己与副大使联系,确定具体采访时间。18日早上9:00刚过,我就一个接一个地往欧盟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处打电话。接通电话后,我自报家门,说明目的,一个英语中带着浓重法语口音的女性声音让我等一会儿,她要去核实。一会儿,她对我说,唐先生,汤姆森先生希望今天下午5:00在他的办公室接受采访,不知这对您是否方便? 我能说不方便吗?事实上,我早已从吉诺特小姐那里得到了欧盟常驻日内瓦代表处的地址,并且因为怕耽误时间、事先又查地图又问人,已经从旅馆花了半小时左右实地探访了一遍。我不想打的,因为刚到日内瓦,一连被宰两次:两个看样子是移民的司机说是不懂英语——你也没法知道他们到底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反正一条笔直的近路三拐两拐就让你晕头转向,然后等着掏冤枉钱。我之所以决定走到欧盟代表处,主要倒也不是想省钱,而是怕误事。 下午5:15,在会客厅多等了15分钟之后,一名女秘书把我带到了汤姆森先生的办公室。进去后,只见汤姆森仍在屋角电脑前,他转过脸高声对我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我这里一会儿就完事,你请坐。说实话,当时我还真有点不悦:这是不是有点端架子?一两分钟之后,他终于完事,于是再次抱歉,接着寒暄。我看他一脸倦容,眼圈发黑,心想人家通宵狂欢之后还要接着工作,工作之余还要接受采访,也不容易,咱也不能太较真。 世贸成员利益广泛各自关注重点不同 采访于是进入正题。记者首先说明,虽然在来日内瓦之前我从世贸组织网站和英文媒体中了解了一些相关问题,但就多边贸易而言,我基本上是个门外汉,希望不要介意一些也许是外行的问题。汤姆森似乎很善解人意,他说,如果要问具体问题,他也说不清楚,因为他只负责面上工作。 记者对汤姆森先生说,我的印象是,在总理事会对中国入世承诺的评审中,似乎欧盟对中国所关切的问题要多于美国。此外,我还记得,当年在中国同时与美欧等各方进行入世谈判时,在中国与美国达成协议一年之后,与欧盟的谈判仍在艰巨进行。据此是否可以认为,欧盟的入世谈判门槛要高于美国? 汤姆森先生表示,他的印象是,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急切地希望看到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他同时确信,中国也的确希望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是首先必须说明的问题。其次,美国方面有自己的重点关注对象,而欧盟方面同样如此,不同的关注重点来自于各自不同的企业利益。也许在某个领域,美国在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中找到了解决办法,这个领域于是不再成为美国的关注重点,而欧盟在某个领域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欧盟必须继续与中方谈判寻找解决办法。另外,美国的产业结构与欧盟有所不同,美国的产业多属出口型或对外投资型。而由各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欧盟产业结构并不完全具备这种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在谈判中有更多的回旋余地。例如在某个领域美国可以作一些让步,但强大的综合出口能力可以使美国在其他领域得到实惠,而且往往是得多于失。相反,某个欧盟国家如在某个领域贸易受阻,就不得不坚持在谈判中达到目的。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进行。因此,不能认为欧盟提出的条件比美国苛刻,或者美国比欧盟苛刻,只是各自关注的重点不同。 中国适应世贸规则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记者接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在来日内瓦之前,我从一些中国专家那里了解到。欧盟在世贸组织框架内与美国产生的贸易摩擦或贸易纠纷多数是以欧盟方面获胜告终。作为入世才两年的世贸新成员,中国常常需要面对美国等国对中方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作为擅长法律运作的老资格世贸成员,欧盟能否让中国分享一点这方面的经验。 对这个问题汤姆森先生的回答颇为有趣。他首先在我说到一半时就打断我的话,说他不能确信,在欧美贸易争端中欧方胜多负少的说法有无统计数字的支持。而在我说完下半句后他冲口而出:你们已经学到了,中国已经学到了。他说,也许他的表述听起来有自夸之嫌,但他的确认为,中国所得到的最好的法律援助就是加入欧盟对抗美国提高钢铁进口关税的行动。他说,不能否认,欧盟的确在这一行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看到了我们在每一个阶段是如何运作的。对于一个俱乐部新成员,没有比这种方式更能理解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了。 在回答记者对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总体评价以及中国在履约过程中如何使中欧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尽快取得谅解达成共识时,汤姆森先生首先表示,欧盟方面对中国方面为适应世贸规则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表示欢迎。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中国降低了保险业资本的限额,取消了对荷兰动物制成品的禁令,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中国的积极姿态。同时,相对世贸组织老成员来说,中国在完全适应世贸规则的过程中,需要作出一系列异常困难的决策。毋庸讳言,欧盟对中国某些领域仍然感到关切。中国在服务业领域内,如金融、保险等行业,依然存在着一些保护主义,虽然中国也在这些方面有所开放。欧盟将就此继续与中国方面谈判,我们会在部长会议上、在理事会会议上继续提出这些问题。我们相信最终将会找到解决办法。 世贸规则如金规玉律联合国机制尚不能及 最后,记者问了汤姆森先生这样一个问题;不久前,世贸组织对美国提高钢铁保护主义措施作出裁决,判定美国败诉,并最终使布什总统取消提高关税的决定;不过与美国对簿公堂的领衔方是欧盟、日本等强大经济实体,它们有强大的资源可以依照世贸裁决对美国实施报复措施。如果类似事情发生在强弱不等的双方,强方不理会世贸组织的裁决,弱方即使有理由报复但却无力报复,那世贸组织又能怎么办? 汤姆森先生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点怪。他说,他不能代表美国说话,但可以举出欧盟与厄瓜多尔的例子。这个拉美小国刚加入世贸不久就为香蕉出口与欧盟打起了官司,结果厄瓜多尔胜诉,欧盟只好与“小小的”厄瓜多尔谈判,最终达成一个厄方能够接受的协议。他认为,任何一个参与制定世贸规则的国家都不会故意犯规,任何这样一个俱乐部成员都不愿看到自己在其他成员眼中是这样一种形象。 结束采访后,记者一直在想着汤姆森先生最后那句回答,觉得有点耐人寻味:像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结果,出了大门之后突然觉得一阵寒气逼人,一看自己身上,原来把大衣忘在大楼里了。回身敲门,门是密码把守,哪怕敲断手指,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四处一望,隔壁有家杂货店,有店就有电话,我赶紧进去,老板娘正在打手机,我对她用英语说,我的手机这里用不上,想借你的电话用一下。老板一句也听不懂,但是知道我想用电话。我于是赶紧掏出汤姆森名片让她拨号,拨通后我对汤姆森说,我就是刚从这里出去的记者,汤姆森问我是否漏问了什么问题,我说我把大衣漏在衣帽间了,汤姆森哈哈大笑。他问我现在在哪道门之间,我说什么哪道门,我在外面挨冻呢。汤姆森笑着说,这样的话,我只好叫人下来开门,你再忍一会儿吧。当大衣上身消去了寒意后,我忍不住边走边打起文章腹稿来了。(文汇报/本报特派记者唐见端)(来源:文汇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