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校扩招退潮 限制留学新招亮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6日14:56 新华网 | |
报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高等教育开始真正意识到招揽国际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1998年德国高等学校框架法的第4次增订,更是推动了德国高校全面招揽外国学生的热潮。 将“最优秀的头脑”招来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界人士呼吁德国应该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将外国“最优秀的头脑”招进德国大学。 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简称DAAD)的倡导下,德国向亚洲、美洲和东欧的各类人才大招其手。这一政策的确产生了明显成效:在德外国大学生数量近年来一路飙升。现在,在最吸引人的外国就学国的行列中,德国已经占到了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9/2000年冬季学期,德国一共有11.9万名外国学生;在2002/2003年冬季学期里,德国高校共有193万学生注册,其中22.4万人(占11%)是外国人。在大学新生里,外国学生甚至占到了16%的比例。 大部分申请草草退回 但是,面对如潮水而至的外国学生,德国大学却又开始害怕了。 首先,是如雪片般飞来的申请信令各高校招架不住。自从90年代末期,申请到德国读大学的外国学生人数急剧上升。2001年,德国大学收到来自国外的入学申请达14万份。仅申请DAAD的硕士学位奖学金的外国学生就从2001年的不到3000人增加到2002年的5000多人。而目前很多德国大学的外办已经没有人力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申请信和数量庞大的申请邮件。如今,申请法兰克福大学的部分外国学生要等上半年才能得到答复,而大部分申请最终都被草草处理后退回。 其次,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统计,目前在德国高校就读的外国学生的毕业率低得惊人。德国吸纳外国大学生,本来是为了使德国大学国际化。但近年来,在德国大学里毕业拿到硕士学位的外国学生比例越来越少。 德国本土学生的毕业率并不高,根据德国高校信息系统的有关调查,至少30%的德国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最后未能完成学业,另有20%的学生中途改变专业。而DAAD最近对在德外国学生的毕业率情况作了调查后表示,外国在德学生的“消失率”大大高于德国学生。该调查的对象是德国具有代表性的4所大学:亚琛工大、慕尼黑大学、比勒费尔德大学和汉堡高专(应用技术大学)。由于其结果过于惊人,有关数字只能在获得接受调查的4所大学同意后才能公布。据亚琛工大透露,那里8年前注册入校的外国学生中,至今只有1/5学成毕业。 仅1/3符合招生意愿 许多外国学生到德国之前了解情况就不够,之后仍然得不到良好咨询。另外,德国大学免收学费、不限制学时的松散规定也助长了学生拖延求学时间的风气。据估计,仅在德国南部巴符州,80%的外国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就甩手不干了。 面对涌来的外国学生,已有德国大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些外国学生是我们想要的吗?来德国的是那些所谓的未来各国精英,还是那些被其它国家拒绝的学生?他们是真想来这里学习呢?还是把德国当成了可以过上更好生活的富裕天堂?汉堡大学国际部主任海尔曼抱怨:“目前德国高校以国际上的高智力者为争取目标,来的却是水平完全不同的求学者。”海尔曼认为,目前只有1/3的外国学生真正符合德国的招生愿望,还有1/3只是利用学生资格来使“居留长期化”。 此外,大量外国学生涌入的同时,由于德国目前财政捉襟见肘,各大学为其配备的相应生活、学习设施根本满足不了迅速增长的需求。在很多有大学的城市里,学生住房成了一个严重问题。 限制留学新招亮相 一方面是大张旗鼓的招生运动,另一方面是严重的“招生后遗症”。德国的教育界也有意识地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其中一个重要做法就是改变目前僵化的学生录取程序。DAAD认为,目前德国高校录取外国学生时完全是根据一些形式化的标准,如学历和德语语言学时等,这就造成了一些尖子学生由于不能满足这些形式化的标准而被拒之门外,而有些被录取的学生在本国却属于平庸之才。一些德国大学外办提出,今后将尽可能只给“专业对口并达到有关水平的、有学习积极性的”外国求学者提供学习位置。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亮出新招,对申请第二学位的外国学生进行预先测验。外国学生在正式申请某个学校和专业之前,要预先完成该学校通过因特网发出的论文题目。只有通过这一测试的申请者才能把材料递交到目的学校。通过网络,许多事情申请人在母国就已经得到了解决。申请人在正式递交申请前,必须在网上证明,他们拥有申请专业的必要专业知识。 由于引入预先测验,一些学校的申请人比去年减少了一半,但申请成功率却提高了,同时也减轻了高校外办的工作量。很多高校认为,这是个双赢的局面:大学能得到非常好的学生,而这些学生能够明白:这里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地点。学生对将要攻读的学业有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也更具备今后学成毕业的前景。 目前,这一方法还是由各大学自己尝试进行,不存在统一的测验。不过DAAD表示,今后将引入一个广泛适用的测试方法,并推广到招收普通第一学位申请者的群体中。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官员格拉斯道出了德国大学目前的尴尬:面对国际上的竞争,德国大学的口号不能仍然是“所有听到我们召唤的人都来吧”,而要改成“我们要看看你是不是我们在找的人”!(国际先驱导报/驻柏林记者刘海燕)本文为《国际先驱导报》供新华网专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