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连线:寂静的巴姆等待救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9日13:02 新华网 | |
新华网巴姆(伊朗)12月29日电(记者王雷)我们于29日凌晨1时30分抵达了强震之后的古城巴姆。一片宁静之中透着悲伤的气息,巴姆城街道和路面基本没有受到破坏,部分主要街道的路灯系统在强震之后依然散发着橘黄色的光。只是公路两旁的柳树和棕榈树,因为大片房屋的倒塌而变得格外突兀。 在穿梭的震后救援车流中,新华社记者来到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的巴姆城。从克尔 巴姆是伊朗的一个颇负盛名的古城,距离省会克尔曼大约180公里,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名镇。强震之后,当地百姓说,70%的房屋被毁坏,剩下的房屋也不能再住。 在昏暗的灯光中,一些灾民因为难以入睡而走进自家的废墟,寻找未被损坏的日用品。在一座倒塌的房屋前,两名中年妇女瘫坐在地上,闪烁的火光下隐约见到她们呆滞的脸。旁边一位老人说,其中一位妇女有6个孩子都在地震中丧生,她已经没有眼泪,身旁放着国际援助机构发给的两瓶水和几块面饼,两天来,她一动也没动,只是呆呆的看着火光,很久很久才听见她一声嘶哑的哭声,随即淹没在夜色中。 黑夜中唯一能听到说话和脚步声的是靠近街边的一个诊所,不足50平方米,由于简易的房屋太小,做手术的床只能放在门口。在震后两天内,这个小小的诊所已经收治了400多名地震中受伤的灾民,伤势严重的随即被送往省府克尔曼。 刚刚给一名16岁女孩做完手臂骨折手术的一名伊朗医生说,一早还将有50名灾民被送来治疗,诊所晚上相对空闲,因为收治工作无法在夜间开展。当问及他中国救援队在哪里,他摇摇头说,参加援助的国际组织和救援队太多,不清楚中国救援队在哪里。绝大多数援助机构人员因为物资不足只能睡在停靠在路边的车上。 震后的巴姆夜晚显得格外寒冷,除了少数灾民被安排在临时搭建的救济帐篷内和暂时安置处外,大批灾民只能露宿街头,靠着一条救济的毛毯抵御寒风。有的灾民甚至连毛毯也没有,只好生火取暖,一簇簇零散而幽幽的火光,使夜晚的巴姆城显得更加冷清。 从克尔曼到巴姆城,一辆辆救援车辆正在加紧开往灾区。伊朗官员说,大约还有5000名失踪者被埋在废墟下,其中不少人可能还活着。伊朗救援指挥部的官员说,由于地震破坏太大,整个救援工作可能要持续一周左右。(完)(来源:新华网) 相关专题:伊朗发生里氏6.3级地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