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盘点2003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31日09:43 新华网
人类7号染色体
  1.

  今年元旦,法国基因测序中心科学家破译了人类第14号染色体的遗传密码。4月和6月,美国科学家又先后破译了人类第7号和Y染色体。

  2.

  日本文部科学省热核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用大型螺旋装置将离子温度为8100万度的等离子体在磁场中成功封闭0.5秒钟,从而向实现人工热核聚变大大前进了一步。该研究所的螺旋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001年12月研究人员曾通过这一装置使离子温度上升到5800万度,自此以后,一直保持离子温度世界最高记录。
SARS冠状病毒

  3.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德、加、法、美、日、荷、英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13个实验室经过通力合作,终于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SARS病毒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它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

  4.

  法国和美国的科研人员5月初在《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研究成果说,他们将老鼠胚胎干细胞转化成为具有性向的卵细胞。12月11日《自然》杂志网络版报道说,美国麻省白头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乔治·达里和他的同事从雄性老鼠胚胎上取出干细胞,并将它们放置在空球中培养。然后再将空球中获得的类似精子的细胞注射进未受精的卵子中,获得了老鼠胚胎,其中1/5发育正常。

  研究人员利,将为解决不孕不育、操纵细胞性特征及生理学基础研究带来新的前景,这也意味着实验室培育人类性细胞并最终用此进行人工繁衍后代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5.

  一个国际联合实验小组的科学家利用大型加速器,对两种基本粒子进行了对撞实验,首次发现了由4个夸克组成的新粒子。新粒子被命名为“X3872”,“X”表示“未知”,“3872”代表粒子的质量。

  国际联合实验小组的研究人员对1.5亿次对撞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了36个新粒子,新粒子的质量正好是4个夸克的质量。

  今年7月,日本大阪大学发现的由5个夸克组成的粒子,以及此次发现的4个夸克组成的新粒子,都证实了科学家提出的多个夸克构成粒子的理论。新粒子的发现将使人类对物质起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6.

  美国匹兹堡大学斯克兰顿博士领导的一个多国科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借助美国“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卫星的观测数据,发现了暗能量存在的直接证据。探测结果显示,宇宙年龄约为137亿年,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等在宇宙构成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23%和73%。

  斯克兰顿等人在新闻公报中介绍说,如果星系主要由普通物质组成,那么光子在落入“引力陷阱”以及从中逃逸出来的过程中,其能量总体上将不会变化。但是,如果星系中包含暗能量,情况就会不同。由于暗能量的排斥力作用,光子在落入“引力陷阱”并逃出来的过程中,“陷阱”会逐渐变浅,能量反而增加。体现在微波背景辐射观测图上,经过这些星系区域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将出现细微上升。斯克兰顿博士等将“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以及另一项名叫“斯隆数字天宇测量”的观测计划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发现,经过一些大质量星系区域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确实出现了微升。科学家认为,这一结果只有用暗能量才能予以解释。

  7.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圆满完成之后,“人类基因组外遗传计划(HumanEpigenomeProject)”也于10月7日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首项针对控制人类基因“开”和“关”的主要化学变化进行的图谱绘制工作,它将帮助科学家建立人类遗传与疾病之间的关键联系。

  大部分情况下,人类疾病有半数原因与基因遗传有关,另一半则取决于基因组外遗传变化,这种基因组外遗传变化不改变遗传信息,但可导致细胞遗传性质发生变化,被认为是控制基因活动的“开关”。曾经成功完成人类基因组1/3测序工作的英国桑格学院负责人斯蒂芬·贝克说,“这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深入。人类基因组计划明确了基因的数量和位置,但对于哪些基因在人体不同组织和不同细胞类型中的表达我们却知之甚少。”

  8.

  以色列科学家利用生物自组装技术和碳纳米管的电子特性,首次在DNA上制造出纳米晶体管。纳米专家称,这是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的一

  大突破。这一突破显示,利用生物技术制造无机物器件是可能的。

  负责这项研究的物理学家布朗说,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DNA具有很好的“组装”能力,但遗憾的是它不导电,因此,必须在它上面敷设一层金属。据报道,科学家共制造了45个这种器件,其中有近1/3形成了可以在室温下工作的自组装晶体管。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生物技术,成功地将两个晶体管连接在一起。

  9.

  日本金泽大学研究生院安藤敏夫教授开发出能在纳米水平上连续高速拍摄图像的原子力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每拍摄一次最多耗时0.05秒,能连续给生物体内DNA和蛋白质的活动录像。

  使用新的高速连拍原子力显微镜,可对迄今为止无法捕捉到的生物体内高分子活动的情形进行直接观测,为蛋白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必要证据。

  10.

  美国哈佛大学在光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使光波在传播路线上成功停止了1毫秒。该成果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光波,提高光纤通信和数据传输技术水平,在传播光信号、研制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自然》杂志的评论文章称,“使光线静止不动的成果标志着量子光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实验中,研究人员将一束红色激光射入铷原子气体中,然后用另外两束控制光束和介质相互作用,结果使介质形成了一个个层面,对激光进行交替传输和反射。当激光试图穿越这些层面时,光子就会被反弹回来,在极小范围内往复运动,最终,光子不再向前运动,“停止在原地”,成功实现了光传播的停顿。而当两束控制光波被取消后,光波又可继续向前自由传播。(科技日报)

  挑战中发展 灾难中前进——2003年世界科技扫描

  挑战中发展 灾难中前进——2003年世界科技扫描

  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新华社记者)回首2003年,世界科技的发展奇峰迭起、曲折横生。引人注目的是,在航天、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这四大领域,应对各种灾难或危机,在挑战中继续前行,成为这一年科技的鲜明主题。

  航天:辉煌与挫折交织

  10月16日清晨,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21小时23分、60万公里之后返回地面,在世界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新篇章。

  中国圆了千年飞天之梦,许多国家却尝到梦断之苦。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月1日坠毁在回家的途中,7名宇航员殉难太空;8月22日,巴西VLS型运载火箭在发射前的最后检测时爆炸,22人付出生命;俄罗斯间谍卫星在11月在太空突然解体;同在11月,发射间谍卫星的日本H2A运载火箭起飞10分钟后因故障引爆,星箭俱毁,此前日本的火星探测器和环境观测卫星已先后报废。

  美国、日本和巴西等国在寻找造成这一系列灾难的原因,包括技术、政策到管理等各个层面。不过,灾难没有挡住人类进军太空的步伐。各航天大国在这一年里也在加紧调整,争取向太空迈出更远、更安全的一步。

  美国计划在未来几年中重点利用现有成熟技术研制“轨道空天飞机”,过渡性地接替航天飞机。俄罗斯除了积极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还先后创造了“一箭九星”、“一箭六星”的航天发射成绩。欧洲航天局与欧盟委员会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在卫星通信、地球观测和载人航天飞行等领域加强投入与合作。美国和欧洲先后发射了三个火星探测器和一个月球探测器。中国积极参与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印度发射卫星连连成功。连韩国也在加紧建设第一个航天发射基地,力图加入航天俱乐部。

  医疗卫生:挑战与应战对垒

  12月17日,台湾一名“非典”研究人员被证实感染“非典”病毒。消息传出,“今冬明春非典疫情会不会再次流行”这个疑问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曾经发现“非典”患者的国家和地区之上。

  事实提醒人们,各种传染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从年初开始,俗称为“非典”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突如其来地袭击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8000人成为患者,其中近900人死亡。非典侵扰刚过,夏季美国又爆发了西尼罗热和神秘的猴痘传染病。截至11月底,这种病毒的感染者已超过8500人,其中199人死亡。埃博拉病毒也再次出现于非洲大地。据统计,全球有约1500万人每年因传染病死亡,几乎每年都会发现新型病毒。

  面对传染病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卫生官员、专家学者和医护人员付出了艰巨努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佳绩。在“非典”这种陌生传染病出现一年之内,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研究人员就先后发现了“非典”病毒及其入侵人体细胞的途径,测定了这种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开发出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甚至在疫苗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这在传染病防治史上前所未有。但是,传染病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反思:世界各国亟待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医疗和科研体系,现代人应充分认识不健康生活方式助长了传染病的肆虐。

  曾有专家预言,随着经济全球化、旅行交通日益便捷、气候变化,人与人的交流日益密切,病原体传播也更容易,新传染病还会不断出现。年底时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球有4000多万人感染上艾滋病毒,仅今年就新增500万感染者、300万死者。几乎与此同时,曾被寄予厚望的一种艾滋病疫苗在美国和泰国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宣告失败。这似乎预示着,人类在制服传染病之路上还将面临许多险阻。

  信息技术:复苏与无序同在

  这一年,作为高科技龙头的信息技术产业终于走出泡沫破裂后的萧条,迎来复苏的气象。年底,美国、日本、韩国等信息技术企业纷纷报告利好消息。据预测,全球信息技术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循环。市场规模明年还将增长5%,达到9160亿美元。

  坚持创新是信息技术产业走出低谷的根本原因。无线联网芯片、可拍照手机、个性化网络服务、网上音乐店……各高技术企业在这一年不断推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和服务,创造了自身的增长点。不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种种纷扰。2003年的虚拟世界不太平,病毒、垃圾邮件和黑客时常出没。

  1月份,“强风”蠕虫病毒席卷全球,造成18个月里最严重的网络堵塞;“怪物”病毒借助垃圾邮件在6月侵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8月出现“爆破手”和“大无极”,先后感染全球数百万台电脑;到12月,一向只侵扰电脑系统的病毒首次直接袭击了自动取款机。而垃圾邮件在电子邮件总流量中所占比例已超过50%。有专家担心,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电子邮件可能不再被人们当作最方便的通信联系方式,从而影响信息社会的建设。

  12月8日,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一项遏制垃圾电子邮件泛滥的联邦法案。这标志着虚拟世界里的各种乱象和无序终于引起人们现实的忧虑。除美国外,更多的国家也在要求以国际法治理网络中的跨国界犯罪。在12月10日开幕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呼吁制订管理因特网的全球法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认为,对因特网实行有效管理是必要的。把法律引入网络世界可能成为信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点。

  生物技术:成就与尴尬并存

  2003年是人类发现DNA结构50周年。这一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六国科学家宣布合作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可以说是半个世纪来的又一个标志性成就。不过给人们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生物科学和技术遭遇尴尬,在“克隆人”的噩梦、美好的前景以及科研资金短缺的现实之间艰难前行。

  从2002年底到今年1月,邪教性质的雷尔教派突然“吹”出5名“克隆婴”。在这场罕见闹剧的阴影下,世界各国对制订禁止克隆人国际公约的争论更加激烈。联合国大会最终在12月通过了美国等提出的动议,把禁止克隆人的议题推迟到2004年讨论。

  舆论反对、技术安全与资金短缺,构成生物技术发展必须认真面对的挑战。10月,英国政府公布转基因作物研究报告说,除了转基因玉米之外,转基因油菜和甜菜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这可能使目前已履步维艰的生物技术产业前景更加黯淡。舆论的反对已损害生物技术产业的形象和元气。英国从2000年至今没有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上市,已上市公司中有近三分之一资金不足以维持两年运作,一些小公司更是入不敷出。

  尽管如此,生物科学和技术仍然在推进。这一年2月,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利羊以“安乐死”的方式辞世。但美国、意大利等国科学家分别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匹克隆骡子和克隆马。中国和法国科学家也首次合作克隆出大鼠。克隆家族不断增添新成员。在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还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功能正常的精子和卵子,干细胞研究前进了一大步。科学家们除破译决定男性性征的人类Y染色体之外,还破译了最复杂、包含基因数最多、与遗传病关系最密切的6号染色体。这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效益。

新浪网2003年度新闻评选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全新服装服饰市场再掀抢铺狂潮
任你邮冬日送好礼 瑞士天梭名表+联想掌上电脑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快来提升躯体魅力
更恩爱的超级法宝
非常笑话
嗒!只要点下这里
马上进入爆笑天地
图片
铃声
·[朴 树] 白桦林
·[和 弦] 她的背影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年贺岁招商有礼!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手机搜索,英明选择!
企业网上商机市场!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酒楼小姐抱怨旗袍开叉太高:腿毛都露出来了!老板咬牙…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