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俄记实:新俄罗斯人 新贵族学校 新海军红宝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8日11:24 新华网 | |
最近,应俄罗斯《劳动报》的邀请,我们访问了俄罗斯。来去10天,我们在主人的安排下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地浮光掠影游历了一番。管窥之下,对今天的俄罗斯多少有了一些直观的了解。 “新俄罗斯人” 一个国家,总会有一个或几个城市为其骄人的窗口。莫斯科就是俄罗斯的窗口。它不仅是俄罗斯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其金融和贸易中心,相形之下更是这个国家市场最为繁荣的地方。 车行闹市,或漫步街头,霓虹灯闪烁的精品屋比比皆是。进去一看,从食品服装到日用百货,可称琳琅满目一应俱全,但多为进口商品,且价高惊人,一般市民无人问津。偶有一两个顾客,不是苏联解体后暴富的“新俄罗斯人”,便是本职之外还有兼职或额外收入的新中产阶级。 访问期间,与我们晤谈过一次的伊万诺夫可算是前者。一见面,他就递上三张印着不同职务的名片:一张是工业电信银行第一副行长,一张是论据与事实周报社社长,另一张则是劳动报社社长。他今年34岁,典型一个生在苏联、长在红旗下、发迹于俄罗斯全面私有化时期的“新俄罗斯人”。他聪明机敏,知识丰富,思想活跃,钱挣多了以后对新闻媒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购了《论据与事实》,又用金钱换取了《劳动报》50%的股份。而自始至终陪同我们的翻译奥克桑娜则属于后者。她任职于社科院某研究所,不用坐班,故全年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挣“外快”,或当翻译或作导游。 与北京甚至与许多国家大都市不同的是,莫斯科一些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如解说员,多是60岁左右的老太太,几乎见不到年轻姑娘。她们要么坐在椅子上,漠然或倨傲地看着我等这些外国游客,要么激情四射地向组织而来的小学生讲述祖国辉煌的历史。而一些饭店里的服务员,多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妇女,即使有几个年轻女人,多半也是坐在大堂负责财务或从事文传及与电脑有关的服务工作。 《劳动报》的专职司机尼古拉,以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使我们对莫斯科人多了一层了解。十天里,风里来,雪里去,误餐加班,年近花甲的他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使我们深为感动。一天,我们谈起大诗人普希金,外表“苦力”模样的尼古拉脱口而出,朗朗的诗句,或流畅,或柔美,或激越,使我们目瞪口呆———俄罗斯人还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 新“贵族学校” 对于人均月收入100多美元的莫斯科人来说,每月缴费达700美元的“参孙”学校绝对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 这所湮没在一个不起眼的居民小区内的私立学校,招收的大都是俄罗斯首都政界、商界人士的子弟,它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造就具有贵族气质的未来上流社会的精英”。 在访问这所私立学校时,我们发现不少特别之处:师生比例接近,这里学生总数才180多人,而教师却超过了100人;招收学生的年龄跨度大,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是17岁;教室专业化,生物学教室被安排在一个室内植物园里;教室的装修刻意营造家的氛围,许多教室里有沙发,每个学生每天都要进行游泳训练。 第一副校长纳塔利娅·巴什洛娃介绍,苏联时期,学校原是一座国立幼儿园。苏联解体后,它被一位牙医中心的老板购买,并改造成现在这所私立学校。这里教师的最低工资能达到1万卢布(1美元约合29卢布),相当于莫斯科普通学校教师月工资的3倍。 走在教学楼中,迎面遇到的学生,不论年龄大小,都立刻止住脚步,微笑着主动用英语向我们问候,丝毫没有腼腆的神色。当我们走进教室,屋里的学生顿时齐刷刷起立,向我们致敬。 “为什么学校用‘参孙’命名?”记者向一位校方工作人员发问。“参孙是神话中一位英雄的名字,它寄托了我们对学生的期望。” 新的“红宝石” 位于圣彼得堡一隅的海军装备“红宝石”中央设计局,是俄罗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至今,1000多艘潜水艇的设计图纸,陆续在这里诞生。一个傍晚,我们来到了这个神秘的“红宝石”,对现任局长兼总设计师斯帕斯基进行了专访。76岁的老人说,这是“红宝石”有史以来首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 与斯帕斯基会面的地点,并不在戒备森严的军事禁地,而是一座豪华的商务大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在没有经过任何安检程序后便径直走进了这座以海王星命名的大厦。几分钟后,一位头戴鸭舌帽、身穿皮大衣的老人来了。他身高一米七左右,没有彪形大汉簇拥,实在很难把他同俄罗斯国宝级专家联系起来,但此人正是斯帕斯基。坐电梯上六楼,并经过一道需刷卡才能通过的大门后,我们又走了一层楼梯才到达进行采访的地方———一个类似宾馆套间的大屋子。斯帕斯基很坦率地告诉我们,真正的“红宝石”设计局就在这座大厦的旁边,是幢灰色小楼。 “我们的科研力量很强大,”他说。“红宝石”有2000多位工作人员,包括院士、博士、教授和有经验的设计人员。斯帕斯基说,苏联时期设计局的科研人员平均年龄偏大,为45岁。“因为待遇问题,一些年轻人离开了‘红宝石’,”他说,“最近,我们引进了400名青年专家,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降到41岁。” “和现在相比,苏联时期的经费多九倍,”他提高声调说,正因如此,“红宝石”研发的产品相应地从苏联时期的潜艇,转变为现在的军用和民用设备各占一半。在谈到民用产品时,斯帕斯基特别列举了几项得意之作:为塞浦路斯设计的旅游观光潜艇,售价在250万至300万美元之间,安全系数与军用潜艇相仿,但以电池驱动,不会污染环境;面积相当于半个足球场大小的石油钻井平台,能够抵御20多米高的海浪,并可在严寒条件下使用;安全性能良好的高速列车,设计时速达250公里,已经过6万公里试运行,时速60公里的撞击实验结果表明,火车司机与乘客无一伤亡,预计两年左右将生产出5辆可投入商业运营的机车;无氯净水技术,利用新的化学试剂,对人体无毒无害,杀菌效果更好,费用却低。此项技术还可避免由于氯的保存和运输而可能引发的危险。当记者请斯帕斯基对中国与“红宝石”共同开发民用产品的合作前景进行评价时,这位老人双手一摊,简短地答道:“高速列车和净水技术。”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位老人不仅领导着俄罗斯重要的国防科研机构,而且还亲自管理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海王星”商务中心。由于社会变革导致国防工业经费短缺,“开设商务中心可以起到平衡作用,”斯帕斯基说,“现在,我们研究人员的待遇不错。”但是,担任两个单位领导职务也使得斯帕斯基的工作负荷增加不少。“我现在每天早上8点上班,晚上能9点回家就不错了,”他说,“但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意思。” 采访结束后,斯帕斯基把我们带到“海王星”商务中心七楼的阳台上,指着对面灰色小楼的五层说,“看到那几间没有亮灯的房间了吗?那是我的办公室”。(记者 张铁钢 赵嘉麟 韩战辉)(来源:参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