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中国教育改革:私人办学成潮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6日15:43 新华网 | |
上海博绅(音译)幼儿园的盥洗室终于有了热水。这所坐落于上海城北一条林阴道上的学校更换了桌椅,并有了一批新老师。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所原先由政府主办的学校已经易主,新所有者是香港一家私人公司。 博绅只不过是中国政府悄然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中的一例:即允许私人对学校进行投资。中国第一批私立学校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出现;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富裕的中上阶层 另外,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长将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花在了孩子身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家庭平均将存款的10%用于教育,这也是仅次于住房的消费支出。许多家长愿意出这笔钱,为孩子换取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北京的胡文洁(音译)说,她已准备了1万元人民币让5岁的女儿上双语学校,“我小时候是在公立学校受的教育,我知道那里的情况,其教育已经过时了,不能满足新世纪的要求”。 事实上,对那些富裕的新贵来说,费用根本不成问题。上海郊区一所幼儿园设施齐全,位于一个私人住宅区内,有草坪、塑料滑梯和篮球框。年龄从2岁至6岁的大约250名学生(其中20%是外国人,80%是中国人)在里面蹦蹦跳跳,爬着印有英文数字标记的楼梯。这所幼儿园是当地教育局和一家台湾公司合办的,学费为每月2000元,和一名资历较浅的教师的月薪基本相当。而一些国际小学,每年的学费更高达1.8万—2万美元。上海一家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弗利兹·利比说:“中国家长在费用面前毫不退缩。人们开着豪华车来到学校,对昂贵的学费眼都不眨一下。”他估计,由于需求不断增加,私立教育机构实现收支平衡将变得更加容易。预计在不到10年时间内,中国大学的入学人数将增加两倍,这表明人们对教育的整体需求有所增加。如果中国学生在初中考试中没有良好表现,就不能在很好的更高一级的公立学府中赢得一席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大学和中国私立学校就成了他们的选择。(《环球时报》摘自《远东经济评论》)(来源:环球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