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遍布全球 天涯海角中国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20日15:21 新华网 | |
香港《镜报》月刊文章:天涯海角中国情 当年一曲《龙的传人》,顷刻间响彻神州大地。多少“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侨华人,也含着泪吟唱着倾听着这支倾诉着他们“中国心”的歌。 海外华人知多少 史学考据说明,早从殷商时期就有中国人漂洋过海,到达美洲、西亚及非洲。19世纪中叶起,灾荒和战乱迫使中国人大规模漂流海外。那时除了到美洲和澳大利亚淘金外,多数去了“南洋”。近二三十年,又有大批中国人从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移民海外。这时期的目的地主要是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美国华人总数从1860年的8万,增加到1990年的160万;加拿大华人1996年已达73万人;澳大利亚华人人口已近50万;欧洲华人人数约100万。海外华人的总数是多少?各种统计数字不一。福建侨办副主任卢圣鑫在美国访问时说,大陆移居海外的人数逾3000万人,还不包括在海外的台湾人、香港人。有人说:世界上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 清明扫墓祭先人 遍布世界的华人墓地证实了这句话。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有50多个小镇曾有华族先贤居留,其中19个有华人古坟。这些华人的子孙早已流散,无后裔为他们扫墓了。每逢清明或其他节日,华埠很多侨团都组织乡亲到先贤墓地拜祭,以尽孝思。 美国的崇正会每年都组织会员扫墓团。该会主席赖育煌表示,华人身处海外,发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很必要,特别是清明扫墓,让年轻一代知道敬老尊贤,慎终追远。 墨尔本四邑会馆每年组织这种扫墓活动。当地华文报刊对他们的一次活动报道说:“凌落古茔模糊字遗迹可辨的中文墓碑群散布,众人燃香到荒坟前插,金猪糕点摆放,爆竹声响。两边对联:‘龙泉永怀先人,金山宝地长眠。’寻觅方块字石碑插上古茔前。祭拜沦落金山的华族孤魂,四邑会馆善举功德无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2万华工捐躯战场,安息在法国和比利时的69处华工墓地。80多年后,中国外交官、欧洲华人以及法国各界名流在诺来特华工墓园首次公祭这些用生命换取了中国战胜国地位的华人,也是他们间接地促使了巴黎和会后改变中国历史的五四运动的爆发。 宗族会馆乡亲情 海外华人建立了种类繁多的社团。这些社团的性质五花八门:有的是职业行业或学术性的,有的是按休闲娱乐组建的,有慈善组织,也有年长者的组织。校友会则从幼稚园到大学都有。同乡会有按省市县成立的,还有按华北、东北大区称谓的。军人则按军种兵种出身建会,也有政治性的社团组织。 海外华人社团中可谓人文荟萃、卧虎藏龙。大洛杉矶地区的华人社团至少有两三百个,有人说四五百甚至上千个。社团规模大小悬殊,大的成千上万人,小的几个人,甚至还有“一人会”。 在众多的华人社团中有个特殊的组织,澳大利亚的中国大陆“老三届”成立了“知青联谊会”。“老三届”系指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前3年在校中学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中国最贫穷的地区,度过了人生的豆蔻年华。发起人是曾在贵州山区务农13年的许昭辉。年届50的他在悉尼害起了“怀乡病”,怀念的不是故乡上海,而是当年插队的“穷乡”。他说因为这段经历,“我永远深爱中国”。 海外华社中组织历史最为悠久的,要算那些按宗族和地域组织的会馆。家乡的习俗和方言,在会馆成员中传承着。客家人会馆就最具代表性,为客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大大小小各种血缘、地缘、族缘和业缘的客属社团。 1971年香港客属组织“香港崇正总会”为庆祝成立50周年,邀请了世界各地47个客属团体,将这次活动定为“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后来在亚美非三大洲11个城市举办过恳亲大会,其中以台北举办次数最多,有4届。在广东梅州和福建龙岩举行了第12届和第16届客属大会。30多年来,大会的规模和影响逐届扩大,由单纯的恳亲联谊,发展为融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活动。 第18届客属恳亲大会2003年10月在郑州举行。举办者的邀请函中写道:战乱袭来迁徙去,千年萦回中原情。这两句话道出了客家人、也道出了所有华人对故土的亲情。 同仇敌忾反歧视 一百多年前北美制定了排华法案,澳大利亚出台了白澳政策。二战后,华人因中国兴起而在西方受到怀疑,对华人的歧视现象至今还存在。但随着祖国的强大,华人不再忍气吞声了。 加拿大华人要求政府针对过去对华人征收歧视性的人头税作出赔偿。针对美国传媒对华人“妖魔化”倾向,华人社区或是通过组织抗议,或是撰文反击。旧金山美华协会针对某电视台主持人侮辱华人的行为提出了抗议。旧金山华裔市参事邓式美提出议案,要求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就使用侮辱亚裔的字眼向民众道歉。 巴黎NESLES剧院上演一出话剧,剧名为《禁止华人与狗》,引起华人的强烈抨击。旧上海外滩的那块牌子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华文《欧洲时报》说,这是漠视华人民族感情的种族主义行径,绝不允许拿中国人的伤痛搞笑。中国驻法使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提出严正交涉,该剧作者不得不道歉改正。法国华人华侨会副主席林加者说:“我们华人团结所显示的力量是剧作者所无法面对的。” 在当年的反华浪潮中,仰光一间华文学校的30多位老师坚守校园,在当局的围剿中壮烈牺牲。类似的事件历史上世界许多地方都发生过。中华民族会永远记住那些为捍卫华人权益与尊严,献出宝贵生命的华人。 唐人街遍布全球 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城市都可以看到华人商店鳞次栉比,中文招牌醒目,充满中华风情的唐人街。 曼谷耀华力街、仰光广东大街是历史悠久的唐人街。美国纽约、旧金山,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等地有世界著名的唐人街。巴黎13区、19区,荷兰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都有颇具规模的唐人街。有些虽然没有正式命名,但“唐人街”却存在着,有的唐人街历史长达一百多年。 老唐人街在不断扩大发展的同时,新的唐人街不断出现。这反映了当地华人社会欣欣向荣的气象。阿姆斯特丹将择新址建大型现代化的新唐人街,安特卫普改建唐人街的工程也在进行中。有150多家中国人的公司和商号组成的“罗马商业城”在罗马开张。 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人文景观,唐人街是中华文化在异域求生存的绿洲。尽管和海外华社一样,老一代的唐人街有她的痼疾,但随着中华民族整体的强盛,唐人街的生命力也越来越强。 数代心系华夏根 离开祖居国几十年后,第一代华人仍有客居异乡的感觉。《世界日报》加拿大版曾以《海外居,故乡情》为题刊登一幅宣传广告,图像是个番薯,文字内容是:“它不仅是一个番薯,更蕴含了一个地方、一个年代的怀念。”不论来自大陆或港台或南洋的华人移民,在心底深处永远不能否认自己祖系文化,也很难超脱自己的民族意识。 定居中亚的东干人和生活在马六甲海峡岸边的娘惹巴巴,是两支独特的华裔族系。他们的语言和习俗还顽强地保持着中国人的特征。 12万东干人是中国以外最大的回民群体。他们的祖先从中国陕甘两省,为躲避动乱而漂流他乡,来到吉尔吉斯和哈萨克的交界楚河一带。130多年来,他们没有忘记中华文化。是他们创立了海外华人历史的数个“唯一”。他们仍在使用当年陕西和甘肃通行的北方方言。为了继承母语,他们创造了用斯拉夫字母拼写中国官话的文字。用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创作文学作品,出版书籍报刊,发行小学中学全套课本。他们的日常用语中,用“皇帝”称呼首相、总统,用“衙门”和“衙役”称呼政府和警察。学校仍叫做“学堂”。东干人吃饭用筷子,睡觉睡土炕,吃饭吃地道的西北饺子、面条和馒头。 两支族系的服饰保留着明清遗风。东干女人的头饰和穿着仍是清朝的。结婚典礼上,东干人穿戴清朝服饰,娘惹则着明朝服饰,因为他们的祖先在明代就来到了马六甲。(完)(来源:参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