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年走势如坐过山车——中国概念股要挤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30日14:42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在去年的持续强劲上涨后,在今年的头一个月,香港国企H股指数下跌,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也大幅下挫。此前,一些研究人士认为海外中国概念股存在泡沫,现在他们的猜测是否得到印证?

  新年前后表现迥异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概念股表现抢眼。2003年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飙升81%,虽然这低于1999年那斯达克市场86%的涨幅,但也应足以引起人们的不
安。去年香港国企H股指数更是狂涨152%。而于去年10月20日推出的追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指数USX中国指数,也大幅飙升了103.8%。进入2004年,国企H股和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开始下挫。H股指数由1月5日的5391点,跌至1月29日的4640点,跌幅达16%;而USX中国指数也由1月4日的3204点,跌至1月28日的2880点,跌幅为11%。而上市首日涨幅达到89%的携程网,从1月初的43美元,降到了1月28日的32美元;让其创始人丁磊荣登中国首富宝座的网易,也从最高72美元,跌至1月28日的45美元。2004年1月是否就是中国概念股的拐点呢?对此,机构存在很大的分歧。

  熊派:泡沫即将破裂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则表示,在他看来,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亚洲金融市场,都患了亢奋症;市场可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证券狂潮,海外资金大量流入亚洲市场,IPO的首日交易重演了当年“.com”的火爆。投资者热烈追捧只是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也会跟风。他表示,大中华地区对于全球经济而言属于边际供应者,其货币是与美元挂钩的。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与此同时,美元却持续疲软,这就使全球证券市场的需求大量转向大中华地区,全球各地的资金开始涌入该地区,推高了该地区公司的股价。最后,当地中小投资者也加入了“盛宴”,进而引发了股市的癫狂。他还指出,中国是美国在低利率水平下需求强劲和美元弱势的直接受益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质量并不好的公司,其业绩也出现了好转。由于投资者据此推断公司未来的业绩也将不错,因此股价大幅飙升。但谢国忠认为,目前的公司赢利正处于历史峰值,他估计一旦美国经济走弱,或美元走强,股价将回归其原先的水平。他认为,股市涨得越高,就会跌得越狠,外资对中国投资的放缓及美国流动性的减弱将捅破目前的股市泡沫。而美林证券也预计今年上半年H股指数将下调至4000点。摩根大通则正在更大范围减持20多家H股公司的股权。先锋新兴市场基金的经理人马登正在抛售中国公司的股票,尽管他对中国的长期潜力充满信心。《华尔街日报》也发表文章称,国际市场上的中国概念股存在一些隐忧,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因素本应令投资者止步。例如,中国企业并不遵循美国或国际会计准则。其次,由于缺乏透明度和披露不充分,信用评级机构无法对多数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制定评级。

  牛派:下跌属正常调整道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佑认为,目前说H股存在泡沫还为时过早。去年,H股的股价只是从过低的水平上涨到一个偏高的水平,但与1997年7000点的水平相比还差得很远,谈不上是泡沫。他相信,近期的下跌属合理调整,H股今年的涨幅虽然不会像去年那么大,但将保持稳步向上的趋势。国泰君安(香港)赤子之心基金总经理赵丹阳也表示,他不赞同外资投行的观点。他认为,2008年之前,中国概念股都会是大牛市。对于H股近期的调整,他表示,在10月加速上扬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出现大幅度的调整是正常现象。而且,他估计这次调整的幅度和时间跨度都会比较大,估计要下探到4000点左右。在牛市中,今年即将IPO的中国公司仍将受到海外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江南证券研究员曾轶舒则认为,从公司和行业来说石化股业绩今年应该也不错,但不会像去年那样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此外,在H股的成份股中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占很大的比例,这些企业的业绩与2003年相比,也将趋于平稳。随着H股指数期货的推出,市场的游戏规则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至于网易、新浪、搜狐等海外上市网络股,赵丹阳认为,原来60-70美元的价格的确存在泡沫。据他介绍,他所服务的机构在1美元左右的时候开始买入新浪、搜狐等股票,在15美元左右抛出,当时认为那是个合理的价位;他还认为,现在看来,正常价位也不应该超过20-30美元。(来源:全景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