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调查伊战武器情报专题 > 正文

布什政府对“伊拉克情报门”事件转守为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2日04:36 中国青年报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兴慧

  在伊拉克境内一直没有找到美国政府坚信存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使得布什面临越来越多来自各方的批评和压力。为摆脱困境,布什日前决定转守为攻,支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全面调查伊战前的情报搜集和分析。《华盛顿邮报》2月1日披露了布什转变立场的报道。白宫方面对此并没有加以证实,但几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政府高官称,布什将在近几内
天正式宣布支持成立情报问题独立调查小组。而在情报问题上态度强硬的副总统切尼也开始和国会情报委员会的议员进行沟通,商讨有关问题。此前,白宫曾一再表示反对过早成立独立调查小组。布什和其他高官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只有在伊拉克的武器搜查工作完成之后才能成立类似的调查小组,而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这一工作至少要持续1年左右的时间。

  1月28日,布什政府任命的负责在伊拉克执行核查任务的最高长官戴维·凯,在美国联邦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说,萨达姆政府在伊拉克战争前并没有拥有或者继续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几乎我们所有的人都错了”。凯先生言之凿凿的证词无疑戳穿了布什政府一直在“精心编制的美丽谎言”。从2003年5月到2004年1月,凯带领手下1000多名核查人员在伊全境进行了9个月的“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艰难工作,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结果呢?与布什政府的愿望正好背道而驰。凯是美国的首席武器核查官,而且还在伊拉克亲自工作了如此长的时间,他的结论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独有偶,1月30日出版的《华盛顿邮报》在头版也披露说,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情报委员会经过7个多月的调查,得出的结论与凯的证词颇多相似。

  凯的发言使得布什政府的处境十分狼狈。然而,就在凯作证后的第二天,布什政府却委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出马,在美国3家著名的电视台为布什政府辩护。赖斯没有承认布什政府的任何失误,而是拐弯抹角地“美化侵伊借口”:“我们是在对付一个曾经使用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人,他曾两次对他的邻国发起攻击,他允许恐怖分子逃往他的国家并且资助外国的恐怖分子。上述情况,以及他拒绝提供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信息并试图隐藏违禁项目的做法均说明,他是生活在非常危险的地区的一个非常危险的人。因此美国总统别无选择,必须对抗那些针对美国利益和美国友邦利益的威胁。”赖斯甚至还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抛出了一个新的战争借口———即使萨达姆没有囤积生化和核武器,凭借着他试图获得这类武器的历史,美国也应将他赶下台。

  此间有舆论指出,布什政府如此这般地为自己辩解并非上策,而应及早切实采取步骤,拿出点让民众信服的真东西来。2003年4月,戴维·凯曾公开说,他一定能在伊拉克找到生化武器,而如今在事实面前,他及时纠错。因此,虽然布什似乎“从来没有承认错误的习惯”,但布什政府内部有人建议,从当前内外形势看,大胆地承认在伊拉克问题上所犯的错误,反而能用“真诚”打动选民。但是,布什和几名高级助手认为,此举将大大损害总统的形象,授人以口实,不利于其竞选连任,所以建议布什通过支持成立独立的调查委员会来赢取主动。

  有分析认为,白宫的如意算盘是希望调查能够集中在情报的搜集过程中,让情报机构当“替罪羊”,但是许多民主党议员认为,布什政府在开战前有蓄意夸大萨达姆政权的威胁、误导民众之嫌,所以白宫也应该是调查对象。但布什却决定同国会一起来设立这个委员会,而不是让国会单独操作,就是为了在较大程度上施加影响,使得有关调查局限在中央情报局以及其他一些情报机构,而不是白宫。

  事实上,美国国会的一些官员指出,独立调查委员会未必能确保布什在政治上的安全,而且布什政府在交出有关调查时间表的主动权后将面临一些风险———如果调查小组在今年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前提出一些对布什不利的结论,无疑将大大影响布什的选情。但是,成立这个调查小组却可以暂时平息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局势,而且要求中央情报局高官立即辞职的呼声也会随之减弱。

  分析人士指出,布什政府施展的其实是拖延战术。从目前的情况分析,这个独立调查小组最快也要到今年3月之后才能成立,调查报告最快也要等到今年年底才能出笼,而且调查时间可能将持续数年,许多问题将被拖延至美国大选之后,届时如果布什已经成功连任,那么“情报门”事件的杀伤力将大大减弱。(本报华盛顿2月1日电)

  相关专题:美国调查伊战武器情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伊拉克情报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