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赤字源于美国奢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2日13:00 环球时报 | |
宿景祥 近一个时期,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美国的确对中国有贸易赤字,但原因何在?又意味着什么?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2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1030亿美元。有研究机构认 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在观察国际收支状况时,并不是要一国一国地单独计算,关键在于它同整个外部世界贸易的整体情况。因此,美对华贸易赤字的本质,是美国对外总体的贸易赤字。事实上,自1776年建国后的100年时间里,美国一直有贸易逆差。从1876年开始,美国才首次出现贸易顺差,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70年。从1971年开始,美国再次出现商品贸易逆差,而且在此后的30多年里,贸易赤字基本上一直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贸易赤字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结果。按照收支平衡的核算原则,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上所购买的,如果超过它所出售的,就必须拥有支付手段。历史上,各国通常是用黄金或白银来弥补这个差额。但在今天这个世界上,美国拥有一种特权,可以用它自己发行的美元来支付每年4000亿美元左右的贸易差额。但这种特权,只是允许美国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的一个必要条件,其充分条件在需求方面,即对奢侈的无限追求。 奢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精美的产品、豪华的住宅、优雅的环境,甚至于体育、艺术和国民的虚荣心,都可以列为奢侈的范畴,只要这种消费的水平超过其产出的水平。从社会学上看,生产的目的在于消费,消费和奢侈才是人们所真正追求的目标。贸易赤字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所消费的总价值,超过其生产的总价值。也就是说,美国整个社会或在量的方面,或在质的方面,或这两个方面,都长期处在奢侈状态。历史上任何一个霸权国家或核心国家所追求的决非是整个世界的福利最大化,而是它们的统治集团和国民整体上的奢侈,美国也不例外。 德国经济史学家维尔纳·桑巴特曾指出,资本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不是基本上满足需要,它是一个受无限获取财富的欲望驱动的体系,是一个以交换和金钱、以财富的集中和循环、以理性的计算为特征的体系,它的发展没有界限。英国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工厂,是个生产性社会。此后,英国逐渐向消费性社会转变。今天,英国的制造业早已落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后面。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二三十年里也是世界工厂。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30多年里,从生产性社会向消费性社会转变的进程明显加快。今天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已经转到了流通和金融领域。将来美国或许可以用服务贸易的顺差抵消商品贸易的逆差,但美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摆脱对外国商品的依赖。奢侈已深入美国社会的骨髓,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真正目标,只能是如何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乃至进一步提升美国社会整体的奢侈水平。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环球时报》〔20040130 第15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