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充满石油也充满碰撞--阿美里海军演的幕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4日03:43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驻外高加索记者 关健斌 继美国石油公司成功抢滩里海后,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又现身里海之滨的最大城市———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本就不太平静的里海波澜再现、狼烟再起。2004年1月27日,阿塞拜疆与美国海军的联合军事演习,在里海阿塞拜疆海域再次悄然拉开序幕。据阿国防部官员对本报记者透露,此次军事演习将持续至2月6日,共有45名阿海军官兵和18名美军参 阿、美里海联合军事演习,这已不是第一次了,去年8月中旬两国就在里海举行了首次联合军演。对此,阿国防部长阿比耶夫解释说,阿、美联合军演旨在保护近海油田不受恐怖袭击,属于“反恐演习”。但是,阿比耶夫的这番话不但不能打消其他里海国家的顾虑,相反却使他们更加忧心忡忡。 里海:成也石油 败也石油 里海是个蕴藏着丰富能源的“聚宝盆”,这已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儿了。而里海究竟有多少油气资源,大家对此却仍是众说纷纭。在发现中东石油之前,里海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石油市场的支柱。1901年,里海的原油产量达到1100万吨,占当时世界原油总产量的50%;在当时的世界石油贸易中,里海占30%。1940年,仅阿塞拜疆一地的石油产量就达2200万吨,占当时的苏联全国产量的70%。因此,里海石油确曾红极一时。 那段“辉煌的过去”主要还局限在陆地开采上。随着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石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里海近年再度掀起“淘金热”。 关于里海石油的真实储量,也许俄罗斯心里最清楚。前苏联时期,为提高里海石油产量,苏联政府曾先后几次对里海石油储量进行了大规模勘探。最后一次勘探工作基本结束于1988年,但工作未全部完成,大量的资料也未来得及分析,苏联就解体了。此后,里海沿岸各国再也没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的勘探。“里海淘金热”出现后,在一些跨国公司的资助和协助下,里海沿岸国家对里海曾进行过局部勘探,但规模远不能与1988年的那次相提并论。 有人把里海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第二个中东”。也有人预言:“谁得到了里海战略资源的控制权,谁就能主宰21世纪的国际能源市场,甚至把持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命脉。”此话虽略显夸张,但也道出了里海在世界能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这个充满了利益和冲突的里海“潘多拉之盒”被开启了。从阿塞拜疆“世纪合同”的签署,到美国人力主的“世纪工程”巴杰管线的动工,为从里海淘出一桶桶“黑金”,在美国政府的鼓动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美、英等国的各大跨国公司蜂拥而至,不惜大把大把地往里海扔美元。而里海沿岸各国也把石油当做本国经济腾飞的“金钥匙”,纷纷制订了“石油兴国”的发展战略。10多年的实践表明,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都借助了“黑金”的力量在发展,可以说,没有石油就没有这3个国家的“幸福生活”。 伴随着悦耳清脆的数钞票声,里海各国也深切体会到:成也石油,败也石油。正是因为这里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厚重的地缘政治利益,里海也成了美、俄的“角斗场”———中亚及里海地区成为了美国人炮制的“世界不稳定弧”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了美国新军事调整的目标地之一;中亚及里海地区成为了俄罗斯千方百计要守住的天然保护屏障和缓冲地带。 石油为里海地区带来了财富和幸福,也带来了冲突和碰撞。因为,21世纪的国际冲突,将很可能由能源问题诱发。 里海之争:地缘碰撞 政治游戏 虽然“里海淘金热”久兴不衰,现在又掀起新的高潮,但里海本身还绞在一大堆“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之中,其中里海划分和法律地位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是南深北浅的大海盆,里海的储油构造决定了如在其南部率先采油,那么肯定会影响其北部后来所打油井的产量。因此,里海法律地位之争实为油气开采权之争。对里海沿岸各国而言,划分里海实际就是划分石油、划分资源,因此各国都尽力谋求有利于自己的划分方法。由于里海法律地位的争议,伊朗和阿塞拜疆曾于2001年7月在里海兵戎相见,而土库曼斯坦一气之下也关闭了该国设在阿塞拜疆的大使馆。 因此,里海“是海是湖”之争至今仍无定论。1999年,里海五国成立了由各国总统特别代表组成的“特别工作组”,专门负责磋商此事。至今,“特别工作组”已进行了12轮谈判和磋商,但里海法律地位问题依然议而不决。按原定计划,里海5国总统将于今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继2002年4月阿什哈巴德峰会后的第二次元首峰会,但时至今日,会议文件仍不见踪影,会议召开时间也仍未最终确定。为保持里海的“战略稳定”,在里海划分和法律地位问题最终解决前,沿岸各国曾决定大家都遵循“里海非军事化、五国共同协商和禁止外部势力介入”三原则。但目前看来,这个“三原则”已渐渐被大家所淡忘,里海沿岸各国都或多或少地超越了这一“戒律”。 里海地处中亚腹地,远离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也远离国际能源市场。因此,里海的油气资源只有运到国际能源市场,“黑金”才能变成“黄金”。按照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的话说:“谁控制或主导了进入该地区的途径,谁就最可能赢得这一地缘政治和经济的大奖。”因此,里海能源外运管道的走向问题已经从纯经济问题变成了重要的政治游戏。为了把石油从地处内陆僻壤的里海地区运出去,各种力量在这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能源外运管道政治。 经过长达8年的争吵和论证,在美国政府的鼎力推动下,号称世界最长输油管线的“巴库-杰伊汉”石油管道,终于在2002年9月破土动工,按计划该管道将于2005年第一季度运营。2003年底,世界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最终决定向这条“世界上最具政治意义的管线”提供贷款,使一直困绕巴杰管线的资金问题暂时缓解。这条“不走近道绕远道”的石油管道,自然浸透着美国政府遏制俄罗斯和伊朗的良苦用心。(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