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违禁武器没找到 “两布”偷梁换柱难过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6日07:20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李学江 布什和布莱尔可能从未读过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然而他们在“情报门”事件中所使用的手法却让人不由得想起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了蒙骗贾宝玉,凤姐想出了一个移花接木的法子,趁宝玉神志不清之时,硬是将宝姐姐代替林妹妹塞进了宝玉的洞房,待其清醒之后木已成舟,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实。目前,布什和布莱尔面对公众舆论的质询,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伊战开始之前的舆论准备阶段,美英两国动武的主要理由就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布什在向美国国会要求宣战授权时是这样陈述的,布莱尔在英国议会的辩论中也是这样解说的。2002年9月英国政府发表的报告明确指称:萨达姆有能力在45分钟之内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动生化武器袭击。而这一“情报”立即被美国政府作为开战理由加以渲染。在开战前(去年2月5日)的安理会会议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言之凿凿地向安理会各成员国出示了表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详细“证据”,并称他们是“建立在可靠的情报基础之上的事实与结论”。而就在宣布最后通牒的前一天,即3月17日,布什在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中还说,“本政府和其他政府(指英国)搜集到的情报毫无疑问地表明,伊拉克政权仍然拥有并藏匿着一些最致命的武器。” 然而,事实是如此的无情。日前,曾因未能完成布什交给的在伊“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任务”而刚刚辞职的首席武器检查官戴维·凯指出,他所领导的1400人之众的调查组,经过长达数月的调查,在伊并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还断言,在美英动武之前,伊就已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这一结论颇令美英两国领导人尴尬,但他们对此却早有准备,数月前就已改变口风,开始淡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而且还一再宣称,对伊动武是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为伊拉克送去“自由与民主”。 然而,“以导弹输送民主”毕竟有违国际法,不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所以两国政要不得不继续玩偷换概念的游戏。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最近在电视访谈中说,“我们是在对付一个曾经使用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人,他曾两次对他的邻国发起攻击”。在这里赖斯将现在时变成了过去时,并将前科当现行论处。但她在翻这笔历史旧账时,有意忽略了这么一个事实,即萨达姆当年在两伊战争中使用的毒气等武器装备正是由美国偷偷提供的,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也正是美国怂恿的产物。美国的如此角色是否也应该放到一起清算一下?赖斯却只字未提。 布什在2003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曾明确断言伊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日前他在宣布就此成立独立调查小组时明显从这一立场后退:首先承认他“并不知晓(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全部事实”,接着为动武辩解说,“萨达姆有引起巨大损害的意图和能力,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危险人物”。轻轻一句话,布什便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物质概念转换为“意图与能力”的推测。应该说“意图”可能确有,但所谓“能力”目前尚未有证据可言。就这样,在美国政要口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变成了“自由”与“民主”的推广,又变成了仅仅是“伤害意图”,概念就这样在暗中偷换。 英国日前公布了赫顿调查报告,这一调查首先就被严格限定在政府是否在情报上“添油加醋”———增加了“萨达姆能在45分钟内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内容,并不包括伊拉克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动武是否正确这样的最要害问题。报告得出的布莱尔政府在情报上“不存在不诚实行为”的结论,开始曾让布莱尔喜出望外。但他没想到,竟然有高达76%的英国公众并不买账,认为报告是在为政府“粉饰”。布莱尔在议会上不得不像布什一样玩起偷换概念:尽量避免提及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一再宣称动武没有错——萨达姆对世界和平是个威胁,搞掉他“世界变得更为安全”了。 然而,萨达姆政权劣迹斑斑是一回事,而以虚假借口武力入侵另一个国家则完全是另一码事。至于更为安全与否,美英联军必定是心知肚明。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伊拉克已从一个战前基本没有恐怖活动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暴力事件不绝的屠场。因此公众自然有权质问:美英政府的开战依据是否真实?政府是否在操纵情报,蓄意误导?面对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布什和布莱尔日前相继宣布对伊武器情报进行调查。但布莱尔坚持将动武是否正确排除在调查的范围之外,力避这一要害问题指向自己。而布什则将调查范围大大扩展,将对“基地”组织和全球武器扩散等问题上的情报失误统统纳入其中,以使调查不可能在年内完成,从而可以拖过11月份的大选。就目前情形来看,“情报门”确已在布什和布莱尔面前竖起了一道不易跨越的门坎。 王熙凤移花接木的结果是以悲剧告终。布什与布莱尔的偷梁换柱手法能否成功目前还不好说。这似乎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伊拉克局势如何发展:如果局势稳定,交权顺利,人们有可能会淡忘或原谅他们的动武之举,不再深究;反之,他们则可能在这道坎上跌得鼻青脸肿。 《人民日报》 2004年02月06日 第三版(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专题:美英调查伊战武器情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