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布什发表任期内最后国情咨文,十主题为竞选定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6日10:18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美国总统布什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20日晚9时许(北京时间21日上午10时)在美国国会发表任期内的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今年面临大选的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论及十大主题,除伊拉克战争、反恐怖主义战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民主等涉及外交的问题外,他也花费了同样长的时间在经济、医疗、保险、毒品、婚姻、宗教等国内问题上。这篇国情咨文被认为是在为他的竞选活动定调。

  开口先提男兵、女兵

  与往年发表国情咨文时的情形类似,布什满面微笑地进入国会大厅,一路上与热情的参众两院议员及特邀听众握手。登上讲台,尚未开口,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其持续时间可用经久不息来形容。

  一开口,布什首先提到的就是那些“奋战”在世界各地的“男兵、女兵们”,说他们“让美国变得更安全”。言罢,又是掌声。所有人全部起身,站立鼓掌,为布什,更为那些男兵、女兵们。

  接下来,本来满脸微笑的布什严肃起来,因为他不可避免地谈到过去一年中对美国,也是全世界最重大的事件——伊拉克战争。

  “自卫战争”不需批准

  布什再次为伊拉克进行辩护,声称美国进行“自卫战争”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批准。

  针对国内外对他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威胁存在的情况下出兵伊拉克的批评,布什说,即使缺乏广泛支持,他也会毫无顾忌地发动战争,“美国决不会为捍卫自己的安全而寻求批准”。布什还宣称,毫无疑问,推翻萨达姆加强了美国、中东地区和世界的安全。

  布什还重申了在6月底之前在伊拉克实现权力交接,让伊拉克人自己管理自己。

  “美国仍处战争状态”

  “2001年9月11日至今,28个月过去了。两年多时间里没有再发生针对美国本土的袭击。现在确实存在着一种诱惑,让(我们)相信自己已经摆脱了威胁。”

  “这是一种可以理解、令人欣慰的希望,但却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希望。”布什说。在他看来,过去一年间发生在全球其他国家的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并没有摆脱恐怖威胁的证明。

  因此,布什强调,美国目前依然处于“战争状态”。

  “美国正在向恐怖分子发起攻势,”布什告诉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全体议员,“今晚,美国是一个理应呼唤并承担重大责任的国家。”

  大力标榜经济复苏

  美国经济2003年第三季度猛增8.2%,第四季度的增速预计也在4%左右,这成为值得布什“标榜”的一大政绩。

  在骄傲地宣布8.2%这一20年来最高的经济增长率后,布什还列举了美国经济的优点:“新屋建设指数:几乎是20年来最高;房屋拥有率:历史最高;制造业活动在增加;通货膨胀率低;出口正在增加;生产力高;工作岗位数量正在上涨。”

  其实,布什提到的最后一点——工作岗位正是他比较“心虚”之处,因为虽然经济增长率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利好倾向,但就业形势还是不给布什“面子”。

  家庭话题占了一半

  与就业问题相呼应,布什提及教育。因为生产力更高的工人需要更多技能,国家需要帮助工人们获得更多技能,解决就业问题,而这需要加大教育投入。

  美国人重视家庭。布什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在国情咨文后半部分谈到的几乎都是与每个美国家庭息息相关的问题。

  例如,他敦促国会修改有关社会保险方面的法案,让工作的人们可以用工资所支付税款投资于私人的退休账户。再比如,他建议国会设立最高限额为1000美元的个人退税账户和3000美元的家庭账户,以便低收入工人也能购买医疗保险。又比如,针对威胁到年轻人的毒品问题,布什建议额外拨款2300万美元,用于学校的毒品检测。此外,他还提到了婚姻、宗教等问题。

  净说好的不谈缺陷

  国情咨文是美国总统一年一度的重头戏。从今年的咨文看来,其中的措辞多有打气、鼓劲、招美国人喜欢的口号,比如“美国人民信心百倍、坚强”、“(恐怖主义的)威胁一定会被击败”、“美国为你们(士兵)骄傲”、“没有了萨达姆的世界是个更好、更安全的地方”、“要让每个美国孩子都变得优秀”等等。

  有分析认为,这篇国情咨文“净挑好听的说”,对那些不如意之处不是置之不理,就是含糊了事。比如,文中通篇没有谈及美国人的心腹之患、“基地”组织负责人本·拉登,只是含糊地提到,“基地”组织三分之二的头目被抓或被杀。

  布什将于27日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共和党初选活动中露面,直到11月2日正式大选,他这大半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捍卫他白宫主人的地位。这次国情咨文中泛泛谈到的十大话题,布什将花今后几个月的时间详加阐述。(来源:新华社/徐海静)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