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经验启发 印度大力发展经济特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07:57 新华网 | |
2000年,印度前商工部长马朗宣布将以中国经济特区为模式建设印度式经济特区。从那时起,有关经济特区的讨论在印度就没有停过。今年1月8日,在印度内阁批准由中央为经济特区立法,并原则同意再设立23个经济特区后,这场争论算是暂告终结。未来无论经济特区法案是否按时出台,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印度将加快建设经济特区步伐。目前印度经济增长率预计是7%左右,而经济特区的增长率高达23%。第二,印度将不会再像当初那样盲目模仿中国,新经济特区肯定是在仿效中国经济特区模式基础上的创新。感叹:中国能行,印度 仿佛已经成为惯例,这几年参观中国的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印度高官访华时必不可少的节目。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曾担任驻华大使,其足迹遍布中国主要城市,然而在2001年访华时他特意提出要参观大连。谙熟内情的人知道,纳拉亚南其实是想见识一下大连经济开发区。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时,也在上海参观了浦东新区。 外国人在谈论中国发展经济特区的优势时,总喜欢强调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相对便宜的土地价格。令印度人感到困惑的是,上述两个优势印度也有,为什么在吸引外资上与中国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了鼓励投资,为企业出口提供顺畅的环境,印度决定在全国建立经济特区。2000年5月,在宣布建立经济特区决定时,马朗部长作为该建议的倡议者曾发表一番鼓动人心的讲话。他说:“中国一直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其出口额从1980年到2000年几乎增加了10倍。而印度的出口只增长了大约2倍。如果中国能行,为什么印度不能?这些经济特区将成为吸引外资的磁石,同时还能创造上百万个就业机会;不仅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还能通过训练和学习开发人力资源,为印度培养一流企业家。” 为了显示诚意,印度政府像中国一样在经济特区内给予企业优厚待遇:区内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比例可达到100%,投资总额不封顶;关税和税收按“外国领地”对待,国内其他地区产品进入特区也享受“出国产品”的免税待遇,国外产品进入特区还免征关税。在建立经济特区的地点方面,印度也模仿中国精心选择地处沿海的6个邦:古吉拉特、泰米尔纳德、奥里萨、马拉哈施特拉、西孟加拉和安德拉。印度政府准备参考“广东模式”,通过设立出口加工特区,在制造业方面与东亚的大小“龙”们一较高下。 然而,几年过去,印度最初期望的特区促进出口和吸引外资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例如,中国2002年吸引外来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印度只吸引到60亿美元。印度人戏称,“无论与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政治人士交谈,他们都在谈论中国。中国正在把我们整个抛在身后”。印度的许多专家和媒体也在反思,同样为了吸引外资,振兴出口,中国能成功,印度的成效为何十分有限?到底中印之间的差别在何处?反思:中国模式不完全适用 其实,从马朗宣布按中国模式设立经济特区之初,印度媒体及专家就指责其对经济特区预期过高。有人批评道,马朗方案没有考虑到中印的基本现实差异,他试图模仿深圳模式非常不可取。如果深圳是现在建立的,印度将能够实现一个与中国类似的出口目标,但情况并非如此。一位印度专家在题为《马朗先生,印度没有香港》的文章中指出,或许印度和中国在经济上有很大相似性,但是中国经济特区的成功还要归功于其特定的一些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背靠香港,香港不仅占中国内地所有外来投资60%以上,还是中国内陆商品的最大出口基地。而印度的经济特区不仅面积小,最重要的是缺少一个像香港那样能带动出口增长的引擎。因此,单纯模仿中国经济特区模式在印度并不一定行得通。 因此,印度在寻找与中国差异和向中国学习的同时,也开始根据印度国情以及经济增长目标来重新规划经济特区建设。 首先,改变经济特区被限定在窄小地域以及沿海范围的做法,增加并扩大经济特区。2003年,印度已把现存的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园区全面升格为经济特区,不仅如此,政府也改变了以往那种只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经济特区的思维定式,为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印度甚至宣布将在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东北部地区兴建经济特区。 其次,印度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就不同服务领域创建行业经济特区。近年来印度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成为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窗口。去年底印度商工部长贾特利在加尔各答出席印度首家珠宝业经济特区成立大会上曾向各级邦政府发出呼吁,要求他们认真思考如何在包括银行、医院以及其他公用事业等服务领域创建特别经济区。 第三,把发展制造业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明确与设立经济特区的目标相结合。目前中国就业增长大部分出现在经济特区内,而受雇于正规制造业的印度人不足1000万。随着印度制造业近年来的复兴,印度也希望该领域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过去印度设立经济特区的惟一目标就是吸引投资、促进出口,而印度官员近期的表态表明,政府对通过经济特区增加就业也寄予厚望。立法:让经济特区“特”起来 按照印度政府的说法,经济特区是一个特别设立的免税区,在贸易运作以及关税方面均可以视为外国领地。目前,印度并不缺少涉及经济特区的相关领域立法,问题是如何把这些林林总总的所得税法、海关法、银行管理法等重新修改整合并通过完备的制度来保证经济特区真正“特”起来。 为推动经济特区的立法工作,印度政府没少做工作。尽管曾有消息说反对党会因法案可能侵犯少部分人利益而反对,然而新年伊始印度内阁还是通过了有关由中央立法创建经济特区的决议案。 其实对印度来说,在众多需要制定的政策当中,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有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并允许特区内的企业招募合同制工人。因为依照现有法规,员工人数超过100人的公司若想缩减员工规模,必须征得印度政府批准,而在通常情况下政府不会首肯。为扭转劳动法阻碍外国人投资的现象,印度政府似乎正在尝试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来放宽劳动力法规,从而确保特区内的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招募和解聘员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印度政府将会继续修改关税、消费税、出口促进等方面的多部法律法规,以符合经济特区法案。 2003年11月,瓦杰帕伊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曾经谈到印度经济特区的立法问题。他表示,印度政府正在完善允许成立经济特区的立法,经济特区将不受其他地区在税收和招收工人方面所受的限制。在谈到经济特区前景时,瓦杰帕伊说:“我们认为经济特区不仅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而且还可以充当政策实验室。它们在吸引外资上取得成功并由此获利将增强印度国内和国外对我们改革进程的信心。”(本刊记者唐璐编辑:赵利根)(来源:半月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