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找平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5日00:02 四川新闻网 | |
中国西部网消息不同国家的发展速度不一致,它们之间的距离只会越拉越大,在信息领域更是如此。然而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却偏要在“两种速度”间找平衡,尽管会议期间出现种种不和谐甚至激烈的争论,但会议仍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公布的数据,全球70%的因特网用户集中在占世界人口16%的最富裕国家,而占世界人口40%的最贫穷国家仅拥有全球因特网用户的5%。美国62%的人拥有自 填补因速度不同造成的“数字鸿沟”并不简单。因为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软件普及和应用教育等都非一日之功。这一现状决定了大会从一开始就必须是一次政治和经济会议,而非技术会议。 人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财政支持。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非洲国家提出建立专门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信息技术,此提议遭到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已经存在发展援助机制,没必要再另设基金。建设信息社会牵扯到方方面面,并非资金问题完全能够解决,但无钱事难办,因此才有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开幕式中敦促发达国家慷慨解囊的一幕。经过协调,与会代表同意成立专门机构先行研究设立基金的必要性。非洲国家普遍对这一结果感到满意,而发达国家也消除了忧虑。“两种速度”间的纠葛就这样被化解了。 缩小差距需要各阶层的参与。参加本次首脑会议的除了政府官员外,还包括民间团体、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不同阶层和领域代表对于信息社会的看法有天壤之别。从是否要普及免费软件到如何统一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不同阶层往往各说各的话,然而没有人反对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以发展为目的的信息社会。找到了这一共同点,然后在众多争论中找到不过多触及各方根本利益、又能促进问题解决的方式便是会议所能取得的进步。这一平衡点又被找到了,比如各阶层代表均同意2015年前需要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10个标准,如利用网络连接所有村庄,并建立社区接入点以及连接所有大学、学院、中学和小学。这种时间限定和标准是在“两种速度”中求得的最好平衡。它至少保证各类国家都能够在一个比较有利的起点上发展自己的信息社会,而且发展目标也更加明确了。诸如此类的平衡还体现在代表们最终在网络管理、知识产权等领域取得的基本共识。 但有媒体评论指出,所谓的这些平衡都十分脆弱,如果不加以具体化,平衡很有可能再次被打破。正因为如此,本次大会决定2005年在突尼斯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商谈如何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平衡局面。突尼斯总统本·阿里被选为下阶段大会主席,届时他身上的担子不轻。相关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