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曼送别赴伊拉克的中国外交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9日12:47 新华网 | |
15日,大雪已经停了,安曼的夜晚格外寒冷,但是中国赴伊拉克复馆工作小组的临时住所却是人声鼎沸。听说今晚工作小组就要启程奔赴巴格达,在安曼的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前来送行。中国驻约旦大使罗兴武更是早早率领使馆同志赶到,送战友们踏上征程。 “全部送给工作小组” 晚上6点,启程的时间到了。工作小组临时代办孙必干大使与送行的人一一告别。在大门口,他与罗大使使劲握着手,笑着说:“欢迎你到巴格达 这次在约旦,老战友又再度相逢,再度合作。工作小组在安曼集结待命长达半年之久,正如孙大使多次的感慨:“如果没有约旦使馆全力以赴的帮助,工作小组在安曼几乎是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出发这天,约旦使馆为工作小组送来了苹果、榨菜、八宝粥,其实使馆只剩下两小箱八宝粥了,但大家一致决定:“全部送给工作小组,因为他们比我们更需要!” 安曼的冬天是寒冷的,工作小组出发时没有带足冬装。春节前,记者陪同罗大使夫妇到外地视察,主人执意要送给我们衣服,我们都表示不要。但大使夫人董竹提出:“我想给我们赴巴格达工作小组的每位同志挑一件。”她精心挑选了七件厚衣服,几天后记者看到,那件夹克衫已穿在了孙大使的身上。 “对每辆车送去祝福” 从提供办公场所到代订报刊,从后勤物资的清关到安全警卫人员及武器装备的过境……半年多来,约旦使馆全力以赴配合、协助工作小组的运转,正如罗大使总结的八个字: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这次工作小组赴伊,有6名安全警卫人员护送,这是我国外交史上的首次。由于没有先例,约旦使馆承办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罗大使、李琛参赞和马忠平武官等人多次与约旦外交部、内政部、情报局、海关、边防、民航等部门协商,不放过一个环节。 约旦使馆办公室的摆联合对此深有感触。几个月来,他和同事们一直在为此奔波。他对记者说,每次在与约方打交道出现困难时,电话打回使馆,都是大使或参赞亲自出面,与约方高层进行交涉。 工作小组赴巴格达,也是老摆和办公室主任戴新平代表使馆送到约伊边境。“当时送他们出了关,看着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伊拉克,心里实在是无法形容……”老摆这位一米八的中年汉子,说到这里,禁不住眼圈又红了。他说:“在边境,戴主任眼含热泪,走过一辆又一辆车,对每辆车都送去祝福,我除了说‘保重’两个字,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其实,在伊拉克战争前,老摆和工作小组的全锡钢、于海琳和杜顺义就在那块土地上战斗过,是共患难的好兄弟。去年从伊拉克撤出时,老摆以为自己肯定还会回去,但没想到上级让他转到约旦使馆了。 “我们家属感到光荣” “外交官责无旁贷,外交官妻子别无选择。”这是工作小组成员卞志强的妻子王淑娟爱说的一句话。性格开朗的王大姐与另外两名外交官夫人到安曼探亲,也正好赶上送爱人启程。今年45岁的卞志强曾在艰苦的厄立特里亚和也门工作了6年,本来去年外交部已决定派他去条件相对好些的巴林使馆做首席馆员,非典过后组织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愿意赴伊拉克,老卞只说了一句话:“感谢领导的信任,服从组织的分配。”王大姐抱怨说:“他都没回家跟我商量,就一口答应下来了!”但记者听出这抱怨里满含骄傲和理解。 “尽管去伊拉克风险很大,但我们家属感到很光荣。想想看,13亿中国人只有这13个人担负了这个神圣使命,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机会的。”王大姐快人快语。 嫁给外交官,甘苦自知。王大姐掰着指头算了算,她与老卞结婚20年了,丈夫在国内呆的日子(包括探亲)没超过4年。“这次能到安曼探亲,我已经很满足了,这一个月里我们过了两个节日:结婚20周年纪念日和情人节。”在工作小组出发前两小时,乐呵呵的王大姐这么告诉记者。 而孙大使的夫人孙晓兰似乎更渴望与老伴共担风险,风雨同舟。 出发的时刻到了,孙大使和全体成员已经上车。在上百人夹道欢送的嘈杂声中,细心的孙大使突然推开车门问:“怎么没见杜顺义的爱人小曹?”大使夫人说:“也许正躲在哪个角落里伤心呢。” 小曹,一个文静纤弱的女子,像棵含羞草不引人注目。记者每次看到她,几乎都是在工作小组的驻地厨房,她总在帮着厨师忙这忙那。这次送别,如果不是孙大使细心问起,也许真的没有人体察到她的忧伤。所有的牵挂和哀愁,她只是独自承受。(记者 操风琴)#(来源:参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