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伊重建人员发自巴格达的信:深夜的电话铃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07:39 新华网 | |||||||||
巴格达深夜的电话铃声 到巴格达已是第四天,开始着手工作,通过朋友们介绍经验以及这些天在市区及近郊活动的亲身体验,似乎适应了这里天天总有的一两次爆炸声,也习惯了偶有的枪声和巴格达宁静夜空中盘旋着直升机的嗡鸣声,惟有昨夜那场虚惊,着实让我们刻骨铭心。
昨天的工作安排得十分紧张。一早出门直到下午近4点回到驻地。与伊拉克朋友们数轮热情难忘的会谈之后,立即去了近郊现场实地考察。看到饱含着东方人辛勤汗水、凝结着东方人心血、轰鸣在底格里斯河畔的大型燃机电站,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回到驻地,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草拟传真,因为“家里”急需要我们反映这里的真实情况。由于大部分时间停电,昨天柴油发电机又出了些故障,写写停停,不知不觉已是深夜。 一阵枪声突然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可以断定就在宅院门外。枪声刚停,楼下便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整幢房子很大,空空荡荡,回响着铃声。这么晚了谁会来电话?难道门外的枪声和电话铃声有关?还在疑惑之中,不远的地方又是一阵枪声,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我们开始有点紧张了,不敢接电话,赶紧关掉应急灯,收起笔记本电脑,害怕微弱的灯光露出窗外。铃声停了,漆黑一片,除了自己的呼吸声外,整个世界几乎凝固了。 为便于照应,我们决定合住一个房间。坐在床边,琢磨着还会发生什么,几乎听得到对方心跳。 与中国朋友谈起昨晚的经历,他说,他的房外几乎天天有枪响,已经习惯了,晚上只要呆在家中,一定是安全的。这里的人们对中国人很友善,一定要学会用阿拉伯语说“AnaSini”(我是中国人),遇到什么情况,总可平安化解。 住在右边房子的阿拉伯朋友巴西姆,今天道出了真相。左边的房子是一商人的仓库,仅有一门卫把守。夜贼光顾,鸣枪吓唬门卫。巴西姆知道我们刚回来两天,定会担惊受怕,他立即拿枪出门,吓跑夜贼,返回后便马上打电话想安慰我们。那两个紧随枪响后的惊魂电话原来是他打的。 张林超罗晓明 2004年2月20日 (作者为中国东方电气首批重返伊拉克的工作人员,本文有删节/北京晨报)(来源:北京晨报) 相关专题:7名中国人在伊拉克被扣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