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拉登携副手潜回阿富汗(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11:19 京华时报
  作者: 新华社记者 凌朔来源:
拉登与头号副手扎瓦赫里在一起。
扎瓦赫里24日现声电视台。
  继乌萨马·本·拉登藏身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未经证实消息传开后,美国广播公司(ABC)24日又报道说,这名“基地”恐怖组织头号人物已经与其头号副手扎瓦赫里跨越边境线返回阿富汗。从巴阿边界潜回阿富汗

  美国广播公司传出这一消息时,正值巴基斯坦向西南省份南瓦济里斯坦省重兵推进之日。美国广播公司24日的晚间报道说,巴基斯坦士兵当天在该省边陲重镇瓦纳地区逮捕了数百名可能与“基地”有染的嫌疑人。这一情况,被美国广播公司认作是拉登潜逃回阿富汗的可能原因之一。

  报道所提及的拉登头号副手、“基地”组织2号人物,是现年53岁的埃及医生艾曼·扎瓦赫里。此人原本是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领导人。据信,1981年埃及萨达特总统遇刺案就是该组织在其指令下所为。1998年,他同“基地”合流,此后便与拉登“同居”。

  美国广播公司说,拉登潜回阿富汗的消息来源于“多名美国情报官员”。这些情报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说,拉登和扎瓦赫里均已跨越边境潜回阿富汗库纳尔省。但消息来源没有说明他们出走的确切时间以及随行人数。对美国来说是好消息

  拉登从巴基斯坦逃回阿富汗的消息,从“基地”组织方面可以证明扎瓦赫里在录音带中的一种说法:“基地”仍在有效运转;但从美国方面讲,也不啻为一个佳音。

  之所以说其是好消息,是因为,一旦拉登逃往阿富汗,美军就可以不必畏首畏尾。

  巴基斯坦虽说是美国在反恐战争中的坚定盟友,但出于对主权等因素考虑,美军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在巴基斯坦展开军事搜捕拉登的行动;而在阿富汗,美军则享有充分的自由。拉登有能力躲过监视

  拉登及其副手潜回阿富汗,对于他们来说,在技术上并非难事。拉登躲藏的巴阿边境群山连绵,长期形成的适应能力使其完全有可能躲过美国的监视。

  此外,美国情报官员也对美国广播公司说,尽管连日来美军间谍卫星以及可以随时发射“地狱火”空对地反装甲导弹的无人侦察机一直在对巴阿边境地区实施监控,但“已经持续有一个多月的冬季阴云天气使美军各种侦察手段都失去了效用”,因为“厚厚的云层使美军空中侦察设备无法实时监控地面情况”。“基地”要重演“9·11”

  24日早些时候,阿拉伯卫星电视台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刚刚先后播放了据称是扎瓦赫里讲话的两盘录音带,录音带警告美国总统布什准备应对新一轮袭击。

  两盘录音带24日惊现两家媒体之后,美国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及美国其他情报官员出面讲话。特尼特称,“基地”组织虽然在反恐战争中严重受损,但却在全球恐怖网络中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带头作用”,其目标直指美国。

  与“9·11”之前的“基地”组织相比,特尼特认为,尽管其实体已受损,但实施恐怖袭击的能力却不曾消亡,而且“再次发动‘9·11’规模的袭击可能依然存在”。

  特尼特指出,“基地”组织成员已经把他们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其他极端组织,宣称美国是伊斯兰世界的头号敌人。他说:“不管‘基地’组织是否存在,可以预知,未来我们还要面临巨大威胁。即使‘基地’组织被我们击退,但受其影响的另外一些极端组织将掀起新一轮恐怖袭击。”

  美国政府根据最新掌握的情报发现,“基地”组织为实施新的恐怖袭击而计划招募飞行员,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应对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地区国家的新安全措施。

  “恐怖分子要摧毁美国的经济,摧毁美国的形象,而只要他们再次发动‘9·11’规模的袭击,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说,“特别是那些他们曾经企图袭击却又错过机会的地点,例如白宫和国会山……恐怖分子依然可以在没有显示任何或显示极少征兆的情况对美国发起恐怖袭击。”可能有“灾难性武器”

  特尼特在讲话中对目前的全球恐怖形势作出评估。他说,反恐战争至今,最为严峻的挑战就是“恐怖组织有可能获取并使用灾难性武器”。

  所谓“灾难性武器”,包括生物武器、化学武器、脏弹等具备大规模杀伤能力的武器。特尼特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情报人员在东南亚、中东以及欧洲某些国家都发现了非法学习飞机驾驶技术、以及逃避安全检查的现象。新华社记者凌朔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