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前国际开发事务大臣披露:英对联合国秘书长搞窃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2日16:29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记者贾延宁 英国前国际开发事务大臣克莱尔·肖特女士2月26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披露,英国情报部门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曾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办公室进行过窃听活动,而且她本人还看到过一些对安南谈话的窃听记录。肖特的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首相布莱尔拒绝就此发表评论,安南本人则表示,如果确有其事,他将感到非常遗憾,并
窃听器被装进安南办公室 现年58岁的肖特是英国工党中资格最老的女议员之一,自布莱尔主政以来一直担任国际开发事务大臣。心直口快的肖特对许多问题的看法都与布莱尔政府相左,尤其是在对伊拉克开战的问题上,她与布莱尔的分歧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肖特曾指责布莱尔误导了国家,其政策是“不计后果”的。去年5月,肖特向布莱尔递交了辞呈,拂袖而去。 2月26日,这位前内阁大臣又爆出猛料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英国情报部门曾对设在纽约的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进行过长时间的窃听,并将安南的动态报告给了英国国内。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问肖特这样的间谍活动是否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明确授权,肖特回答说:“是的,绝对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 肖特的话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受害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当天立刻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说,他已经注意到了有关英国情报部门对他的办公室进行窃听的报道。如果确有其事,他将对此表示遗憾,并希望英国方面立即停止这种做法。 安南的发言人埃克哈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1946年的《联合国外交特权和豁免公约》及其它相关协定,任何针对安南办公室的间谍活动都是非法的,“此类做法损害了外交谈话的真实性和机密性,那些和秘书长谈话的人有权确保他们的谈话不被外泄。”他表示,联合国秘书处将进一步采取技术措施,防范这类侵犯隐私行为的发生。埃克哈德同时透露,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帕里已代表首相布莱尔与安南通了电话,但他拒绝透露双方的谈话内容,只是表示联合国不会就此问题起诉某个会员国。 本月安理会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如果有关报道属实,那么窃听事件是“令人遗憾”的。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拉夫罗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联合国安全部门对窃听事件展开调查。联合国驻布鲁塞尔办事处当天就安南办公室遭窃听一事发表声明说,针对联合国的窃听活动无疑是非法的,“联合国的运作是完全透明和公开的,有关国家根本没有必要进行监听和监视活动”。 布莱尔再次面临信任危机 肖特公布的情况无疑使布莱尔再次面临一场信任危机。刚刚从伊拉克“情报门”事件中脱身的布莱尔这次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以不便评论情报工作为由,对肖特的谈话不置可否。布莱尔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不会对情报部门的活动做出评论。但我要说的是,我们所有的行动都符合国内法和国际法,而且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他同时称,他不对此事进行评论并不代表肖特所说的就是事实。他还批评肖特对敏感的安全事务进行评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虽然布莱尔试图将批评声引向肖特,但反对党没有就此放过他。英国最大的反对党保守党领袖迈克尔·霍华德批评说:“目前的局势看上去一团糟,首相现在应当直面并解决这个问题。”自由民主党主席查尔斯·肯尼迪认为:“布莱尔应该出来澄清此事,并向英国公众保证,政府并没有卷入针对安南的间谍行动。” 还曾窃听过安理会成员国 巧的是,在肖特透露这个消息的前一天,英国政府突然宣布,放弃对英国情报部门前雇员凯瑟琳·冈的起诉。英国政府此前对凯瑟琳·冈提起诉讼,是因为她在去年向新闻界透露,英国情报部门曾对一些国家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进行过窃听活动。 据凯瑟琳·冈透露,去年1月底,在联合国审议美英提交的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决议修正案之前,英国情报部门曾应美国情报机构的要求,对联合国安理会至少一个常任理事国和多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团成员进行窃听活动,以使美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些国家对于军事打击伊拉克的态度,并最终推动该修正案得以通过。据悉,被刺探的对象是当时安理会中那些被美国视为“摇摆不定”的国家。美方提出要求后,英国政府中最机密的情报部门——英国国家通迅总局的特工随即根据英国有关方面的指示,开始与美国安插在安理会中的一名间谍进行合作,了解安理会成员国在对伊动武问题上的态度,而获取的情报则直接提供给美国国务卿鲍威尔。 凯瑟琳·冈向外界披露这一内幕后便遭到解雇,并被英国警方以违反《公务员保密法》、泄露国家机密为由逮捕。但英国政府没有想到的是,大多数英国人竟然对凯瑟琳·冈持同情态度,认为是英国窃听安理会不对在前,凯瑟琳·冈违反规定在后。 在英国政府宣布撤销对凯瑟琳·冈的起诉后,布莱尔的发言人一直对此三缄其口。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国政府的目的是想让英国人尽快淡忘这件事情,但肖特2月26日透露出的消息无疑使布莱尔政府的良苦用心化作了泡影。 英国情报部门声誉欠佳 ●情报机构干预政治 在历史上,英国情报机构经常干预国内政治,如它经常从事一些帮助保守党而损害工党的非法活动。英国公众对这种行为一直深恶痛绝。然而,时至今日,英情报机构仍没有改掉这种恶习,干预内政的事件频频发生。据报道,从1997年到2000年,英国军情五处一直在监视英国首相布莱尔最信任的北爱事务大臣莫·麦拉姆和新芬党人、北爱教育部长马丁·麦吉尼斯。在军情五处内,对麦吉尼斯进行全方位秘密监视行动的代号是“麻醉剂1号”。根据这一行动方案,军情五处的特工严密监视麦吉尼斯的一举一动,窃听麦吉尼斯与包括布莱尔政府要员在内的任何人的通话。事情一经披露,立刻在英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而首相布莱尔也为解决这一事件伤透了脑筋。 ●策划暗杀戴安娜? 1997年8月30日深夜,英国王妃戴安娜与男友法耶兹在巴黎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丧生。时隔5年后,两位英国记者乔·金和约翰·贝弗里奇在大量调查采访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本新书《戴安娜:被掩盖的真相——军情六处和中情局是如何参与谋杀戴安娜的》,试图揭露戴安娜遇害事件的真相。在该书中,前军情六处官员理查德·汤姆林森披露说,他在戴安娜遇害前一周曾获悉军情六处和中情局正策划暗杀一位名人的活动。此外,两个不同的英国情报来源都声称军情六处是戴安娜遇害事件的幕后主谋。当时戴安娜的汽车司机亨利·保罗就是军情六处的成员,在戴安娜遇害的那个晚上,保罗与其军情六处的上司曾有过接触。该书一经推出,便在英国社会掀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要求英国政府对此事展开公开调查,军情六处一时成为众矢之的。 ●情报站站长暗中侦察环保组织 2001年,英国媒体披露,为阻挠一些环保组织抗议破坏环境的开采活动,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竟雇用一家名为“哈克鲁特”的私人侦探所暗中搞破坏,而这家侦探所与英国军情六处联系非常密切。该侦探所的侦探伪装成一名导演,打入了绿色和平组织内部,打探其摩托快艇在北大西洋的行进路线。后来的调查显示,该侦探所老板竟是英国军情六处驻德国情报站的站长。丑闻一出,布莱尔立即责成军情六处严肃处理这一事件。 ●联合情报委员会要大换血 英国联合情报委员会(JIC)可以说是所有英国特工的绝对顶头上司,因为这个由英国顶级情报官、政府高官、内阁大臣等组成的绝密情报机构负责整编统合由英国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国防情报局和国家通迅总局提供的情报素材,然后再把整理出来的东西上报给英国首相,作为首相制定国策的根本依据。然而,就是这个绝对权威的机构在伊拉克战争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为了顺应政治需要,它居然编造情报,并且还涉嫌间接害死了英国武器专家凯利,从而使布莱尔政府陷入了极度狼狈的境地。 据《观察家报》报道,英国政府打算全面改组联合情报委员会,首先是调整其传统的工作流程。以前,联合情报委员会往往只采用那些“对政治有用的信息”,改革后这种事情“将不再发生”。此外,政府还将对联合情报委员会的人员构成进行调整。一直以来,外界对联合情报委员会主席斯卡利特与前首相高级顾问坎贝尔之间“走动过于频繁”的指责颇多。据报道,改革后,像坎贝尔这种非政府官员将被排除在联合情报委员会之外,不能再获知有关内情。改革的另一个大动作是对联合情报委员会的领导层进行调整,由原来的“机构负责制”改为“个人负责制”,即从由外交部和国防部负责联合情报委员会全面工作改为由政府任命一位全权负责人,从而消除各部门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刘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