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的真话中读出了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3日01:20 人民网 | |||||||||
朱梦魁 伊拉克战争虽然早就结束了,但围绕开战理由是否真实可信仍有议论。最近,曾任联合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监核会主席的瑞典人布利克斯发表一番议论,批评美英两国以莫须有的罪名,为战争制造了并不存在的事实。他在一周前接受德国《明星》周刊网络版采访时说,去年美英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但他们需要(让伊拉克拥有)大规
因为卸任,说话就不用像在职时那样婉转含混和拐弯抹角了。布利克斯对曾经肩负过的艰难使命直抒胸臆。他认为,迫于国际压力,特别是美国的压力,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之后就销毁了大部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去年美英两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他就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发表看法说,“美国人制造根本就不存在的事实。他们需要(让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以便为发动战争找到口实。于是,他们不听、也不想听我的意见和警告,以至于在核查尚未结束时就匆忙对伊拉克动武了。”布利克斯素有严谨认真的口碑,他在核查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一贯看重证据,而不看强权的脸色轻言有无。由此可见,讲真话不但需要诚信,更需要勇气。 回首伊拉克战前,美英等主战国是虚假开战理由的始作俑者,一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禁;二曰萨达姆政权是“邪恶轴心国”,对美国构成了“紧迫威胁”;结论是要对伊拉克采取“先发制人”的对策。这不过是为了实现早已确定的战争计划,需要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戏罢了。可笑的是,英国情报部门甚至无中生有,编造了一则欺骗全世界的英版童话,说从非洲国家尼日尔的机密档案中获得了情报,证明伊拉克买了制造核武器的铀和钚等原料。东窗事发后,尼日尔政府大呼冤枉,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当时是,被政府操控的西方舆论推波助澜,变着法儿地危言耸听吓唬人,搅闹得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把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说得像真事似的,仿佛狼真的要来了。 布利克斯关于伊拉克战争真相的有说服力的澄清,显然让那些制造和实验“先发制人”战略的国家很尴尬,为自己开脱和辩解的行径也就五花八门地粉墨登场了。美国的情报部门首先为自己“洗冤”,表白说从未说过伊拉克造成“紧迫威胁”的话。与此同时,十几万美英两国的大兵在伊拉克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几乎把这个国家给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什么证明开战有理的救命稻草。于是,美国官方不得不承认“在伊拉克没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尽管如此,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还是改不了蛮横狡辩的习气,说虽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紧迫威胁”,但萨达姆政权必须推翻。拉氏这个手法属于“偷换概念”,目的是在为“先发制人”论张目。 事后看历史或许会看得更清楚、更全面。既然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紧迫威胁”论也就不攻自破了。时至今日,伊拉克战争成了美国单边主义政治和先发制人战略的千疮百孔的样板。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反对派阵营不须罗织和编造,让布什和布莱尔难受和麻烦的炮弹就有一大堆现成的。不过,要是把伊拉克战争说成是决策错误,也太让政府丢面子。于是就需要牺牲品或替罪羊的奉献,美英两国的情报部门便各自上演了不同版本的苦肉计。可围绕伊战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究竟是政府主导情报部门,还是情报部门影响政府呢?既然战争不是儿戏,那么,没有真实和正当理由就对别国动武、并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既成事实,这又该如何清算呢?来源:人民网 相关专题:美英等国调查伊战武器情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