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NASA凌晨有重大宣布 将改变人类对火星看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3日08:06 东南快报

  “机遇”号拍摄的火星“蓝莓果”,这些实际上是火星上的小石球

  行驶在火星岩石上的“机遇”号

  “机遇”号发回的火星岩层图像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机遇”号拍摄的火星岩石显微细节照片

  本报讯据3月2日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将于3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时?穴北京时间3月3日凌晨3时?雪举行记者会,宣布“机遇”号探测器在火星的梅里迪亚尼平原的重大发现。记者会将在华盛顿的詹姆士·维伯礼堂举行,届时,美国宇航局的电视频道将进行现场直播。但宇航局官员没有透露“重大”发现的内容。人们广泛猜测,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将要宣布他们在火星上发现的证据表明火星曾是一个潮湿温暖的星球,可能适于微生物的生存。肯定与水有关将改变人类对火星看法

  由于“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火星的首要任务是找水,所以,这次宣布肯定与水有关,也就是说,“机遇”号找到了火星上有水的证据。还有人猜测,“机遇”号有可能在火星找到了生物存在的证据!

  美国宇航局发言人唐·萨瓦奇表示:“这将是我们从火星登陆器上获得的最重大的科学结论。”那么,宇航局宣布这一重大发现会否改变我们对火星的看法?萨瓦奇说:“在火星上任何重要的发现都会改变人们对火星的看法,这是肯定的。”就像登陆器在火星上发现的证据所暗示的那样,如果火星表面目前有液态水存在的话,那么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火星上就有可能存在生命。虽然有水并不意味着有生命,但水是使生命成为可能的一个重要成份。

  几乎没有科学家还怀疑火星过去比现在要温暖、湿润,而且火星两极地区以冰的形式聚集了大量的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是否火星表面仍有液态水。

  最近几天,科学家公开表示了他们在“机遇”号火星车的行进路线上发现粗糙灰赤铁矿石的兴奋,而且预言这将有助于理解岩床如何组成以及是否有水参与了岩床的形成过程。发布会提前意义一定非同小可

  全世界之所以会高度重视这次记者会,除了它将宣布“重大发现”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得不提。在此之前,与火星登陆器有关的新闻发布会都是在帕萨迪纳举行的,这已经成为一个惯例,下一次发布会也已经定于本周晚些时候在帕萨迪纳举行,一些消息人士曾暗示,下周将举行一次重要的新闻发布会。然而,美国宇航局现在突然宣布,将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提前到周二举行。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宇航局不可能突然改变既定的发布会计划,所以,很多专家认为,这次发布会的意义一定非同小可。

  萨瓦奇也因此卖起了关子:“我们无法让这么重要的信息继续躺在那里睡大觉了。”因为科学家们感觉他们已经找到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计划出席这次重要宣布的包括首席火星车科学家斯蒂夫·斯奎耶斯、地质学家约翰·格罗特津格、首席航天探索科学家本顿·克拉克和项目科学家乔伊·克里斯普与吉姆·加文。“罗塞塔”彗星探测器踏上追星旅途

  格林尼治时间2日7时17分(北京时间2日15时17分),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由阿丽亚娜-5G型火箭运载,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升空,从此踏上了它追逐一颗彗星的旅途。

  按计划,“罗塞塔”将用约10年时间追上一颗名叫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星。这颗彗星于1969年被发现,并以发现它的两位原苏联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如果一切顺利,“罗塞塔”将成为人类首个近距离绕彗星运行、进而施放登陆器在彗星表面着陆的探测器。

  “罗塞塔”共装备了10个科学探测仪器,这些仪器将分析彗星的物理和化学构成及其电磁和引力的特性等。它接近彗星后,将分为轨道飞行器和登陆器两部分。彗星登陆器将实地研究彗核的表面,以及表层下的成分构成、硬度、密度等,它还装载了一个特殊的照相机,届时将把它拍摄到的照片传回地球的地面控制中心。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是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构成的,由于它自身的温度极低并处在温度极低的宇宙空间,因此在太阳系诞生46亿年来,彗星几乎始终保持着形成初期的状况,对它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揭开太阳系形成之谜。

  新华

  作者:钟和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