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末代王后出版回忆录忆当年萨达姆玩酷(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8日08:15 北京青年报 | |||||||||
伊朗末代王后 伊朗末代王室全家福 自杀身亡的小女儿(右)生前是法拉赫的掌上明珠 美国马里兰州波托马克市一座幽静的宅子里住着一位65岁的老妇人,不了解内情的人肯定不会将她与那场25年前发生在伊朗的文化和政治剧变中的王后联系起来。她就是伊朗末代王后法拉赫·巴列维。最近,一本名为《忠贞不渝的爱:我与巴列维国王的生活》的书悄悄地摆上了美国各地的书报摊,书的作者就是法拉赫。这位末代王后为何在这个时候出这样一本书?《纽约时报周刊》的记者对法拉赫进行了独家采访,她首次披露了她和丈夫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在她眼中丈夫是可敬的爱国者 这是最近美国各地书摊上卖得很火的一本书,装潢相当精美,封面是一位身穿翻领西装的中年妇女,看上去她的目光显得茫然、无助,身材消瘦,如果不看作者的名字,估计没有多少读者知道她是何人。然而,当你看到“法拉赫·巴列维”这个署名时,你一定会惊讶不已:法拉赫不是伊朗末代王后吗?为什么她也出书了? 的确,这正是法拉赫·巴列维的回忆录———《忠贞不渝的爱:我与巴列维国王的生活》。她的丈夫里扎·巴列维是伊朗末代国王,自1941年开始执政,到1979年被推翻,关于他的统治,人们有很多看法。那么,法拉赫眼中的丈夫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法拉赫对《纽约时报周刊》记者表示:“首先,他是一位可敬的爱国者,他希望我们的国家进步,实现现代化。我在书中详细讲述了我在伊朗时的生活。”巴列维政权在伊斯兰革命中被推翻后,他和王后法拉赫一起流亡国外,后来辗转来到美国。不知不觉,25年已经过去了。但法拉赫一直没有回过伊朗。 正是由于那场震惊世界的革命,伊朗和美国成了冤家对头,近20多年来,两国高层频频过招,但关系直到今天仍相当紧张。 法拉赫还认为,大多数伊朗人对美国人其实是很友好的。她说:“对于大多数伊朗人来说,他们从来没有过反美或反西方情结,因为伊朗从未成为欧洲的殖民地。伊朗人民知道现代化诞生于西方。比如现在,伊朗一位女演员就因在《沙雾之屋》一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回忆当年萨达姆在她面前玩酷 巴列维曾经是中东地区的风云人物,法拉赫自然成了历史的见证者。她甚至见过萨达姆,当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虽然在作为伊朗第一夫人的20年间,法拉赫只见过萨达姆一面,但对当时的情景她记忆犹新,因为萨达姆给她的第一印象实在太深了。 法拉赫回忆说:“我想那是1978年11月,当时我去了伊拉克圣城纳杰夫,会见一位德高望重的宗教领袖。萨达姆当时是伊拉克的副总统,他接待了我。” 让法拉赫吃惊的是,萨达姆竟然在她面前玩酷:披了一件黑斗篷,一直拖到他的脚面上。也许他试图给外界留一个赶时髦的印象,但法拉赫怎么看怎么觉着古怪。可是身为伊朗王后,她也不好说什么。法拉赫说:“他也许认为披上这件黑斗篷可能与众不同,或最起码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让法拉赫感慨万千的是,当年玩酷的萨达姆如今已成为美国人的阶下囚,任由美国医生给他检查“牙口”。 那么,法拉赫是如何看待伊拉克战争这个问题的呢?她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伊朗政局稳定时,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在伊朗革命后,再看看那个地区所经历的变故———两伊战争、塔利班、海湾战争,现在又是伊拉克战争。”她的言外之意很明确:她的丈夫稳定了整个中东局势。 不过,有人士指出,巴列维当年是被中央情报局利用了,他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石油利益的傀儡。对于这种观点,法拉赫不置可否:“我丈夫和尼克松总统关系非常好,他还曾会见过8位美国总统,比如罗斯福和卡特。而且事实上,正是美国和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伊朗才没有落入其他势力之手。” 流亡生活改变了她对金钱的看法 从王后到流亡美国的一介平民,法拉赫真的难以接受这样的反差,在她独居小院时,仍不时回想起当年的 王宫生活。法拉赫说:“过去,我的德黑兰宫殿的办公室里有60个人伺候我,而在美国,我身边只有两个人,一个为我做饭,打扫卫生,一个是我的司机。这对我来说有点困难。我有时不得不向朋友借点钱。” 可是,当年她和丈夫流亡国外,虽然走得匆匆忙忙,但连值钱的东西都来不及带吗?法拉赫承认:“当年我们的确带了一些珠宝。感谢真主,如果没有这些珠宝,我都不知道怎么生活。我将这些珠宝卖了后,才感到我的生活有了些保障。美国人说金钱不能带来快乐,但金钱却能给无助的生活带来一些安慰。” 变卖珠宝的钱并不能保证她继续着王宫生活,而且那些钱很快就用得差不多了,她不得不精打细算,毕竟她没有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那些钱用一点少一点,而且总有用完的那一天。也许正是由于生活所迫,她不得不提笔写回忆录。毕竟,她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相信她的故事应该会吸引不少读者。 这本回忆录现在很畅销,很多读者关心的是,出版商是否预付了一大笔定金。法拉赫澄清道:“绝对没有!他们总共只给了我20万美元,而且交税后只剩下15万美元。我拿着这张支票拍了一张纪念照,因为这是我有生以来赚的第一笔钱。”当然了,即使在美国这样富裕的国家,20万美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过了这么多年的流亡生活,法拉赫显然对金钱有了新的认识。她说:“我对金钱从来都不感兴趣,一直以来我就没有把金钱看得特别重要。但现在不一样了,我几乎没钱了,我认为,如果没钱的话,你什么也干不了,肯定寸步难行。归根到底,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和钱有关。” 美伊人民之间的隔膜让她不解 王后出回忆录或自传并不鲜见,比如约旦王后就出版过回忆录,而且也很畅销。由于约旦王后的回忆录出在法拉赫回忆录的前面,有人怀疑法拉赫写回忆录是受约旦王后的启发。谈到这个问题,法拉赫的口气非常肯定:“绝对不是。我知道她的书已经在美国成为畅销书。虽然我见过那本书,但我没读过。我认为我的自传更个性化,更具情感。其实,这两本书都没有过多地暴露敏感的事情。” 其实,最让法拉赫感到不解的,不是美国人对她本人或者对她写回忆录的误解,而是美国与伊朗两国人民之间的隔膜。她说:“伊朗是个大国,但许多美国人并不了解这一点。曾经有个陌生人,她听说我是王后,就跑了过来,问我是否能和她合影,我答应了。但照完相后,她又转过身来问我:‘你丈夫是哪个国家的国王?’”供图/吉云(除署名外) 链接一 法拉赫:伊朗版戴安娜 1959年初,作为自费生在巴黎一所大学攻读建筑学的一位年轻漂亮的伊朗姑娘经人介绍,认识了巴列维,这位姑娘就是后来的巴列维夫人法拉赫,她与巴列维相识时只有20岁。 一年后,巴列维与法拉赫开始了童话般的恋情。这位未来的王后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她相貌俊美,言谈举止优雅可人,所以,她成为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她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戴安娜。 1959年12月,巴列维和法拉赫完婚,结婚典礼宏大而豪华,光嘉宾就来了1000多位。法拉赫没有辜负巴列维的期望,婚后不到一年,便替巴列维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取名里扎,整个国家为之狂喜。接下来,她又为巴列维生下了两女一子,他们就是女儿法拉娜兹和莱拉以及小儿子阿里·里扎。 此后,巴列维正式加冕为伊朗国王,法拉赫也于1967年加冕为王后。然而,法拉赫的王后生涯并没有维持多少年,巴列维国王采取的大胆改革措施以及明显的亲美倾向激怒了国内的伊斯兰反对派,他被人称作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傀儡”,当时,德黑兰大街上到处都是抗议和示威的人群。 1979年1月,巴列维王朝终于被伊斯兰革命所推翻,巴列维携带一家老少匆匆逃离伊朗,开始了流亡之旅。 链接二 伊朗末代王室流亡记 巴列维一家老少曾先后到过埃及、摩洛哥、巴哈马群岛、巴拿马和墨西哥等国避难。然而,巴列维一直没有对法拉赫说出自己埋藏在心中的一个更加糟糕的秘密———他患了癌症。在流亡过程中,巴列维的癌细胞仍在不停地扩散,身体状况不断恶化。 1979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同意巴列维到纽约接受手术治疗。可是,巴列维抵达纽约仅仅12天,伊朗学生便抢占了美国使馆,将66人扣为人质,并要求美国人交出巴列维。1980年3月,埃及给予巴列维一家永久避难权。4个月后,巴列维死于癌症。 1981年里根就任总统,美国和伊朗的人质危机也画上了句号。里根对巴列维一家寄予同情,向法拉赫和她的4名子女发出邀请。最后,他们从埃及举家迁到了美国,在马萨诸塞州西部的威廉斯顿安顿下来。 不过,法拉赫的子女们显然适应不了西方的生活,3年前,法拉赫的小女儿、31岁的“末代公主”莱拉患上了沮丧症和失眠症,终于在一天晚上因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亡,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一次事故还是一场自杀。法拉赫回忆道∶“当时我是那么悲伤,正是从那时起,我决定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北京青年报/杨凌 供图/凌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