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生爆炸专题 > 正文

3-11标志新型恐怖袭击开始 9-11效应在欧上演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5日04:15 人民网-江南时报

  本报国际评论小组

  就在人们争相讨论到底是基地还是埃塔制造了马德里血腥爆炸案的时候,纽约时报当地时间3月13日称,西班牙得到了一盘基地录像带,一名男子自称是基地组织在欧洲的军事发言人,在录像带中声称,基地组织对马德里血腥爆炸案负责。一些专家不无忧虑地说,马德里大屠杀的规模和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平民作为袭击目标的方式可能是“9·11”袭击以来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的一种令人惊恐的新趋势。

  选择更多民用袭击目标

  专家说,马德里大屠杀的规模和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平民作为袭击目标的方式可能是“9·11”袭击以来的一种令人惊恐的新趋势。

  尽管全球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来进行“反恐战争”,但是实施爆炸者们还是得手了,通过袭击软目标,造成了巨大的平民死亡。加拿大军事分析家、曾写过一份关于恐怖主义问题的研究报告的蒂姆·邓恩说:“恐怖分子看起来仿佛更加野心勃勃,企图达到他们的目标。他们希望造成更多的破坏,使更多的人受到伤害,并且造成更大的震惊———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迫使各国政府作出反应。”一位专门研究恐怖主义问题的外交官说:“‘9·11’袭击已经开创了大规模屠杀并由此造成巨大震惊的先例。我们一直担心的是,‘3·11’袭击将开始一种新的恐怖袭击。”有一点是清楚的,即最近采取的严厉打击恐怖分子的安全措施,可能已经促使恐怖分子选择更多民用目标,目的就是要造成更多人伤亡。

  而更令人感到担心的是,欧洲情报官员怀疑又一批基地新人在阿尔及尼亚、摩洛哥和其他的北非国家成长起来了。

  对欧洲管制是个巨大考验

  专家指出,马德里爆炸事件对整个欧洲在面临恐怖主义威胁时的治安合作是个考验。

  目前欧洲范围内的反恐斗争一直采取牺牲办法,即各国警官愿意通过相互联系而不是欧盟机构来解决问题。欧洲警察组织是类似合作的重要力量之一,但也只有在各国政府提出请求的情况下它才能进行调查。马德里爆炸事件使得西班牙考虑暂停实施涉及开放边界的申根协定。

  如希腊之类的国家也在考虑在奥运期间加强边界检查。法国总理府11日晚发表声明宣布,从12日起法国安全警戒级别由目前的黄色提高到橙色。此外,同样作为美国在反恐战争上的盟友,日本感到了安全方面的压力。首相小泉表示:“我们必须谨慎。恐怖袭击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出现。”日本防务部门的消息称,东京目前还不打算改变其安全策略。

  9·11连锁反应在欧上演

  发生在马德里的恐怖爆炸案及其幕后元凶至今尚无法确定,至少可以让人产生两点思考:假设爆炸案是巴斯克分裂分子所为,那么这是可怕的,它意味着在西班牙这种社会也能产生毫不犹豫地去害死数百条性命的恐怖分子;假定是“基地”组织所为,那么这是令人恐慌的,这意味着欧洲国家也成了“超级恐怖主义”的打击目标。

  无论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从短期来看,其后果都是一样的:对西班牙表示同情与支持、加大检查的力度、在警察和司法领域展开合作等。从长期来看,其政治后果将会有所不同。如果是巴斯克民族和自由组织(“埃塔”)所为,西班牙将有必要重新审视阿斯纳尔政府的相关政策。

  如果是“基地”组织所为,欧洲国家就应当像“9·11”事件之后的美国那样,有必要重新审视针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所展开的反恐战。3月11日的恐怖爆炸案应被视为“超级恐怖主义”(这是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主任弗朗索瓦·埃斯堡在“9·11”事件后提出的说法)的再度现身。

  爆炸策划者的目的是尽可能造成最大的伤亡,而动机则源于其价值观与西方世界的对立。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就应当看到这样一个事实:2001年秋季之后由美国发起的反恐战争、针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行动、对本·拉丹的追捕以及入侵伊拉克,这一切都未能解除这些狂热分子的武装。他们的队伍壮大了吗?从短期来看,这种可能性被排除。

  “3·11”爆炸案会不会在欧洲产生类似美国9·11事件的效应?如今的情况与2001年的不同之处在于,欧洲人不但从美国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脆弱性,而且他们的对手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恐怖活动的大众化。像美国人一样,欧洲人也最终会承认一场新式的世界大战已经打响,它所针对的不是伊斯兰,而是那种专制的、暴力的原教旨主义。所有的民主国家将面临同一威胁,因而必须集体行动,在军事打击的同时也要开展思想战。

  相关专题: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生爆炸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