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战争改变世界格局(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9日04:25 重庆晨报
  战争也表现为两种文化的冲突。图为战后美军抓获的一名伊拉克可疑袭击者。新华/美联不论对这场战争持什么样看法,人们有一点共识:这场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伊拉克,也改变了美国,在一定程度上还改变了世界。

  后果一美国越来越霸道

  透过这场战争,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的干涉主义、单边主义和黩武主义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影响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差不多都成了美国的附庸。冷战结束后,美国不仅冷战思维不见减弱,而且越来越诉诸于热战手段。从轰炸南斯拉夫到打击塔利班,再到铲除萨达姆,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复杂,可美国凭籍武力这一点却没有变化。

  现在,有影响的大国,有的跟美国一块干,有的作壁上观,有的虽然公开表示不同意美国诉诸武力,但也不会采取什么反对行动,关键时刻还站在美国一边。国际组织不仅没有起到约束作用,相反更像是为美国看家护院的机构。

  可是,美国式的民主最主要的原则就是三权分立或者说是权力之间的制衡和约束。如果把这种民主原则向全世界推广,那美国就不应搞单边主义,置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置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于不顾。所以,就其所作所为而言,美国不过是打着民主的旗号推行萨达姆的独裁主义。后果二欧洲有分歧未分裂

  二战以后,西欧一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然而,在这次对伊拉克战争过程中,德法俄等国对美国的做法提出了异议。于是,便有了拉姆斯菲尔德所谓的“新欧洲”、“旧欧洲”之分,许多人也据此认为欧洲出现了分裂。其实,在最根本点上,德法与美国是一致的,即必须解除伊拉克的武装,销毁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同之处在于德法等国认为和平的外交手段还没有穷尽。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分歧只是在程序上的,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当然,也应看到,欧洲各国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政治独立、经济繁荣、军事强大的大欧洲,在国际舞台上能以自己的声音说话的大欧洲,因而与美国在目标和利益上有程度不同的分歧。但是,分歧不是分裂,欧美之间的“同”大于“异”。

  后果三两种文化冲突长期化

  美国打伊拉克反映了两种“普世”文化的冲突。布什依托的是基督教的普世主义。布什“倒萨”更多的是为美国的中东战略服务,但打的旗号却是反对恐怖主义的“圣战”。萨达姆依托的是伊斯兰教的普世主义。中东阿拉伯人由于部族制长期存在、内部纷争与教派林立,受外族(主要是西方基督教世界及其支持的犹太人)的欺辱,内忧外患,复兴阿拉伯帝国是许多中东穆斯林的梦想。

  美国虽然打败了伊拉克,抓到了萨达姆,可是,伊斯兰教极端主义者针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一直没有停止。伊斯兰教文化中的极端主义与基督教文化中狭隘的文化优越感的冲突,不可能因伊拉克战争的结束而结束,而会长期存在下去。后果四中国要注意西部安全

  伊拉克战争也向中国敲响了警钟:要充分地估计到这场战争各方面的后果,除了及早制定石油安全战略和石油危机的应对措施之外,在其它方面也应有针对性地做好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做好自身防范。第一,中国应当力争在世界舞台上“有所作为”,利用自己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尽可能地遏制美国的单边主义、干涉主义和牍武主义,至少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牵制它们。第二,中国应当注意营造西部的安全环境。美国控制了中东和中亚,从西往东,下一个挤压目标无疑就是中国,在他们眼里,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中国都是它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除了继续利用台湾问题之外,美国还可能利用“东突”这个毒瘤和中国西部民族的特殊构成来制造麻烦牵制中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孔寒冰

  战争改变这些国家

  政权更迭———伊拉克、西班牙

  2003年4月7日,伊拉克巴格达的萨达姆总统府上插上了星条旗,宣告一个政权的颠覆。今年3月8日,由美国指定的伊拉克临管会在巴格达签署了临时宪法。这个临时宪法能否将伊拉克引上民主发展的路还是个谜。

  而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周年即将到来的3月11日,马德里火车爆炸案引发了一场政坛地震:事实证明与“基地”有关的恐怖组织为报复西班牙支持美国而制造惨案,受到愚弄而愤怒的西班牙人把阿斯纳尔政府赶下了台。

  为战争所累———美国、英国

  布什政府一直以来竭力保持伊战在公众中的“正义”地位,但过程并不顺利。在伊拉克迟迟未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英两国深陷“情报门”危机,布莱尔更是被“凯利”事件所累,最终还接受了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质询,令其支持率急剧下滑。而伊战更加显示了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被批评家认为浪费了美国在“9·11”后从世界获得的同情,美国在世界上遭遇的敌意越来越多,因而在世界上的形象大打折扣。这一切都是下届美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

  被伊战震慑———利比亚、伊朗、朝鲜

  有三个国家由于其“核”威胁力而令美国“不安”——利比亚、伊朗、朝鲜。然而伊战后,利比亚首先改变姿态宣布放弃核武器计划,利比亚态度的转变被分析家认为是美“先发制人”战略政策的实施成效。

  再看伊朗,在美国和联合国的施压下,伊朗核查风波几经周折,而最近伊朗终于宣布,恢复联合国武器核查。

  对美国而言,最难啃的“骨头”莫过于朝鲜,虽然朝鲜口口声声说不怕美国威胁,但就在伊战后不到半年的时间,2003年8月,朝鲜同意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本报记者廖爽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