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变化四大关键词解读伊拉克战争改变了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0日11:56 新华网 | |||||||||
一年前的今天,爆发了一场绝大多数人都不愿看到的战争。有学者认为,这是冷战后的一个分水岭。的确,伊拉克战争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和变化是巨大的,而它究竟改变了什么,或者没能改变什么,也许是今天最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变化一:反恐形势更加糟糕
记者: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日前表示,伊拉克战争的效果是“负面的”,国际恐怖主义“现在反比伊战前更猖獗”。您对此怎么看? 朱威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问题研究所所长):实际上,伊拉克战争给了本·拉丹和“基地”组织一个很好的喘息和发展的机会。但本·拉丹已经不是“基地”组织的全部,“基地”组织已经化整为零。因此,以反恐为理由的伊拉克战争并未改变恐怖主义造成的危害,相反,它改变了恐怖主义活动的范围和烈度。 变化二:伊拉克人生活更难 记者:战争结束以来,伊拉克乱局不已,民生凋敝。身受这种外力强加的政权更替,伊拉克人境况究竟如何? 叶水林(中国前驻中东地区外交官):令人痛心的是,伊拉克战争几乎摧垮了这个古老民族的精神支柱。一些伊拉克人告诉我,美国人把萨达姆赶下台已经成为事实,他们只能默认,但希望美国能把伊拉克这个国家重新建设起来,把社会治安搞好,使经济建设走上正轨,伊拉克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事实证明美国对此无能为力,伊拉克反而更乱。城市面貌满目疮痍,老百姓生活资料极度匮乏。除了石油,所有大工程至今未启动,真正关系到民生的水、电供应也未得到解决。部分伊拉克人甚至已经绝望,认为国家彻底完蛋了。 变化三:中东更不信任美国 记者:最近,美国对中东地区抛出了“大中东计划”,但遭到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怀疑。美国和中东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战前有什么不同? 朱威烈: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调整了它的21世纪对外战略———战略重心从亚太转到了中东,战略核心目标既非反恐,也非防扩散,而是改造中东。“大中东计划”在战后浮出水面恰恰证明了美国想将伊拉克作为改造中东地区的模版。但在“路线图”被边缘化的情况下,“大中东计划”回避了中东最核心问题———巴以冲突。可以预计,美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间的这种打压与反打压、控制与反控制、强行改造和自我改革的矛盾和斗争,不仅将全面展开,还将长期延续。 变化四:美国又想起联合国 记者:一年前,美国抛开联合国发动战争。一年后,在重建中遭受了一系列挫折的美英联军临时管理当局向联合国发出了重返伊拉克参与伊政治过渡进程的邀请函。前倨后恭,是否反映了美英当局时下的尴尬? 朱威烈:目前,美国虽然想把联合国请回伊拉克,但它对联合国的参与仍然予以严格限制。当然,联合国很清楚美国只是想利用自己解决其在伊拉克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联合国如果愿意回伊拉克,也是“有条件”的回去。 变化五:美欧关系变了又变 记者:继西班牙表示要从伊拉克撤军之后,同样卷入战争的波兰18日也明确表示在伊拉克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受到美英欺骗。可否认为,战前生变的美欧关系,在战后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朱威烈:确实,因为“3·11”,支持美国开战的“新欧洲”国家受到震动,美欧关系因此又生变数。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目前因为遇到巨大阻力与困难,加上国内大选需要,在单边主义上的表现出现了一些回归,在伊拉克重建、“民主”改造中东等问题上求助于“老欧洲”。但“老欧洲”国家的各种谨慎表态表明,美欧之间在伊拉克问题上产生的分歧不会消解。 变化六:两“布”国内民心向背 记者:伊战一周年,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战争带来的副产品似乎已经让美英民众对带领他们进入战争的领导人失去了信任。 朱威烈:美英民心确实在变。以美国为例,伊拉克战争开打时,民主党内找不到可以和布什较量的总统竞选人选,而现在,克里在美国国内的支持率超过了布什,但原因不在于克里本人,而是在于布什因为这场战争走上了下坡路,从而对克里的崛起起到了反衬作用。 关键词解读 本报记者王珍 一年来围绕伊拉克战争所发生的桩桩件件显得有些纷繁芜杂,常使人有找不到出口的感觉。我们找到了四个关键词,试图对这场战争本身及其“后遗症”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关键词一:核查 伊拉克拥有违禁武器并对美国构成威胁是布什政府对伊开战的最主要理由。但是,颇具讽刺意义的是,一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和质疑有增无减。有关政府是否为发动战争而故意夸大伊拉克威胁甚至使用假情报,在美英都引发了“情报门”风波。与此同时,有关伊战前核查的一些真相也逐渐浮现出来。在伊战一周年之际,核查的必要性再次凸现,但这次不仅仅是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为了冲破谎言编织的迷雾,还原战争的真相。 关键词二:临管会 从政治重建的角度来说,伊拉克在这一年里主要有两大成果:一个临时管理委员会,一部临时宪法。伊拉克临管会由来自伊拉克各政治派别和宗教团体的25名成员组成。但是从民主宪政的角度来说,这个机构“先天不足”:它的成员都是由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的美国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挑选和任命的,最终决定权也掌握在布雷默手里。一个不是由伊拉克人民选举的国家机构的存在意味着所谓“伊人治伊”只能是形式上的。而临管会先天合法性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它所制定并签署的临时宪法的合法性基础,这为临时宪法的实施埋下了隐患。 关键词三:袭击 自去年3月20日到今年2月2日,有8100名至9938名平民死于战争及其后的暴力事件。而自美国总统布什去年5月1日宣布主要战事结束以来,已有275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遇袭身亡,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战争中美军死亡人数。战火虽灭,战争的硝烟却并未散去。伊拉克战争并没有随着萨达姆政权的倒台而结束,它只是变换了形式和直接交战方。在伊拉克,反抗美国占领的武装行动与恐怖袭击互相交织、“遍地开花”。不仅如此,伊拉克战争导致诱发恐怖主义的一些根源性因素更趋复杂化。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恐怖袭击在全球范围内呈蔓延之势。于是,在伊战一周年前夕,我们迎来的不是反恐的捷报,而是西班牙“3·11”的噩耗。 关键词四:“大中东计划” 书面意义上的“大中东计划”还未正式出台,但“大中东计划”基本构架和理念早在战争之前已清晰可见。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改造”中东的第一步,但是在巴以冲突这个核心问题没有解决的前提下,任何计划都将只能是个计划。然而,不得不承认,借助这场战争,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军事力量“顺理成章”地对中东进行了强大的介入,中东局势也因此经历着近50年来最深刻的变化。中东国家看到了自身的脆弱和面临的威胁,也进一步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者:本报记者孙佳华(来源:解放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