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伊拉克乱局背后的中东“石油冷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9日09:00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最近几天来,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创始国的伊拉克局势动荡不安,系世界经济命脉的原油价格也居高不下。在试图挟石油之利重振古巴比伦雄风的萨达姆政权轰然倒下后,拥有世界80%石油储量的欧佩克为何逆风而上?伊拉克的乱局会不会成为一场新的“石油冷战”的导火索?3月31日,可以说是美国占领伊拉克以来遭受打击最惨重的一天。在这一天,4名为美国国防部工作的美国公民遇袭身亡,尸体惨遭蹂躏。美联社记者从当地发回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现场照片,让世人很直觉地联想到1993年“黑鹰”在索马里坠落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后的惨剧。同一天,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在维也纳部长级会议上,经过多个回合的争论,最终决定自4月1日起如期实施欧佩克2月10日阿尔及尔部长级会议确定的减产计划,将石油最高日产量削减100万桶。一些西方媒体把这两条看似不相干的新闻联系在了一起,认为这是自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以中东为主的世界主要产油国一种新的石油政治理念即将出现的标志,其后果很可能形成在中东地缘政治变化后的新“石油陷阱”。

  欧佩克减产理由背后的“理由”来自维也纳方面的消息称:欧佩克最终做出减产决定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理由:一是尽管今年国际原油市场出现了“少见和复杂”的形势,但欧佩克根据往年的“经验”依然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季节性原油需求下降将导致国际市场日原油供应量超出需求400万桶,这一供应过剩的局面需待6月份旅游旺季到来时才能得到改观。原油供应超量必然导致市场油价下跌,这不符合欧佩克一贯主张的“维持全球油价稳定”的原则。二是担心欧佩克成员国继续超限额生产。一般估计,欧佩克成员国目前的实际原油日开采量已经达到2570万桶,比此次减产前该组织正式规定的2450万桶的限额超出120万桶,有的估计甚至显示超产150万至170万桶。为限制成员国超产,欧佩克不得不一再调低生产限额。三是担心美元持续走软影响欧佩克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许多欧佩克成员国的财政预算绝大部分依赖以美元结算的石油收入,而这些国家在进口某些商品时仍要支付欧元等其他货币。随着美元汇率持续下滑,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美元收入大打折扣。四是担心原油市场资金逃逸。欧佩克此次会议发表的公报认为,市场本身并不缺少原油供应,油价过高是投资者炒作原油期货的投机行为所致。欧佩克的这一观点得到一些市场观察家的认同。据市场人士估计,国际原油市场投资者目前掌握着总额约150亿美元的原油期货,这些资金一旦兑现脱逃,将会促使油价狂跌。4月1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认为:来自维也纳的这些理由表面上虽然成立,但是深层原因还是由于产油国对伊拉克战争所造成的中东地缘政治变化的预期。“伊拉克是欧佩克最大的心病!”这是《商业周刊》对欧佩克此次减产真实理由的表述。在此之前,英国伦敦能源研究中心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也认为,作为欧佩克的创始国———伊拉克原油产量的不确定性,以及伊拉克何时能重新恢复加入欧佩克的限制配额行列,将是影响未来石油价格走向的一个关键因素。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的创始国(欧佩克1960年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创立),在海湾战争前的限额是日产原油340万桶。由于海湾战争的制裁和伊拉克战争的毁坏,伊拉克原油产量一直徘徊在日产100万桶左右。根据伦敦能源研究中心公布的数字,到2003年底,伊拉克的日产原油已经恢复到了日产150万桶,预计到2004年底将达到220万桶。同时,伦敦能源研究中心的专家还指出:因为伊拉克的形势不确定性,到2004年底伊拉克的原油产量可能在220万桶上下浮动20%,而这恰恰是欧佩克最终执行减产决定的原因。而英国的《苏格兰人报》更是明确的指出:由于伊拉克战争改变了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欧佩克对伊拉克甚至最近向美、英频频示好的利比亚(最高原油日产曾达到过700万桶)未来是否能真正顶住美、英的压力表示怀疑,所以“先发制人”执行了减产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在欧佩克决定4月1日减产100万桶原油后,很多西方媒体都把这一举动称为“姿态”。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这个“姿态”是欧佩克组成国经过反复争论最终显示出来的,但它一定预示着欧佩克对未来国际原油市场的某种说不出的担忧。

  “新游戏规则”VS“大中东民主”早在今年2月13日,欧佩克部长会议就已经决定自4月1日起将其10个成员国的石油最高日产量削减100万桶。这个消息对做为头号石油消耗国的美国而言,可以说是雪上加霜。3月17日,美国纽约交易所的轻质原油涨到每桶38.18美元,是1990年10月以来的最高收盘价。在这期间,据说美国曾经向欧佩克中的核心、也是世界头号产油国沙特暗示,希望沙特能够推迟减产计划。据4月1日出版的《商业周刊》披露,一位沙特高官对《商业周刊》说:布什和鲍威尔确实向沙特王室暗示过,让王室在欧佩克中尽量说服其他成员国推迟减产计划。然而一贯被看成欧佩克中的“温和派”这次却一反常态,在欧佩克中扮演了减产“强硬派”的角色。《商业周刊》把以沙特为主的产油国的举动称为是要建立一种新的游戏规则。欧佩克在2000年就建立了自动调节油价机制,把22至28美元作为价格带,规定当连续10个交易日油价低于22美元时,自动减产50万桶;当连续10个交易日油价高于28美元时,自动增产50万桶。但这次尽管近几个月油价一直比欧佩克规定的每桶22至28美元价格区间高,但欧佩克仍决定削减产量。这自然让处在大选“关键时刻”的布什政府感到不快(布什的竞选对手克里在此后对布什的能源政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4月1日对欧佩克减产的决定表示“失望”。然而一些观察人士也注意到,与克林顿政府相比,布什政府对欧佩克行为的反应“温柔”了很多。那么是什么让沙特等主要产油国坚持在“高价区”减产与美国对抗呢?《商业周刊》上的一些专家分析,从经济上看,由于世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原油的需求量很大,尽管有俄罗斯等一些非欧佩克国家可以提高产量,但是在欧佩克新一代的领导人眼里,22~28美元的原油价格也不会回落到哪儿去。同时,布什政府与克林顿政府不同的是,布什政府的背景是大的石油公司,原油涨价并不影响这些大石油公司的利益,而克林顿政府更在乎平民的反应。从政治上看,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口实是要在中东建立西方民主的样板,而众多的海湾石油富国仍处在西方民主体制之外,他们为美国这种行为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极端势力对王室的颠覆。因此,他们必须加大石油收入来填补日益高涨的失业率和出生率(中东的失业率为15%,出生增长率3%),以保证更多阿拉伯人的生活稳定而不投向极端势力的怀抱。英国《苏格兰人报》在一篇题为“欧佩克减产使他们重新坐在驾驶席上”的文章中对这次欧佩克减产的的评论是:石油永远和政治密不可分。事实上,去年沙特的石油收入已经达到了800多亿美元,远比1998~2002年多,这其中包括伊拉克战争前后的“石油暴利”。但是沙特与一些海湾石油富国一样,在本国国内都面临着因美国攻打伊拉克而产生的极端势力的挑战。这恐怕是欧佩克冒着让美国不高兴的风险寻求“新游戏规则”的初衷。中东的一位专家指出:美国军队进入地处中东的伊拉克,明面上是为了在中东建立“民主”和“反恐”,而实际上又在悄悄地控制着中东的石油资源,这一举动本身对美国政府而言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中东石油富国把减产提价得到的财富用于帮助美国推进“大中东民主”,那么因石油涨价而痛苦的美国人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来源:青年参考/北斗)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