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南方周末:舍本逐末 反恐大旗日渐沉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9日18:10 国际先驱导报

  “反恐怖主义”令整个世界迷失,轰轰烈烈的口号与行动背后,人们却渐渐淡忘了伊斯兰极端分子仇视美国的起因——中东问题。在美伊战争结束一年之后,600多双已经空空如也的美军军靴,是否让这个烦扰世界50余年的问题变得简单了一点呢?

  □容亮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4月3日,马德里南郊莱加内斯镇一栋居民楼内,突然传出几声巨大的爆炸声。响声与尘埃落定,整幢居民楼外墙被完全剥离。事后证实,是制造“3-11”铁路爆炸事件的几名恐怖分子引爆炸弹拒捕。

  虽然这并不是一场恐怖爆炸,然而恐怖分子不惜自爆的决心,以及不久后在西班牙、法国铁路沿线发现的土炸弹,却使得目前仍在继续的全球反恐更增添了一分沉重。

  “恐怖主义”与“反恐”注定仍是今年国际关系的主题,最近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件无不昭示着这一主题。西班牙“3-11”铁路爆炸事件,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被杀事件以及伊拉克费卢杰发生美国雇员遭枪杀并被虐尸事件,这些都表明,美国自2001年“9-11”事件后树起的国际反恐大旗,如今越来越沉重了。

  美国领导的国际反恐联盟内部裂痕依旧,欧美在对伊动武问题上的分歧,严重影响到欧美在伊拉克重建以及中东和平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争执。而中东阿拉伯各国在反恐问题上纷争依然,3月流产的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说明,阿拉伯国家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团结起来。鲍威尔向世界承认美国对伊战争师出无名,根本无助于缓解美国国内以及在伊拉克遇到的麻烦。中东的动荡与分裂,使该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恐怖主义没有因为两场战争而被消灭,它的反扑似乎不亚于“9-11”。

  欧美争论不休

  欧美一些反恐分析家认为,“3-11”事件应该成为化解分歧并使欧美重新团结起来的契机。欧盟轮值主席爱尔兰总理埃亨说,“恐怖主义是对我们安全、民主和生活方式的威胁”,欧盟“将尽其所能保护欧洲人民不受这一威胁的侵害”。3月25日,欧盟任命荷兰人德-弗里斯为首位欧盟反恐协调员,负责监管协调欧盟各国的外交和内政工作。这是欧盟在马德里爆炸案后所采取的加强反恐防卫的举措之一。欧盟反恐协调员的职能类似于美国“9-11”后成立的国土安全部的部长。由此可见,“3-11”事件确实推动了欧洲各国加大反恐力度。但能否因此促使欧美化解分歧,采取一致立场,现在还难以作出判断。

  欧洲对反恐有不同于美国的理解,伊战一周年之际跨越大西洋的反战示威,虽然声势同样浩大,但内容却有明显的不同。美国人更关注战死伊拉克的美国士兵;而欧洲质疑的则是伊拉克战争本身以及美国在战争背后的“新帝国诉求”。

  一名欧洲官员说:“我们对恐怖主义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从来没有把它称作‘反恐战争’,我们称之为‘反恐斗争’,我们认为两者在定义上有区别。”“马德里事件肯定会导致对反恐行动和合作的进一步重视,但恐怖主义在欧洲并不是一种新现象,因此人们不会突然把它看作是一场‘战争’。”欧洲人在自己的国土上与恐怖主义抗争了几十年,如今依然认定反恐斗争的最好办法是执法合作。他们认为,把反恐斗争说成是“战争”只会使欧洲1500万的穆斯林萌生对立情绪并使铲除恐怖主义根源的努力更为艰难。所以,尽管在反恐方面加强了与美国的合作,但欧盟国家至今并不认同美国对伊战争。尽管欧盟认为反恐问题很急迫,但3月26日闭幕的欧盟首脑会议,仍然确认欧盟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经济的复兴。这同美国的政策认知以及对欧洲的希望显然有不小的差距。

  此外,欧美在中东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这一分歧又因为“亚辛事件”而深化了。欧洲倾向于同情巴勒斯坦,从未公开将“哈马斯”划为恐怖组织。而且,欧洲认为巴以和平协议迟迟无法达成的责任在于沙龙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亚辛遇难后,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大多都对以色列的做法提出谴责,而美国则没有,并一票否决了安理会对以色列的谴责案。这表明国际社会对美以以反恐作掩护推行的中东政策是存有怀疑的,更没有将亚辛与拉丹画等号。显然,欧美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分歧,说到底就是如何看待巴以问题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分量和影响。

  阿拉伯世界的分化与合流

  以色列的导弹成就了亚辛“成为烈士”的夙愿,这是以色列希望的结果。但是,以色列的导弹也使得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高涨,促使伊拉克两个曾经相互敌视的教派慢慢走向团结。

  穆克塔达-萨德尔是什叶派穆斯林激进的领导人之一。萨德尔的父亲曾是一名受人尊敬的什叶派神职人员,于1999年被萨达姆政权杀害。按理说,他对于逊尼派应该怀有较深的敌意。然而,在美伊战争中,萨德尔却与逊尼派中备受尊崇的艾哈迈德-库贝西结盟,共同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他们宣扬教派团结,提出“没有逊尼派,没有什叶派,只有伊斯兰教”的口号。美国早就已经意识到这种结盟带来的后果,所以一开始就将二人排除在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之外。美国最担心是,两派结盟将会使以逊尼派为主的“基地”组织的势力渗入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导致美国失去对伊拉克的控制。

  亚辛遇袭后,哈马斯新领导人阿卜杜尔-阿齐兹-兰提斯称美国总统布什是伊斯兰的敌人。4月2日,萨德尔公开表示愿意与哈马斯及真主党结成同盟。4月4日,很少与美国发生武装冲突的什叶派穆斯林在伊拉克境内进行了大规模有组织的武装抗议活动,从首都巴格达到南部宗教圣地纳杰夫都发生了袭击外国占领军事件。以至于美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鲁戈尔当天即表示,原定今年6月30日向伊拉克移交主权的行动可能被迫延期并需要更多兵力控制当地局势。显然,如果对抗加剧,不能排除出现伊拉克两派全面合作、共同反美的局面。

  相对于伊斯兰激进力量因为反美合流,由于对“反恐”的态度不同而愈加分裂的阿拉伯世界,短期内恐怕很难在相关问题上达成一致。长期以来,伊斯兰世界教派冲突与阿拉伯国家间的利益纷争纠缠在一起,使得阿拉伯国家很难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声音说话。从原定3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的流产就可以看出,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和亚辛之死,并没有在阿拉伯社会引发可以意料的震荡和变化。阿拉伯世界仍然沉浸在自身纷争和与西方大国的利益关系中。只要中东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仍然依靠西方消费市场和石油收入来维持繁荣和统治的政治经济运转模式,依然陷入这样的利益计量中,阿拉伯国家就没有办法在解决中东问题方面赢得主动。

  美国分化阿拉伯社会的棋子

  当前的巴勒斯坦问题已经陷入没有外力介入就不能解决的怪圈。准确地说,这是一个由西方大国制造,最终必须由其“负责”解决的顽症。因而西方有关国家尤其是美欧在解决中东问题时的矛盾和分歧,常常直接影响到问题的解决。依赖西方外来势力的介入基本上是这几十年阿拉伯国家解决相互之间(包括阿以问题)争端的主要方式。美国以反恐简单划线和推行强硬路线无疑加剧了巴以局势的复杂性。

  阿拉伯国家历来把巴勒斯坦收复被占领土,视为民族独立运动,视为整个阿拉伯世界同犹太人的斗争。因而,它们长期支持巴勒斯坦,多数国家至今仍未与以色列建交。另一方面,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孤立地位,使它感到了生存在一个周围充满敌意的邻居中的恐怖,不得不长期奉行依赖外部力量尤其是在美国庇护下生存的战略。

  中东历来是美国的一个重要利益地区。美国不希望有别的力量控制中东,控制那里的石油资源。为此美国曾与英国、法国及苏联展开激烈的角逐。同样,美国也不愿意某个阿拉伯国家主导中东事务。埃及、伊朗和伊拉克曾试图这样做,但都失败了。“9-11”事件使美国的自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由此,美国似乎看到了“基地”组织在中东地区创建一个伊斯兰神权世界的能量。显然,要阻止中东落入极端势力之手,第一步就是先打掉伊拉克的军事存在,接着是将整个阿拉伯世界世俗化,并使之“民主化”。

  把美国目前处理伊拉克各教派的关系,看成是美国处理整个穆斯林社会教派关系的缩影未尝不可。在美国组建的临时管理委员会中,有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等各派别。如果某一派想要获得未来新政府的控制权,首先要得到美国的认可。而政府中弱势的一方,也需要美国的存在抑制强势的一方。由此可见,美国正是通过抑强扶弱,以各派别之间相互牵制的方式来分化伊斯兰世界的。原来有人以为,美国入侵伊拉克将引起整个伊斯兰社会的暴动,推动中东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相反阿拉伯国家还出现了新的分裂。持强硬反美的政府开始软化立场,而亲美的国家则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如伊朗不仅在核问题上步步向西方靠拢,而且还支持伊拉克什叶派与美国合作。伊朗的所作所为又推动沙特阿拉伯配合美国打击“基地”组织。曾经反美最强硬的利比亚也公开宣布加入西方反恐阵营。

  综上所述,以欧美国家为主的国际反恐联盟内部存在的分歧和争论,使今后美国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方面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支持变得更不容易。而阿拉伯国家间的分化和分裂,使得伊斯兰社会温和派与激进派之间相互影响和牵制,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大的作为。巴以问题仍将会长期拖下去,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在短期内也不会有什么突破。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