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共谋发展同受益 日本对华开发援助带来双赢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2日07:56 新华网

  本报记者 王小光

  不久前,记者随日本驻华使馆组织的中日记者考察团赴川、渝等地采访,亲眼目睹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资金在西部开发建设中为双方带来的切实利益。

  向人才培养及环保领域倾斜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日本对华援助包括日元贷款、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三部分,其中日元贷款(即有偿资金援助)为主要形式,约占援助总额的90%。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日元贷款的投向已从沿海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内陆及贫困地区,增大了对环保、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投入比例。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人才培养是重要一环,为改善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弥补其资金的不足,2001年度,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为四川省人才培养项目贷款63.1亿日元,成都理工大学就是该项目受益的8所高校之一。在这所大学校园内,一大片拆迁后的空地已被白墙围起。王迎川副校长介绍说,两年后,一座占地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教学实验楼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建造大楼所需资金一半来自日元贷款,为8.15亿日元,主要用于土建、设备采购和相关人员培训,目前已进入招标准备阶段。可以预见,项目完成后,改善的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学条件,还将给莘莘学子们留下中日友好合作的长久见证。

  山城重庆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工业城市,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近年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已成为重庆可持续发展的掣肘。1997年中日首脑会谈中提出“推进中日环境示范城市构想”后,重庆进入“中日环保示范城市”项目之列,并利用日元贷款77亿元,改造城市烟气排放设施。2003年1月,以缓解大气污染为目标的重庆九龙发电厂排烟脱硫装置工程动工兴建,工程利用日元贷款2350万元人民币购置日本三菱公司的脱硫设备,今年底完工。新装置启用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5万吨以上,占重庆全市排放量的5%。项目负责人介绍,日方对这一领域援助的效益,将在重庆日后的发展中显现出来。

  由中日两国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重庆市轻轨工程,在合作中融入了城市环保的全新理念。这条全长19.15公里的轻轨线,利用了日方贷款271亿日元,引进了日本单轨交通的三大关键技术,2000年底动工,2005年9月正式通车。记者乘工程车沿轻轨前行,绵长的轨道凌空飞架,具有不影响地面采光、不挤占地面道路,可实现沿线绿化、行驶中噪音低、无废气排放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环保线。重庆轨道交通总公司总经理沈晓阳强调,重庆轻轨建设不仅利用了日元贷款,还引进了日本先进技术和新的环保理念,一项工程带来多项收益,为国内其他城市建设同类项目提供了借鉴。

  架起增进理解和友谊的桥梁

  与日元贷款规模相比,日本对华无偿资金与技术援助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但援助项目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四川省广安市协兴镇,中日合作示范林营造项目在这里播下一片新绿,为期一年的“中日友好科技示范林”工程于今年3月完成。这项面积为18.2公顷的造林工程,是日本对华技术合作的结晶。示范林采用中日技术合作凉山彝族自治州造林项目成果,为治理长江上游安宁河流域水土流失积累经验。参与合作的日方专家不辞辛劳,常年奔波于凉山州与广安之间,对当地造林人员进行指导,收集有效的对照林数据。记者接触到的日方专家衣着朴素、待人谦和。他们与中国同行及普通造林工人的合作是愉快的。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日本的无偿援助同样起着搭建友好桥梁的作用。2003年3月,日方为该院无偿提供了价值2.4亿日元的医疗保健设备,其中包括儿童用电子腹腔镜、脑外科手术用显微镜、ICU用血相分析装置等共36种87台件,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医院诊治疑难和重症患儿的水平大大增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儿童病房,只见一台台贴有“日本政府赠送”标签的医疗设备在正常运转,问及患儿家长,回答几乎异口同声:日方援助是两国间友好的象征。

  短短几天采访,记者看到了日本对华经济援助在推动两国民间友好中发挥的特殊作用。正如日本驻华公使渥美千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多年来,以日元贷款为主要形式的日本对华经济援助,使日中双方共同受益。尽管日本国内对此存有不同的声音,但日中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还将继续,因为它不仅有利于两国的经贸发展,还将使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愿望更加深入人心。(来源:人民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