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评论每日一摘:伊拉克是布什的黎巴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15:38 中国日报网站 |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4月14日国外主要媒体的国际时事评论摘要如下: 美国《纽约时报》:撤出加沙是第一步,不是最后一步 今天,以色列总理沙龙将到访华盛顿,向布什总统呈上以色列单方面撤出加沙地带的计划。但沙龙这一所谓“单方面撤出”的计划其实并不是单方面的,作为交换条件,沙龙
英国《每日镜报》:伊拉克是布什的黎巴嫩? 13日,很多德国媒体都以《伊拉克将成为另一个越南吗?》为题发表评论,但《每日镜报》认为,越南战争历时18年,共有5.8万美国士兵阵亡,伊拉克战争的规模是无法与其相比的。伊拉克是美国总统布什的“黎巴嫩”。1982年,以色列部队进军贝鲁特,其目的是驱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但这次行动产生的效果却是相反的:巴解组织重新组织起来,黎巴嫩的真主党也变得更加强大,对以色列敌意进一步加深。最后,以军士气严重受挫,不得不撤军。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质疑在伊拉克的行动:这是一个错误吗?如果仍由萨达姆统治伊拉克是否会更好?答案也许是肯定的。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当抵抗变成起义 伊拉克人的起义已经开始了吗?驻守巴格达的美国官员坚持认为,目前伊拉克还没有爆发大规模起义,萨德尔也不代表多数什叶派穆斯林的观点,费卢杰事件也只是一些暴徒所为,不是逊尼派主流人士的做法……希望这些都是真的。然而,美国声称抵抗者只是萨达姆政权残余和外国势力的说法则站不住脚了。美国和以色列都喜欢说,不是占领的问题,而是恐怖主义。但在多数阿拉伯人看来,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两种占领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阿拉伯人在占领下生活和死亡。然而,当占领真的成为伊拉克面临的主要问题时,美国和它的盟友将不得不面临“约旦河西岸式”的起义,对美国来说这将是一场恶梦。 韩国《朝鲜日报》:执政党应克制极端言行 在距议会选举投票仅剩3天之际,开放国民党议长郑东泳突然辞去了选举对策委员长和比例代表候选人一职,并开始了绝食静坐示威。国民都知道,开放国民党此举为争取更多选票,但这种做法给人的感觉显得有些过分。政党可以通过选举游说批评其他政党,但如果执政党参选者集体举行静坐示威,则意味着他们将其他政党视为恶视力并试图将其打倒,而不是竞争对手。如果执政党因其他政党的支持率上升而举行绝食静坐示威,相当于视为不支持执政党的国民都犯下了错误——如果不支持自己,就是不义。即使不是执政党,作为政党也不应该这样对待国民。因此,执政党应克制极端的言行。 瑞士《巴塞尔日报》:布什在盲目推进 6月30日的主权移交期限越来越近了,美国总统布什现在正在盲目地推进他的计划。实际情况是,他根本没有任何其他选择。他无法现在撤军,因为这对他自己和他的国家都是一次打击。“超级强权”是不能显示出任何软弱的迹象的,因为这将给伊拉克和整个中东地区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日本《读卖新闻》:国际社会一定不能退缩 现在到了国际社会团结一致,改善伊拉克公共秩序,解决绑架问题的时候了。除了3名日本公民,伊拉克还发生了一系列针对外国人的绑架事件,这对参与伊拉克重建工作的国际社会成员势必是一次重大的打击。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随着6月30日主权移交期限的临近,国际社会必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李新) 相关专题:驻伊联军与伊抵抗武装爆发冲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