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09:19 光明网 | |||||||||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德国教育界人士认为,治理犯罪主要靠打击,但最根本的还应当是预防犯罪。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起关键性作用。
德国人遵纪守法习惯的养成与学校教育是分不开的。德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学校在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只要有一个孩子不接受教育,社会将来就会多一个祸根。德国各州的教育法都有关于培养学生守法和讲公德的条款,比如柏林的教育法就把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让学生们了解自己作为国家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柏林施威夏特中学的教学大纲写到,在学校里,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人格教育的内容就包括降低自己的需求以利于社会,培养与社会和谐相处和有责任感的人。该校一位美国籍教师谈到,与美国学生相比,德国学生的思维方式理性得多。同样面对雨过天晴窗外的迷人景色,典型的美国孩子会情不自禁地跑到外面玩上一会,而德国孩子很可能就会想到,我应该先做完作业再出去玩。这位老师认为,爱玩耍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德国的孩子能有如此强烈的意识来约束自己,与他们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德国学校能提供种种机会来倡导社会平等、文化多元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帮助青少年获得道德标准、社会技能和公民的责任感。更具体地说,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 家庭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有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德国家庭、妇女与青年部长施密特女士在一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讨会上如此讲到。德国教育专家的一个共识是,家庭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父母作为孩子第一教师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德国的大部分家长都能自觉履行家教职责,注重言传身教。德国青少年教育专家李斯特撰文说,父亲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母亲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都有助于不断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令孩子把恪守信条、尽心尽责当作一种荣誉。德国人特别注重孩子的文明修养,认为孩子在行为举止上遵守规范,不仅可以促进其养成高尚的品德,更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一项调查表明,家庭环境和谐、家长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得当的家庭,子女犯罪率只有0.1%。 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在德国并不是一关了之。人们认为,如果将判刑的青少年长期关在狱中,一方面会使其脱离社会,另一方面,又会受到“交叉感染”。德国《少年法院法》规定,要对犯罪青少年进行社区矫正工作。如要求青少年犯在一定时限内,由专职人员指导和监督在一定的场所进行社会公益劳动,使青少年犯通过社会服务来补偿其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在社会服务中建立社会责任感,同时树立自尊、自强的人格意识,促使其悔过自新。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复杂,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只有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去做工作,才能有效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本报柏林5月9日电)(来源:光明日报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