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犹如世外桃源,奢侈品大腕瞄准中国富人 (04/05/13 16:28:49)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3日16:28 中国日报网站 |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中国吸引着奢侈品制造商、设计商、销售商等等“商”是有原因的。首先,该行业的资深经理人说,目前他们的销售每年都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许多公司的中国销量增幅都是全球各地最高的;其次,奢侈品行业是目前在中国极少数没有受到本土公司挑战的行业之一,而在世界任何其它地方,这一行业都面临激烈的竞争;第三,中国的富人越来越多,是奢侈品公司生存的土壤。据一些业内人士估计,能买得起他们的商品的中国人大概有1500万,主要是私营企业主、高级经理人和白领阶层。所谓“小资文化”的盛行
回本缓慢成本上升 外国品牌赚钱不易正如没人能阻挡女人的购买欲一样,奢侈品行业进军中国也是势如破竹。唯一令人不安的是它的盈利前景。专家指出,在未来数年中,那些奢侈品商店,特别是刚刚进入中国的商店,将会面临亏损。它们不得不与日渐昂贵的铺租和广告费用作斗争。多年来,外资公司纷纷涌入广州、上海、北京等大都市,推高了这些城市的营销成本。杨晓东说,目前在中国开店的费用与美国或欧洲不相上下。而随着竞争逐渐激烈,在一些“二线城市”如成都等开店又成为当务之急。“对于多数公司来说,回报期将是漫漫长,5年间能回本就很不错了”,一位分析员说。另一方面,大多数公司目前只会空喊“中国人有钱”,但要他们对市场细分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他们却一无所知。比如说,在中国南方,男人喜欢软底鞋,但北方人却不喜欢;北方人喜欢外表花哨的商品,南方人又不喜欢。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较保守。Cartier称,古典的手表链在中国卖得不错,新潮、高档的手表则不一定能卖得好。跨国公司最害怕以下一类顾客:上海一位26岁的模特逛完一间又一间的高级商店,却仍然两手空空。她说:“我经常逛商店,了解最新的时尚,但很少真的买。太贵了!大街上有的是杂牌货。”聪明的商人有些明白了:得傍大款,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像上海模特这类中国的半边天上。大款何在?且看统计数字:在中国销售的奢侈品约有60%是男士用品,消费者多是年轻人。这反映出改革开放使得哪些人最受益,当然也给外国商家指明了方向。不分析顾客者不得食。比如,数年前,Dunhill推出的球衣和pochette(行内术语,指钱包)大受所谓“新贵”的欢迎。这些暴富阶层习惯带着现金满街跑,一半是做生意的需要,一半是炫耀。如今,pochette已经不再流行。Dunhill正仔细地将目标放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商业领袖上。杨晓东说:“市场细分只是刚开始,只需三四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就会太拥挤,外国品牌必须现在就找好自己的位置。”(来源:民营经济报/张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