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恐怖事件不断 俄反恐缘何“反”而不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5日04:21 中国青年报 | |||||||||
韩旭东 武贵丽 9日,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发生恐怖事件,造成车臣总统和车臣国务委员会主席等人死亡,53人受伤。现已查明,它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恐怖爆炸事件。俄军已在车臣地区打击恐怖分子多年,近年车臣地区恐怖分子制造的恐怖事件却不断增加,俄罗斯联邦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俄军反恐面临的“绊脚石”日益凸显。
“盘根错节的紫藤树” 俄罗斯军队虽然与昔日的苏军不可同日而语,但也是一支仅次于美军而居世界军事实力排行榜第二位的军队。但是,俄军却对其联邦境内车臣地区的恐怖武装组织束手无策。车臣恐怖分子制造的恐怖事件日益增多,表明俄军对车臣恐怖分子的打击“苍白无力”。 植物界中的紫藤树,树干细,但根须多,盘根错节于地下,是不易被砍倒的。车臣地区的恐怖分子,虽然人数少,但有国际势力的支持。俄军打击车臣地区的恐怖分子,犹如砍一棵多年的紫藤树。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车臣恐怖组织就从国际反俄势力手中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致使俄在车臣地区的“反恐”首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俄军第二次在车臣地区“反恐”时,车臣地区的恐怖分子又得到了境外中亚地区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的人力支持,有数千人深入车臣地区,与车臣的恐怖分子一起同俄军作战。 西方国家出于偏见,一直不承认车臣地区的反政府武装是恐怖组织,致使车臣地区恐怖分子与俄中央政府对着干的气焰越发嚣张,制造的恐怖事件越来越多。“9·11”事件后,美国为了争得俄罗斯的支持,才不得不承认车臣地区的反政府武装是一个恐怖组织。 由于这次车臣地区恐怖分子制造的事件具有明显的“恐怖性”,西方国家最近开始转变对车臣恐怖分子的态度。西方各媒体的评论文章在语气上已明显转向理解俄罗斯联邦当局对车臣恐怖分子的立场。“恐怖分子”一词在这些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分裂分子”一词。 可见,恐怖主义“反”而不止,这与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分不开。国际社会对“反恐”的认识是相同的,但在界定具体哪个组织是恐怖组织的问题上却有分歧,尤其是某些国家出于私利,对一些“货真价实”的恐怖组织竟“指鹿为马”。这就是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在“反恐”上花了很大力气还不见明显效果的主要原因。 “联而未合” 俄罗斯长期以来饱受车臣地区恐怖主义活动之害,是恐怖主义的“重灾区”。所以,“反恐”已成为俄军的重要职能之一。 俄军在车臣地区进行了两次清剿恐怖分子的行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俄军理论界已将打击恐怖分子的行动作为“特种战役”来研究。俄军各军兵种进行了大量的“反恐”作战训练。俄军可谓是世界上对“反恐”研究最充分、“反恐”经验最丰富的军队。 那么,俄军为什么在车臣恐怖分子面前显得“束手无策”,车臣恐怖分子的恐怖活动为什么“反”而不止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反恐机制存在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个国家在反恐战略上有了“联”,作为反恐主要力量的军队却未“合”。 目前,国际社会对“反恐”基本上有了认同,认为“反恐”是必要的。但因恐怖组织基本都具有国际性,某个国家内部存在的恐怖组织,不可能单靠这个国家的力量去剿灭,如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英国的“爱尔兰共和军”和土耳其亚美尼亚人的“秘密军”等。纵然这些组织所在的国家花了很大力气来“反恐”,这些恐怖组织仍是“反”而不绝。俄罗斯车臣地区的恐怖组织也由此获得“益处”。因有关国家对车臣地区的恐怖组织采取了支持或默认的态度,军事上不能与俄军“合”而击之,就使车臣恐怖分子“钻了空子”,获得了生存的空间。 “未完全进入角色” “反恐”已由俄政府正式列为俄军的重要任务之一,反恐作战已成为俄军的一种作战样式。但是,这种作战对俄军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俄军曾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俄军在刚开始围剿车臣恐怖分子时使用大兵团,曾遭受重大伤亡。 恐怖事件本是一种刑事案件,本应由地方公安机关解决。由于恐怖分子增多,恐怖组织扩大,逐渐成为一个国际犯罪集团,已不是公安部门所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纷纷将打击恐怖分子列为军队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是,军队还不能完全进入“角色”。俄军纵然有多次打击恐怖组织的经验,但还不能熟练担任“反恐”角色,如反恐部队人员的编制、体制、作战装备、作战方式方法等还不能适应反恐的要求。这是俄军在车臣“反恐”中不断失利的重要原因。 相关专题:车臣体育场发生爆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