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形象跌至低点布什尚能控制局面 观美军虐俘丑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10:40 新华网

  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绪上升 美国形象跌到了最低点本报驻美国、法国、埃及、约旦记者联合报道

  虽然美国政府高官反复谴责和道歉,但虐俘事件还是像滚雪球一般越闹越大,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持续关注。

免费开店钞票等你赚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命运我把握好运不错过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为此,我们特邀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刘爱成、驻美国特约记者许捷、驻法国特派记者王芳、驻埃及特派记者徐平、驻约旦特约记者万铤就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事态发展有没有失控?

  刘爱成:这件事在美国确实越闹越大,自5月初以来,主流报纸每天的头版头条都是这个,电视新闻和专访也做个不停。美国百姓都在问:“怎么会这样?”由于人们不停议论,媒体又不断刊登新的照片和内幕,再加上调查不断有所进展,媒体、老百姓和议员都进行谴责,白宫自然就紧张起来。目前,布什的支持率正在下跌,过去反对伊拉克战争的人更不喜欢他,就连曾经支持伊拉克战争的人现在也认为“这场战争怎么搞得乱七八糟?”

  这件事打乱了布什的许多计划,尤其是他的竞选活动。事态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布什也不清楚。因为白宫和国会山都说了:“更可怕的(照片)还在后头。”虽然官方不会公布他们手上的照片,但似乎很难控制流入社会的照片,尤其是他们不知道媒体到底掌握了多少。对此,白宫已经做了更坏的打算。从目前来看,局面还没有失控,因为国会也不希望事情闹大,进一步影响美国的声誉。

  许捷:虐俘事件闹到今天这种地步,估计是布什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原来他认为只要在阿拉伯电视台露个面就可以万事大吉,甚至连正式道歉也觉得丢人现眼。后来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他才开始认对待。

  对于争取连任的布什来说,虐俘事件无疑是一道坎:如果顺利迈过去,他在白宫再干四年的希望很大;一旦事情失控,拉姆斯菲尔德肯定要下台,布什的连任之路也将更为艰险。不过,就目前情况而言,虐俘事件仍在布什的掌控中。尽管他的民意支持率暂时下滑,尽管美国民众对他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再度表示怀疑,但他的处境仍要比当初面临弹劾的克林顿好得多。美国人质被伊拉克武装分子砍头的录像在客观上也帮了布什一个大忙。据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美军虐俘事件的愧疚已经淡化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对伊拉克武装分子的仇视。从布什处理这次危机的能力看,除了他起初拒绝道歉有点失策外,其他公关手段都运用得极为老练,丝毫没有以往的傲慢和狂妄。应该说,这也是虐俘事件至今没有点燃阿拉伯人火药桶的主要原因。

  刘爱成:主要是媒体在推动。如果媒体不炒作,事情不会如此严重。另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正在进行竞选,有政治因素作怪;二是军方文职人员与职业军人之间、军方与情报部门之间矛盾重重。有了矛盾就容易暴露问题,事情就越搞越大。此前美国不断出现揭露伊战内幕的书,这说明有人希望通过媒体搞点事出来。当然,这还有反战方面的因素,反战人士不愿意看到伊拉克局势越来越糟。

  许捷:从表面上看,正是因为美国媒体率先披露了虐俘事件,才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实际上,虐俘事件愈演愈烈,与美国的国内政治息息相关。虐俘事件曝光以来,欧洲和中东都比较冷静,只有美国人自己大肆炒作。如果说这是因为美国特别关注伊拉克的人权状况,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惟一合理的解释是,有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在利用虐俘事件借题发挥。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如果一切风平浪静,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再碰上好运气活捉本·拉登,那么布什肯定不用收拾白宫的行李。虐俘事件可以说是民主党千载难逢的良机。谁都看得出在要求拉姆斯菲尔德辞职的声浪背后,是民主党在积极活动。布什对这一点相当明白,所以他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力挺拉姆斯菲尔德。否则,被共和党人视为头号政绩的反恐战争就会变成头号笑柄。

  不过,布什政府也不会任由媒体和民主党无限发挥。替罪羊也好,幕后元凶也好,布什政府肯定会把一批人绳之以法,一来让阿拉伯世界得到其伸张正义的印象,二来也可以让幸灾乐祸的民主党人无话可说。

  为何欧洲和中东声音不大?

  万铤:应该说,阿拉伯世界对虐俘事件还是很震惊的,尤其是媒体和民间反应激烈,很多阿拉伯国家都爆发了反美集会游行。但从官方角度看,阿拉伯各国政府并没有太强烈的反应。本周早些时候,在开罗召开的阿盟外长会议上,经过激烈讨论,会议才勉强通过由伊拉克外长兹巴里提出的一项决议,以“联合声明”的形式谴责虐俘事件。这份措辞并不严厉的声明代表了不少阿拉伯国家的官方态度。截至目前,对此事批评最激烈的就是刚刚遭受美国经济制裁的叙利亚。

  阿拉伯国家的官方态度符合他们一贯“对巴以问题反应激烈迅速,对伊拉克问题反应平缓”的规律。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伊拉克问题是美国直接参与的,任何对这个问题过激的反应都是直接针对美国,不像巴以问题是针对以色列,因此多数阿拉伯国家不愿在伊拉克问题上过于激进。二是目前伊拉克没有合法政府,临管会完全是美国一手扶植的“傀儡”政权,与美国官方的立场基本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国家的反应也不可能超过伊拉克。

  王芳:此事披露出来后,欧洲舆论也感到震惊和担忧。但随后相继有历史学家和国际问题专家指出,这种虐待和侮辱战俘的做法其实并非始于今日,早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就发生过,更远的还可追溯到19世纪的法国殖民时代,在当前的反恐斗争中,这种做法在欧美也非个例。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就有法国军人让俘虏赤条条地站在泥水中接受拷问,还有的用电击等方式虐待他们。受害者一般都保持沉默,只不过这一次被美国媒体捅出来而已。

  欧洲各国政府纷纷谴责美军虐待战俘的行为,但总的来说,态度比较冷静。因为舆论战如果一步步升级,对整个国际政治气氛都不好。法国总统希拉克最近在会见英国首相布莱尔时,只是告诫“羞辱只会带来攻击性的反应,尊重才是世界发展与和平的关键”。法方还乘机向美国提出“帮助其走出伊拉克泥潭”的建议。对于普通欧洲人来说,更多的是恶心,而不是愤怒。一些媒体也是持“隔岸观火”的态度。

  这件事有哪些影响?

  王芳:欧美人可能永远也忘不了这场虐俘丑闻的“视觉效果”了。这件事已经演变成一个国家事件,它的曝光打破了“向外输出民主国家”的谎言。如果一年前女兵林奇象征萨达姆被推翻后那段日子美国的乐观主义,虐俘女兵英格兰便成为美国对伊拉克已失去控制的不祥之兆。伊拉克局势越来越令人忧心忡忡。现在已不再是美军何时撤出伊拉克的问题,而是美国是否正在输掉战争,而且是输掉整个中东地区的问题。

  在这件事中,恐怖分子是最大的获利者。5月13日的法国《世界报》评论说,如果美国不惩治军方领导人,就会有更多阿拉伯人认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基地”等恐怖势力便会从中渔利。这次他们砍下美国人质的头,理由就是要报复美军的虐俘行为。

  许捷:这次虐俘事件使美国民众对于战争的厌恶程度直线上升,对美国大兵的正义形象也开始产生怀疑。从长远看,美军的士气肯定会受到重挫,全球对美国驻军的接受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徐平:由于巴以问题半个多世纪得不到解决等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在阿拉伯人心目中的形象本来就不好,这件事发生后,美国在中东的形象可以说是跌到了一个最低点。这对于美国继续推动其中东政策,呼吁伊斯兰世界进行改革、推行民主和要求重开“路线图”计划等,显然是雪上加霜。可以肯定,驻伊美军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危险。另外,虐俘丑闻曝光后,不但美国政府的信誉受到严重的打击,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恢复,国际人权事业也遭受池鱼之殃。

  万铤:这件事对阿拉伯人的价值观和思维体系也有影响。此前,不少阿拉伯人对美国又爱又恨,既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又向往美国式的民主和生活方式,很多阿拉伯民主人士都把美国作为本国民主改革的样板。但虐俘事件打碎了阿拉伯人对美式民主和自由的美好梦想,美军的行为也深深刺痛了阿拉伯人的自尊心,使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不断上升,这会在未来美国处理阿拉伯、伊斯兰问题时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刘爱成:从长远来看,美国可能会更加重视战俘问题,同时会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因为很多人对这些年轻人的做法感到惊讶。当然,这是美国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许多年轻人无聊、颓废、变态,这些问题尽管无法解决,但会引起更多注意。《环球时报》(2004年05月14日第二版)(来源:环球时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台湾“大选”验票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西安宝马假彩票案
广州假酒中毒事件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汤尤杯中国捧回双冠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