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机而动 屡有斩获——析世界经济论坛会期选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16:32 新华网 | |||||||||
“世界经济论坛约旦会议”结束了,但有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3日晚,我在“世界经济论坛欧洲经济峰会”结束后从华沙飞回上海,13日晚又赶往死海,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约旦会议”。两个会期为何如此之近? 原来,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论坛,“世界经济论坛”除每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年会外,一年中还要在全球寻找若干具有世界意义和影响的时间地点,举行“世界经济论坛”会
比如,1982年,“世界经济论坛”举办了17国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促进了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的发起;1987年,德国外交部长敦促年会的参加者“给戈尔巴乔夫一次机会”,标志冷战发生转折;1989年,在达沃斯年会上,民主德国总理和联邦德国总理举行会晤并讨论了德国统一问题;1992年,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与曼德拉在达沃斯会面,这是他们在南非以外第一次一起露面,是南非政治转型的里程碑。 由于要紧密联系世界重大事件或话题,有时就会出现会议会期特别近的现象,像这次“世界经济论坛暨欧洲经济峰会”就是在欧盟扩容前夜召开的。接下来正好是阿盟峰会、八国峰会和美国还权伊拉克,因此安排了“约旦会议”。 另外,在全球油价创新高的情况下,不可避免要讨论油价问题的“约旦会议”还有一个背景,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和石油消费国将连续召开有关的会议和论坛。联想到去年,“世界经济论坛”第一次在北京召开“中国经济峰会”,肯定与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无关系。 “世界经济论坛”会议总是选择适当时机和地点,因此往往会有较大收获。 特派记者刘亮(本报约旦死海5月18日电)(来源:新民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