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组成的虚拟社会——探访墨西哥“儿童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30日09:58 中国日报网站 |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请到检票口办理登机手续,美洲航空公司的飞机就要起飞了!”站在墨西哥城圣塔菲新区的“儿童城”入口处,记者一下子感受到了这个专为儿童们设计的虚拟城市别出心裁的设计。“儿童城”入口被设计成机场入口的样子,进入之前要由“航空公司小姐”检票。 墨西哥的“儿童城”是一个由儿童组成的虚拟社会,内设“医院”、“商店”和“消
“儿童城”管理办公室的阿烈杭德拉小姐一边带着记者在入口处办理“安检手续”,一边介绍说,机场通常是孩子们抵达一个现代化城市时首先要面对的公共设施,而把“儿童城”的入口设计成机场的形式是为了让孩子们对此有更深刻的社会体验。 进入“儿童城”,“汇丰银行”的标志赫然在目。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把从入口处得到的一张“面值”两千比索的“支票”兑换成不同币值的“钞票”。正在“银行”值班的米娅小姐(辅导老师)说,这是孩子们的“创业基金”。有的孩子很勤劳,离开的时候不仅没花“创业基金”,还挣了很多“钱”,但有的孩子却把“创业基金”花得一干二净。 一辆救护车从身边驶过,顺着阿烈杭德拉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座白色的两层楼建筑,上面写着“医院急诊”,一群身着白大褂的“小医生”和“小护士”正在忙碌。阿烈杭德拉介绍说,有的孩子扮演病人,有的扮演医生,“儿童城”专门邀请了医学院的志愿者对孩子们进行指导,让他们知道医院是如何运作的。表现出色的“小医生”还可以得到“市政厅”颁发的“奖章”。 “现在播报新闻。2004年儿童城城市小姐评选活动已经正式展开,请市民们关注本次比赛……”在“儿童城广播电台”的播音室,一群十几岁的孩子正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整理稿件,有的调试机器。一个黄头发的小女孩正在播音,旁边的机器上赫然亮着“直播中”的标志灯。阿烈杭德拉介绍说,这个“电台”的“小记者”们不仅采访“儿童城”的新闻,而且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趣事做成节目播给大家听。 记者发现,“电台”边上的一栋二层小楼被粉刷得“斑驳陆离”。阿烈杭德拉笑着说,这是专门为那些梦想当建筑师的小朋友设计的,他们可以用涂料把小楼粉刷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过他们通常都是虎头蛇尾,每次“市容评比”,这里总是最差。 一路参观下去,如同置身一个真实的社会:“报社”、“发电厂”、“糕点店”、“汽车修理厂”……凡是与个人生活相关的公共设施在这里应有尽有,不同的只是在其中“工作”的都是5至13岁的孩子。 “既然是社会,就会有负面的东西,这也是孩子们长大后需要面对的,你们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呢?”记者问道。 “你是指犯罪和治安吧。‘儿童城’里有些男孩非常淘气,我们专门设立了模拟法庭和监狱,法律老师充当法官,‘儿童城’的成员自己组成‘陪审团’,对所谓的捣乱分子进行‘审判’。如果大家觉得他‘有罪’,就会象征性地把他送进用橡皮栅栏围起来的‘监狱’里,并且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明辨是非,树立社会正义感,”阿烈杭德拉说。 一位家长对记者说,“儿童城”的设计非常符合儿童心理,孩子们通过在这里扮演不同角色,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可以获得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对他们日后的成长会很有帮助。 临别前,“儿童城”“市长”桑特拉女士的话发人深省:“城市在飞速发展,孩子们的空间却被不断压缩,这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普遍。孩子们需要的不只是食品、衣物和玩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准备。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类似‘儿童城’的空间来满足这种心理需求,适应社会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