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爱国无须血缘浓 记印尼华裔企业家熊德龙先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2日11:58 新华网

  新华网雅加达6月12日电(记者翟景升)熊德龙先生不仅在印度尼西亚华人社团和企业界是位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在中国的部分省市也是大名鼎鼎的投资者和慈善家。这位蓄着美须的印尼华裔企业家,光从外观上看并不具有华人黄皮肤、黑头发的特征,但他那一口清晰纯正的华语、爱印尼和爱中华的坦诚襟怀、待人掩饰不住的热忱,不能不使人发出爱国何须血缘浓的由衷感慨!

全新点点通免费发短信 夏日特卖 全场1折
2004车展大饱眼福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熊德龙先生是新华社的老朋友,多年来已同雅加达分社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多次来分社问寒问暖,如同挚友一般商谈增进双边合作事宜,并坦诚地谈起自己的身世,畅谈自己爱印尼、爱中国的情愫。

  正如熊德龙先生对笔者所言,他并无中国血缘,但拥有一颗真正的中国心。现早已进入不惑之年的熊德龙是一名混血孤儿。1947年,他刚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是善良的印尼华侨熊如淡和黄凤娇夫妇收养了他,并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成人。他在华人的家庭中成长,不仅获得了人间的温暖和关爱,从小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培养,特别是中国客家人吃苦耐劳精神的灌输。熊如淡夫妇为他起的中国名字也带有对未来深厚的期望:盼望他成为龙的传人。

  没有丝毫中国血统、却充满了中国情怀的这个小男孩,没有辜负中国养父母的期望,在人生沧桑岁月的坎坷中,划出了自己成功的轨迹。由于养父母家境不甚富裕,加上当时印尼出现排华浪潮,熊德龙从17岁就在一家亲友开的海绵厂打工。两年后,他在养父母和亲友的关心支持下,自己也开设一家小海绵厂,当上了小老板。

  熊德龙本着“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宽容心态,并把中国“和为贵”的古训哲理用于自己的企业发展,不断地拓新,由小到大,从小小海绵厂逐步发展到了钢铁、纺织、服装、烟草加工、酒店、银行和房地产等行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了下一代得到更好的教育,熊家移民美国西南部的洛杉矶。此后,他以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团结当地华人社团,团结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积极开展热爱中华活动,从1995年到1997年连续3年举办中国国庆活动、庆祝香港和澳门回归活动,并组织动员数万人参加升国旗典礼,同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春节联欢晚会,逐渐成为美国洛杉矶地区的知名侨领。

  熊德龙先生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头脑,更有战略发展的视野。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当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他就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大陆。他经常说,不要问社会能为你做什么,而要自问你能为社会贡献什么。他常常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地自勉鞭策。

  熊德龙深知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自己上学受教育的机会有限,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投资进行弥补。近二十年来,他倾其所能,不断地向大陆内地进行投资,先后创办嘉应大学、梅州纪念大桥、梅州华侨博物馆、梅县人民医院、熊德龙大桥、贵州毕节啤酒厂、云南大学德龙科学馆、电子计算机大楼、昭通市德龙职业学校、贵州工业学校、长春市少年宫、长春市德龙口腔医院、四平市图书馆、湖南省希望小学等等,可以说遍布中国各地。

  近些年来,他又马不停蹄地奔走于雅加达、北京、上海和广州之间,足迹也包括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由于他对内地经济建设的贡献和远见卓识,熊先生已经先后被云南、广东和贵州等八个省政府聘请为经济顾问,并获得22个城市授予的荣誉市民称号,受到了广泛的尊敬。

  熊德龙不仅是位企业家,也是位慈善家,把台海两岸同胞视如手足。当云南发生大地震时,他慷慨捐助200万港元;当台湾发生“9·21”地震时,他又从美国发起救助活动,自己也捐助5万美元。直到最近,他还向印尼慈济基金会捐献50万美元,用于救助印尼的弱势群体。

  在推动企业拓展、积极向海外推介中国知名产品的同时,熊德龙先生也不失时机地进军海外华文媒体,以推动华文教育和弘扬中华文化。1993年,他斥巨资收购了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该报创刊于1981年,总部设在洛杉矶,并在美国和北美地区华人居住较为集中的各大城市设有发行网络。目前,该报已成为介绍和了解中国建设成就和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为了扩大《国际日报》的影响,熊德龙先生于2001年元旦在雅加达开始出版发行印尼版的华文《国际日报》。充满智慧和管理经验的熊先生,为长远发展先后采取了几个重大的举措:先是承印和发行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和香港《文汇报》,后又增加了中国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增加了读者所能获得的信息量,使读者及时了解到了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新闻。这不仅提高了《国际日报》地位,也扩大了中国报纸的社会效益,是一举两得。紧接着,他又与印尼最大的平面媒体集团《爪哇邮报》联手,把每天的《国际日报》连同《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和《中国日报》的发行,一下子从首都雅加达遍及到印尼全国22个省的83个城镇,使该报上了一个新台阶,奠定了全国第一华文大报的地位。

  今年5月,印尼华文读者惊喜地发现,在每天投递的《国际日报》中,冒出了一份新产品——《首都周报》。这是一份小开版的华文画报式的彩印周报杂志,每期30多个版面,既有国际热点、环球趣闻、国内动态、工商经济等专门版面,也有华社精英、华社动态、影视焦点、文艺园地、杰出妇女、七彩世界、美食化妆、缤纷时装和椰风蕉雨等五彩缤纷的生活版面,突现了生活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最近,由《国际日报》和印尼文《爪哇邮报》等联合组建的国际媒体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报业界合作进入新阶段。报业合作集团在推出《首都周报》华文版的同时,还准备同新加坡《联合早报》合作推出《印尼日报》英文版,进行联合发行。这一系列联手措施,使得《国际日报》不断做大做强,不仅有助于印尼华人了解最新的世界资讯,也可帮助印尼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让世界了解印尼,同时增进了印尼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了这两个亚洲国家的全方位合作,谋求共同繁荣。

  《国际日报》的影响与日俱增,也促进了与中国内地媒体的合作。截止目前,中国已经有21个省市在该报出定期或不定期的专刊,比如推介侨乡潮州、泉州、梅州和厦门的专刊和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等省自我介绍的专门版面。这些专刊和专门版面拓宽了读者视野,及时地向印尼华人和外界打开了吸引投资的大门,敞开了长期密切合作的胸怀。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