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二战催生的军事技术促进了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08:15 解放军报

  李伟 王国全

  涡轮喷气技术大出风头

  提到二战科技,就不得不提到喷气式战斗机的登场。

全新点点通免费发短信 夏日特卖 全场1折
2004车展大饱眼福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二战后期,美军B-19战略轰炸机飞行在德国上空进行轰炸。起初,美空军倚仗B-19自卫火力强大,根本不派战斗机护航。但是没过多久,美国飞行员就发现他们遭遇了一种新式战斗机的威胁。这就是德国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

  Me-262作为战斗机和拦截机表现优异,在对盟军轰炸机的拦截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Me-262的强大主要在于它装备了全新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这对战斗机而言意义重大。二战以前,飞机都是采用活塞发动机与螺旋桨的组合,飞行速度为600~700多公里/小时。但跨音速流场使得螺旋桨的效率急剧下降,推力不增反减。同时随着飞行高度提高,大气稀薄,活塞式发动机的功率也会减小。喷气发动机则不同。它通过吸入大量的空气,燃烧后高速喷出,从而对发动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1930年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获得了燃气涡轮发动机专利,这是第一个具有实用性的喷气发动机设计。世界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是由德国于1939年首先研制出的。而Me-262战斗机最早得到了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1942年7月18日Me-262首次试飞,其850公里/小时的速度令当时所有的活塞式战斗机望尘莫及。涡轮喷气发动机不仅加速快、设计也简便,但耗油量也不小。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涡轮风扇式发动机研制成功,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应用范围才越来越小。

  尽管如此,涡轮喷气发动机也还有特定的用途。一些国家为使飞机能够冲出大气层,将各种发动机技术进行综合利用。它们设计出这样一种飞机:起飞时可以用普通涡轮喷气式发动机,随着飞行速度的加快,再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加速到马赫数6,直至升到2.3万米的高空,然后再换成超音速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加速到马赫数12,使飞机升高到5万米的高空。当飞机飞到空气稀薄的更大高度时,再启用能高速运转的火箭发动机,让飞机飞出大气层。

  精确制导技术横空出世

  精确制导技术在今天的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最早的制导技术要追溯到二战间德国研制出的第一枚无线电制导滑翔炸弹。当时德国还研制成功了HS-293和辅里兹-X(SD-140OX)两种炸弹。它们可由高空战略轰炸机投送,发现目标后自动锁定并随其进行战术机动,直至命中目标。盟军形象地把它们叫作“影子炸弹”。这种新型炸弹就是现代巡航导弹的雏形。

  然而,真正把精确制导技术推向前台并在战争中发挥出巨大威力的当数德国研制出的V-1、V-2制导导弹。

  1944年6月14日凌晨2点,凄厉的空袭警报把人们从梦乡中惊醒。几道亮线滑向伦敦南部潘斯德·首什地区,数十秒钟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人们以为德国的飞机被击落了,但爆炸现场只看到弹坑和烧焦的碎片。同年9月8日,德军又从荷兰海牙郊外的秘密阵地向伦敦发射了同样的武器。这就是德军引以为豪的V-l导弹。

  V-1导弹实际是一种采用惯性制导的巡航导弹。飞行时,它的制导系统自动将飞行数据与导弹内事先设定好的目标坐标参数进行比较,以控制导弹的飞行。由于采用了脉冲式喷气发动机,V-1总是发出很响的低颤音,因此被盟军称为“嗡嗡弹”。在二战最后一年,德军向英格兰南部和比利时发射了大约一万枚V-1导弹,炸死人员5500多名,摧毁建筑物2.3万余座。1944年9月,威力较大的V-2弹道导弹也投入了战争。V-2集惯性制导和无线电制导于一身。德军发射它时,先打出一束电波,让V-2利用无线电制导沿着电波飞行。到了一定距离,它再依靠惯性制导击向目标。

  不过V-1、V-2导弹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它们屡屡炸偏、炸错,杀伤力也不够大。尽管如此,并不成熟的精确制导技术引发了武器制导技术的革命。与主要依靠瞄准来打击目标的炮弹相比,精确制导武器更加“聪明”。如今的精确制导技术已得到长足进展,出现了遥控制导、寻的制导等五花八门的制导方式,武器的命中精度和作战性能都大大提高了,战争的样式和面貌也由此得到了深刻改变。

  核技术惊世骇俗

  1945年8月,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令不少人感到触目惊心。这就是核技术送给人类的第一份“礼物”,不是能源,而是恐怖的原子弹。

  今天我们会觉得原子弹的原理并不神秘。它就是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进行裂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武器。但在二战间,德国和英、美围绕原子弹着实展开了一场较量。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和弗里茨用中子轰击重元素铀,成功证明了从原子裂变中可得到能量。为此,德国迅速建造了4座核反应堆,并大量生产重水作为使天然铀链式反应速度减慢的减速剂。但由于盟军对德国原子弹研制机构和重水工厂的轰炸,希特勒没能如愿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相比之下,从1939年发现核裂变到1945年制成原子弹,美国只花了6年时间。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的两颗原子弹宣告了一个新时代──核武器时代的到来。这两颗原子弹实际上是两枚核航弹,当量均为两万吨左右。它们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恐怖的杀伤力,而且还在于核物质产生的强大辐射。广岛、长崎许多看似没有外伤的人,血液中的白血球几乎不再存在。他们的骨胳逐渐坏死,咽喉、肠胃的黏膜发炎,在战后的日子里缓慢地死去。据战后统计,直接和间接死于这两次核爆炸的超过40万人。

  到现在,美、俄等国装备的核武器威力及毁伤能力远远超过了当年那两颗原子弹。在超级大国的核武库中,不仅有核裂变造成的原子弹,还有核聚变造成的氢弹和中子弹。与二战时期相比,如今的核技术使核武器呈现出量少质高的状况,其精度高、体积小、安全可靠。具有特殊功能的核武器以及“干净”的第3代、第4代核武器还在不断发展中。核技术也在民用方面造福着人类。运用核能发电既经济又安全。它甚至占到了法国总发电量的70%以上。美国还在计划研制一种核能飞船,让它以快于普通太空船3倍的速度飞往距离地球遥远的宇宙空间。

  电子技术铸造辉煌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就开始运用施放无线电干扰的方式进行电子战了。然而真正揭开航空电子战序幕的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的一次轰炸。当时,德军依靠电波引导,在夜间对英国纵深地带———考文垂市进行了准确的轰炸。从此,雷达对抗、通信对抗、光电对抗以及水声对抗等电子战手段开始广为运用。

  1944年6月,英、美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电子战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以电子欺骗为主角的军事欺骗行动。当时盟军在敌特机关周围建立了假的无线电网,而且以电子信号为主成立了一个虚假的美国第1集团军群司令部。巴顿中将“荣幸”地充当了这个有名无实的集团军群司令。那些投放到英格兰为德国效力的间谍就这样用无线电等谍报工具把很多假情报发回了柏林。盟军一个营级单位还用无线电虚设了一个号称有35万人的“第4集团军”。

  这种以电子手段进行的疑兵之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现代战争中的电子技术相对于诺曼底登陆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海湾战争中,电子战以全新姿态登上战争舞台,使人耳目一新。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的情况看,以改进或发展了的电子战技术为基础形成的高技术,如新型反辐射技术和电磁微波技术等也已逐步登上战争舞台。

  除此之外,军事海洋、军事通信、隐形等技术也随着二战的进程得到了不断发展。这些受到战争推动的军事科技反过来把今天的战争推向了越来越高的层次。(中国国防报2004年06月15日第3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