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高考何以成“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8日00:41 大连日报

  今年高考期间,教育部领导向社会呼吁高考应冷静,不能办成“高考节”。然而每年遇到高考,交通实行管制、公交为考生挪站、考生迟到警车相送,甚至飞机也为高考改线等形形色色的特殊政策,在各地已成“一景”。据民意调查显示,对于这种“举社会之力”“应考”的现象,绝大多数群众表示支持,而明确表示不支持给高考以特殊政策的仅占4%。

  高考热而成“节”,让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科学文化知识在人们心目中占
全新点点通免费发短信 夏日特卖 全场1折
2004车展大饱眼福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据了很高的位置,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上普遍出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相比堪称可喜;忧的是高考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考大学仿佛成为孩子成才的唯一渠道,高考得中全家欢喜,高考失败仿佛“世界末日”,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不过,为高考“降温”却并非哪一级领导出来呼吁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其实,无论是今日高考成“节”,还是昔日“读书无用”,都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资料显示,在“读书无用论”泛滥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一个本科毕业生工作年收入仅比同时参加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多200元,以工作40年为限,直到退休为止累计比高中毕业生多挣8000元。同时,读大学期间少工作的4年则少收入1.2万元,因此,上大学“亏损”自然形成了“读书无用论”。如今,经笔者在大连开发区调查,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收入,几乎达到了主要从事企业一线简单操作工作的初高中毕业生的两倍,比主要担任技术工作的技校、职业中专毕业生高30%以上。如此的“经济杠杆”,使人们自然对高考“趋之若鹜”,并形成了更加令人担忧的社会价值取向,那就是以考大学作为唯一“成才标准”。与此同时,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出现断层,社会需求与人们的普遍心理预期出现错位,人力资源出现结构性矛盾。近两年出现的“待业大学毕业生”现象,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如何解决高考成“节”?笔者以为,一靠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当高等教育资源不再稀缺,绝大部分有读大学愿望的孩子都可以读上大学的时候,高考热自然降温。据悉,台湾上世纪中期读大学也曾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后来大学多了招生出现不足,考大学自然不“热”了。二靠拓宽成才渠道,形成新的社会价值观。如通过市场机制和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让高水平的技术蓝领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提高到一个更加合理的水平,打破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成功的价值取向,如此一来,“高考节”自会销声匿迹。?ā?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