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人在海外到底安全吗?专家试绘海外安全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08:41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近期,各种有关中国公民海外涉险的消息备受关注。一些媒体称:中国公民在海外不再安全了。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人,人最需要的是和平。我们正在做的就是通过对话解决难题,维护和平,使人民能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共同创造和享有更美好的生活。”——6月24日晚间,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出席第三轮北京六方会谈的各国代表团时致辞说。

  “我们的外交是全中国人民的外交,有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支持,外交工作才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从本质上说,中国的和平发展,13亿中国人不断地富裕起来,这本身就是对人类进步事业的最大贡献。事实上,外交工作就是服务,首先是服务于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崇高的目标,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李肇星在3月6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外交将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继续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在国际上为维护中国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多做实事。

  其实,公民在海外的安全问题并不是个新话题,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反恐怖研究中心刘强教授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介绍,以前中国人在国外未必就是安全的。例如,许多中国人在俄罗斯就发生过涉险事件,“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人在俄的人数多,多时达到20多万;另一方面,则是与当地势力有经济上的冲突,比如说当时的‘倒爷’”。从而最终造成一些不幸。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攀升、加入国际反恐同盟和更多地介入国际事务,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较,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系数的确有所降低,出境公民也将有可能遭遇更多的危险。

  当问到现在出现的这种“不安全”是否会变成一种趋势,甚至会愈演愈烈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教授表示“很难说”,“这需要依据国际恐怖主义今后的发展动向和特点,才能做出判断”。

  就目前出境公民的背景而言,可以大略地分为两种,即官方背景和非官方背景。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政府公派人员,如使馆人员和访问学者;后者则主要包括大公司的驻外办事处人员、自费留学生和探亲旅游者。

  “情况不一样,保护措施也就不一样;出国背景不同,安全系数也就不同。”李伟教授对记者说,“比较而言,使领馆的外交工作人员较为安全,他们有联合国公约的保护,而非官方背景的出境公民安全性可能就要差一些了。”

  当然,出境目的地与安全系数也是密切相关的。就目前整个世界的区域安全等级而言,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教授认为:大中东地区(主要包括中亚南部、南亚西部和西亚东部地区)的危险系数最高;其次是东南亚,诸如印尼等国;再次是非洲,“那里的许多国家战乱频繁,恐怖主义有其他发泄的渠道”;最后便是欧洲与美国,“这里恐怖活动虽然不少,但其攻击对象不是中国人,当然,他们也不会刻意避开中国人”。杨教授还补充说,以上的安全等级只是针对恐怖活动造成的不安定而言,“若加上天灾人祸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这个安全等级就没法划了,至少不是如此简单就能划出来的。”

  刘强教授则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在第三世界国家较为安全,而呆在发达国家反而并不一定很安全。一般意义上说,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特别是贫困的地区国家,由于“中国人挣着大钱、开着好车、住着好房子,会招来一些当地人的嫉妒和不满”,但总的来说,“许多国家仍把中国看成是第三世界的领导者,在国际社会上对他们是支持的,所以对中国人是友好的”。

  李伟教授则认为安全等级划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它更需要政府出面,广泛收集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多方考虑,才能给出一个较为精确合理的划分方案。

  “初到以色列时,我多少有些紧张,会感觉到不安全,这种不安全感基本上都源自于巴勒斯坦人的自杀性爆炸。尽管这种自杀性爆炸目标都针对以色列人,但由于爆炸的场所主要是公共汽车及站台、餐厅和咖啡馆、超市及商场等公共场所,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外国人受到伤害。一些条件不错的中资机构人员一般都不会去坐公共汽车,这样就尽可能减少了受伤害的危险程度,但留学生和劳务人员因乘公共汽车比较频繁,多少会有一些危险。”一位驻以色列某机构的郑先生告诉时讯记者。“不过,在以色列呆了一段时间以后,恐惧感会大大减小,但毕竟心里安全这根弦还是一直在绷着,每当开车跟在公共汽车后面或进入超市等公共场所时还是免不了心里会有些紧张。其他方面倒没有什么不安全感。”

  任何不幸都是由个体首先承担,未雨绸缪,提高安全意识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海外的中国公民安全意识不强。”李伟教授对时讯记者说。

  据北京港中旅国际旅行社的刘成社先生介绍,由于消费心理的成熟等原因,与往年同期相比较,今年上半年出境旅游人数有所降低。但随着更多旅游市场的开放,如年内欧盟的旅游市场极有可能对中国开放,意味着中国公民有了更多的外出机会,而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裕,又让更多的人有了外出的能力;与此同时,国际上的危险因素也与日俱增。为此,李教授认为,一方面我们的政府应加强发挥指导和引导出境公民的作用,另一方面则要我们的公民自身提高安全意识。

  “中国人在国外太老实。”刘强教授举例说,以前一些国家存在着专门针对中国人的犯罪团伙,当地的警方很迷惑,难道是那些中国人很有钱?或者是在搞种族歧视?案件破获后才发现并非如此,而是因为中国太老实,“遭到袭击不会反抗。吃了亏,被人打了、骗了,都不敢声张。”

  “另一方面,一些有钱的中国人在海外又很招摇。”尤其在第三世界的一些穷国,这种举动很容易遭人嫉妒,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因此,提高安全意识对海外的中国公民尤其重要。刘教授告诫海外的国人一定要“树立好形象”,“保持低调”。他还劝告大家少去一些娱乐场所,以及一些人群高密集场所。

  去年,外交部更新了《中国境外领事保护和服务指南》,《指南》在外交部的网站上公布,内容相同的小册子也可以在外交机构免费索取到,它包括“中国公民寻求领事保护和服务的常见问题”,“中国驻外使、领馆能够提供的领事保护和服务”,“中国驻外使、领馆不能提供的领事保护和服务”,“正确认识领事保护”和“帮助您自己”5个部分。其中第5部分包括一些海外中国公民的行为规范,如“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不要突出自己;不要在黑暗处打车;建议安装防盗门、报警器……”

  据在华盛顿工作的梁先生介绍,自打美国发生“9·11”事件后,美国本土就开始变得非常重视安全问题,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国土安全部,定时根据搜集的各种信息向民众发布安全级别警报。但对于生活在当地的大部分华人而言,个人安全问题的防范和警惕性还不是太高,大概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恐怖组织针对只是当地的美国人,而并非中国人,“不过,不可避免的,在有些时候也会担心恐怖袭击殃及到我们”。42岁的梁先生是公派出国人员,他告诉时讯记者,在他们那儿,一般较正式的机构都会提醒当地工作的华人在家里预备一些消毒液、3~5天的生活食物以及水,以便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进行自救。2003年早些时候驻外机构还专门为大家购买了200多美金一个的防毒面具。

  李教授建议,驻外人员和公派人员的背景单位和母公司也要提高安全意识,对其派出人员负责:第一,母公司和单位应有专门负责海外人员安全的机构和人员,保持与使领馆、当地官方和地方安全力量的经常联系,并对员工进行培训;而援外的中国公司要主动到使、领馆处登记;第二,参与援建的中国公司应在其海外竞标中考虑到安全成本预算,进行风险评估,“否则,再多的赢利也是虚的”。

  此外,政府对于保护海外公民也是责无旁贷。李教授认为使领馆应对当地的中国公民承担较大责任,应做好情报搜集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但目前一些中国驻外的使、领馆本身安全也不是很保险。“相对于西方国家,我们使领馆的安全保障还是比较薄弱的”,比如说美国在一些危险地区花几十亿美元建一个领事馆,遇到特殊情况,经常闭馆以保障人员安全。中国政府还应积极与当事国进行沟通,取得其谅解和合作,以解决一些如携带武器等与公民安全休戚相关的问题。刘教授也认为,“至少要尽快解决一些驻外使馆和一些驻外机构的几乎不设防以及安全意识薄弱的状态。”(来源:青年时讯)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