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布什连任面临两线作战:失业率和民主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04:18 东方网

美国劳工部7月2日公布的报告显示,6月份美国新增就业人数11.2万人,明显低于《华尔街日报》调查的55位经济学家原先预计的25万人;失业率仍然为5.6%,与前两个月持平。7月3日的《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6个月前,美国就业市场严重贫血。如果当时听到这超过11万的新增工作岗位,布什肯定相当高兴。但现在,他却发现这一数字对他相当不利。”

IGame开张!火速领奖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你的放心邮于我的用心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4月和5月,美国平均新增就业人数25万人,而且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今后几个月的形势也会不错。此间一些政治分析家据此认为,劳动就业市场的持续好转,对布什11月的总统选举相当有利。无独有偶,民意调查中人们对布什经济政策的支持度也在上升。在6月初“盖洛普民意调查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中,只有41%的受访者赞同布什处理经济问题的方法;而到6月底,盖洛普公司又做了相似的调查,结果发现布什的这一支持率上升到了47%。但没想到,劳工部的数字给布什泼了一头冷水。

劳工部的统计数字刚刚公布了几个小时,布什便在白宫开始为自己进行辩护了。当天上午,布什在白宫接待了一个美国“小企业主代表团”。他对这些小企业主们说:“我们的经济在变化,我们的就业市场也在变化。但我们应该看到,自去年8月以来,我们已新增了150万就业机会。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稳定、持续的增长。”

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显然不买布什的账。克里的竞选班子在当天公布的一份报告中专门强调了“布什解决就业的弱点”。报告说,自布什当政以来,美国人在私营企业领域净失工作机会180万个。“在过去的三年半多时间里,我们只看过了过去3个月就业人数有增加。”

失业是对老百姓影响最直接的因素,也是影响选举人手中选票流向最直接的因素。截至6月底,美国的失业总人数为820万人。其中成人男女的失业率均为5%,白人和黑人的失业率分别为5%和10.1%,而20岁以下青年人的失业率则高达16.8%。另据统计,每月至少增加15万个就业机会才能满足美国劳动力自然增长的需求。看来,布什要想赢得大选,失业问题还真是他必须解决的大难题。

 民主党竞选纲领猛攻布什

7月3日,民主党2004年《竞选纲领》(草案)被透露给了华盛顿的一些新闻媒体。该文件长16000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治国理念”。《竞选纲领》用较大的篇幅强烈地指责了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认为布什政府“背离了100多年来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从而使美国更加不安全。

该文件说,布什的“先发制人”战略以牺牲传统盟友的支持为代价;在伊拉克,布什政府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获得国际支持的机会。如果民主党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获胜,他们将为重新建立联盟而努力,声称“与其他国家携手才是反恐战争取得胜利的途径”。

布什在今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说:“为了保卫美国,他在采取行动前不会等待外国的‘批准’。”这曾经是民主党批评布什的焦点之一,认为这是单边主义。民主党的《竞选纲领》在谈到这一论点时说:“如果克里作为三军统帅,当我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也绝不会等待外国给我们开绿灯。但是,我们必须获得那些对于我们取得最终胜利至关重要的国家的支持。”

该文件强调,政府应努力使美国从依赖中东石油的状态中独立出来,为此,美国还应该断绝那些与美国价值观不同的国家的合作。分析人士认为,文件虽然没有明说,但可以看出这里指的是沙特阿拉伯。

关于巴以冲突,该文件呼吁创建巴勒斯坦国,这在民主党的政策主张中尚属首次。

在经济问题上,该文件认为,布什照顾了富人的利益,忽视了中产阶级的需要,未能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挥霍了他从民主党政府继承下来的大量财政盈余。如果民主党当选,《竞选纲领》列举了一系列与布什政府不同的经济措施。比如,恢复财政盈余、废除偏向富人的税收政策、在医疗保险上扩大投资等。

这份民主党《竞选纲领》的显著特点是反恐和国家安全成了主要内容,这反映出“9·11”对美国大选的深刻影响。该文件在7月9日至10日将提交给“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讨论,如被通过,7月底在波士顿召开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将正式将它接受为指导民主党2004年大选的竞选纲领。

 
 
 
作者:选稿:黄蒙磊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兰-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