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共内部分裂公开化的背后:影响力今不如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02:58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莫斯科7月7日电 7月3日,俄罗斯共产党召开了第10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开过几天了,但它带来的余波仍在俄罗斯政坛激荡。在这次党代会上,俄共内部的分裂倾向达到公开化、白热化的地步,以至于出现了戏剧化局面: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举行了两个党代会,而且还各自选出了一套新的领导班子--久加诺夫在主流派主持的党代会上蝉联俄共中央主席团主席,伊万诺沃州州长吉洪诺夫则在另外一个党代会上被推选为党的领袖。目前,两个党代会都声称自己是合法的,久加诺夫和吉洪诺夫之间也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官司最
此间政治分析人士认为,不管俄罗斯司法部是否受理裁决上述争端、裁决结果会是如何,俄共的分裂已成既成事实。这次党代会风波,也许就是俄共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人们现在都在关注:俄共将走向何处? 俄共影响力今不如昔 俄共是苏联解体前夕成立的政党。在俄罗斯独立之后的十多年里,俄罗斯共产党一直是俄罗斯政坛很有影响力的一支政治力量,用俄罗斯政党研究专家的话说,在俄罗斯的众多政治团体中,惟有俄共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因为俄共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有严密的组织机构,有分布广阔的地方组织,党员人数多,而且队伍非常稳定。尽管俄共一直没有获得执政机会,但在俄罗斯政坛,谁也不能藐视俄共的力量。 但是,自从上世纪末开始,俄共在俄罗斯政坛的影响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在1996年选举产生的第二届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还是议会的第一大党;到了2000年国家杜马再次选举的时候,俄共所获得票率降至18%,但起码还算是议会里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到了2004年,俄共在议会选举中惨遭失败,仅仅获得12%的选票,第一次成为议会里无足轻重的一个政党。 与杜马选举一样,俄共候选人参加俄罗斯总统选举,命运也差不多,也是每况愈下。在1996年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获得32%的选票,其得票率仅比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落后3个百分点;在第二轮角逐中,叶利钦拉拢名列选票第三位的列别德,才最终战胜了久加诺夫,久加诺夫由此被俄罗斯政界视为惟一可以和叶利钦一决雌雄的政治人物。到了2000年,久加诺夫再次参加总统竞选,结果输给了人气正旺的代总统普京,但他的得票率接近30%,还是名列第二,那时俄罗斯政界仍然认为久加诺夫是惟一有实力向普京发起挑战的候选人;时过4年之后的2004年,普京在俄罗斯的威信如日中天,久加诺夫的声誉却急剧下降。久加诺夫很清楚俄共的现状,更清楚自己的实力,他根本就不是普京的对手,最后只好放弃参加总统竞选的机会。 久加诺夫不愿服输 最近几年,随着俄共实力日益萎缩,俄共影响每况愈下,俄共内部的分歧也日趋严重。尤其是在去年12月的杜马选举失败以后,俄共内部派别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公开化的程度。部分党内高层领导人认为,久加诺夫占据俄共领袖位置10年之久,俄共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应负主要责任,还指名道姓地要久加诺夫辞去党的领导职务。不少俄共党员也认为,俄共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走出低谷,必须更换党的领导人。 但是,久加诺夫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自己的最大失误,就是没有把那些党内的分裂分子及时开除出党。久加诺夫不止一次表示,他不会在这场斗争中退却,要与“俄共的敌人”坚决战斗到底。也许是久加诺夫担任俄共领导人时间过长的原因,现在在人们的印象中,“俄共”与“久加诺夫”这两个名字似乎已经密不可分,久加诺夫在俄共普通党员中仍然享有很高的威信。这也是久加诺夫自己坚持留任、俄共一些领导成员支持他留任的主要原因。 久加诺夫是个个性很强的人,他的政治观点非常鲜明,属于那种“非黑即白”的类型。久加诺夫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很冷淡,甚至还有些仇视,他反对俄罗斯向美国过多让步,反对俄罗斯向西方低头。久加诺夫对中国非常友好,最近十几年间多次到中国访问,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赞叹不已。他最近一次访问中国是在今年4月,那次访问回国以后,久加诺夫多次在俄罗斯电视台大讲特讲中国的生机和活力。用久加诺夫的话说:俄罗斯丢掉的,中国捡起来了;俄罗斯失去的,中国得到了。 俄共反对派另立中央 俄共第10次党代会召开前夕,久加诺夫和俄共反对派之间的矛盾渐趋白热化。7月1日,俄共按照议程举行中央全会,全会一致同意解除“党的分裂分子”波塔波夫的中央书记和中央主席团成员职务,解除阿斯特拉罕基娜的中央书记职务,开除伊万诺沃州州长吉洪诺夫的党籍。同日下午,反对久加诺夫的俄共中央委员在莫斯科自行召开了另外一个“中央全会”,会议作出提前罢免久加诺夫等俄共主要领导成员职务的决定,并决定单独筹备召开俄共第10次全国代表大会。 7月3日,俄共第10次党代会,居然同时在莫斯科的两个地方分别召开。 久加诺夫主持召开的党代会,在伊斯梅尔斯基饭店礼堂举行。党代会开始不久,礼堂突然停电,但会议没有因此中断,久加诺夫借着手电筒的光线读完了党的工作报告。他指出,俄共现在面临着严峻的历史选择,需要加强党的团结,制定新的行动路线。在随后进行的表决中,久加诺夫顺利当选俄共中央主席团主席。 几乎同时,刚刚被解除职务的波塔波夫、阿斯特拉罕基娜等人,召集了一些党代表,在莫斯科另外一个地方也举行了党代会,已经被开除出党的伊万诺沃州州长吉洪诺夫在这个“代表大会”上被推举为俄共领袖。 久加诺夫近日对记者表示,党代会会场突然停电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人故意捣鬼。党代会召开前,有人在国家杜马门前安排车辆,将党代会代表拉到距离会场五六公里远的地方,致使这些代表无法按时赶到会场开会。久加诺夫认为,莫斯科正在掀起一场反俄共的运动,针对俄共的各个行动不是孤立的,后面都有很深的政治背景。久加诺夫指名道姓地说,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俄罗斯人民爱国联盟主席谢米金是这些行动的幕后策划者。驻俄罗斯记者 王晓玉 从苏共到俄共:风雨百年 19世纪80年代普列汉诺夫开始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该党以资本主义和专制主义为斗争目标。 1925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改称苏联共产党。 1945年苏联取得二战胜利。战前出现动摇的苏共政治合法性因战争胜利而重新得到巩固。 1956年苏共二十大。苏共进入赫鲁晓夫时代。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共未能解决内部体制矛盾,并重新积累了政治经济危机。 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民主化”、“公开化”改革,在对外问题上推行“新思维”。苏共传统意识形态受到挑战,苏共统治的政治合法性动摇,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 1990年6月俄罗斯共产党成立。当时俄共是苏共在俄罗斯范围内的下级组织。成立时的俄共领导人以反改革派为主,具有保守性。 1991年8月苏共解散。俄共被勒令停止活动、解散机构并被没收财产。 1993年2月俄共举行第二次非常代表大会,宣布俄共重建。重建后的俄共放弃了传统共产主义理论中有关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思想,认同议会民主道路。 1993年俄共首次参加新议会选举,获得意外胜利,成为议会第三大党。俄共重新以合法身份回到政治舞台。 1995年12月俄共在第二届国家杜马选举中一跃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俄共进入鼎盛时期。 1996年俄罗斯大选中,俄共候选人久加诺夫以微弱劣势败给叶利钦,俄共失去了重新执政的最佳机会。其后俄共内部分裂成两派,一派主张反对现政府,另一派主张与政府合作,在体制内争取利益。 1998年在对基里延科政府的投票中,半数以上俄共议员违反俄共中央决议参加投票。俄共在组织上出现分裂趋势。 2002年4月俄共中央委员、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等俄共上层领导人被开除出党,俄共内部矛盾进一步公开化。 2004年7月俄共举行第10次代表大会,俄共分裂完全公开化。周鑫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