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从“差生”“怪生”现象进言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能否注入理解和关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08:43 南方日报

  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反思(中篇)

  本报记者 梅志清 实习生 谢苗枫

  核心提示

IGame开张!火速领奖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你的放心邮于我的用心 查博士送你去雅典

  在学校里总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或者总处于成绩榜的最后几名,或者总是独自一人不懂得与同学老师相处,或者成绩遥遥领先却总不循规蹈矩,有很多“怪”毛病。这样的孩子,在老师同学们心目中是“差生”,是“怪生”,是在校园中被渐渐冷落、遗忘的一群。但恰恰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深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在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投入深刻反思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些“差生”、“怪生”现象上看到我们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缺失?面对他们心灵的迷茫,我们的教育又有没有付出足够的理解和关爱呢?

  [现状]

  同学都觉得我是“黑社会”,老师对我说话就是训斥,没人愿意和我坐在一起

  “那天春游,我早早就上了校车,一个人坐着。后来,老师和同学们陆续上车,但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坐在我的身旁。车满了,只剩下我身边的座位,他们也不愿意过来,宁愿站着。我把头别向窗外,心里充满了委屈,忍不住说了句‘活该!’……”

  这是一段广州某重点中学初二女生阿华(化名)的日记摘抄,当笔者因为偶然机会通过一个朋友找到她时,她默默地翻到了这一页,眼睛红红地说:“可能因为我在校外有个要好的男朋友,成绩也不太好,同学都觉得我是‘黑社会’,而老师每次对我说话就是训我这训我那,但对别的同学就有说有笑。即使我画画获奖,也没有听过他们夸我半句。那天春游,我真的很想老师也向我笑一笑,坐在我身边,然而我旁边的座位却一直空着。那一天,我觉得自己很可悲,他们很可恶。”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孤立的个案,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8岁以下的3.67亿未成年人当中,有2.6%认为“自己被歧视”,有7%认为“学校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两项相加竟有接近10%的学生认为有“不公平对待”。

  也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学生受冷遇”事情而已,它的恶化有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心理的缺失。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去年7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实施情况进行的检查调研报告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因感觉社会不公而实施报复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数字堪忧!

  我们发现,感觉“对待不公”的学生大多数恰恰是学校里的“差生”和“怪生”,他们构成校园里的一道灰色地带:排座位时即使是个子矮、眼睛近视的“差生”也要坐在后三排;上课时很少被提问;改作业时老师的批语是精简再三,甚至只写一“阅”字;同学们三五成群,分组时谁都不愿意和他们呆在一起……

  [声音]

  我们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不是仍能与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差生”、“怪生”对话?

  为什么同学、老师都不愿意亲近这些“怪生”、“差生”?笔者随意走访了一些同学、家长和老师。当笔者把阿华的日记转述给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二(5)班的小黄时,他耸了耸肩说:“如果我是阿华的同学,我想我当时也不会坐在她的旁边,因为太突出了,别人会说太多闲话,但我知道我不坐下去是一种错误,给她太大的伤害。”小黄身边的同学大多持这种观点:“毕竟我们也想合群,不想太另类,和这些同学亲近了,就是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了。”

  而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差生”、“怪生”的家长对自己的小孩表现出的是无能为力,孩子在家里根本不与大人交流,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小孩一天在外干了什么,一进家门也是房门紧闭,久而久之,他们也只好听之任之了。而更多的家长是坚决反对自己的孩子和这类学生交往的,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那么小,自制力又不够,和名声不好的同学走在一起,自己的孩子就可能会变坏。

  对家长这种的忧虑和干涉,有些老师也觉得能理解。拿广州来说,现在中、小学招生都打破了以成绩择优录取的旧传统,而采取了地段招生、电脑派位的方式,每间学校都有比较平等的机会招录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也就形成了生源良莠不齐的状况。加上青春期是孩子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稍不注意的确容易出现偏差。作为老师,其实他们也不想对“差生”、“怪生”有什么成见,但这类学生的一些行为举止总让人喜欢不起来,对他们的缺点说了很多次,也没有什么效果,感觉有点让人失望。

  当然,也有老师持不同观点,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特级教师尤彩云以她从教多年的经验坚持认为,“差生”并不是什么都差,他们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优等生”还要优秀,关键的是教师、家长怎样去聆听他们的声音,怎样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尊重。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李江雪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她认为从这些“差生”、“怪生”身上我们的教育应该反思,在“一考定终生”的应试教育下,我们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不是仍能与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差生”、“怪生”对话?我们坚持了那么久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又有多少教师能真正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客观、公正地分析这类特殊学生,然后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施教呢?

  [透视]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更贴近时代,更贴近当今的各类学生,要更人性化,充满理解和关爱

  现在,“差生”、“怪生”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关注,甚至有有识之士在媒体上振臂高呼:在我们大力推行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对这一群特殊孩子的关注,这也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素质的希望工程!对此,中大教育学院院长、博导钟明华教授认为非常有必要。我们的中小学校从学生一跨进校园起就有思想品德教育课,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做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中缺乏关注生命和人性方面的教育,缺乏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教育,缺乏大家相互间的关爱教育——怎样去理解与自己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想法?怎样去关爱也许你不认可的同学?我们教育中没有或者很少提及。他的建议是我们的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更贴近时代,更贴近当今的各类学生,要更人性化,充满理解和关爱。

  华师附中学生处主任廖耀良也认为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我们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差生”、“怪生”的概念,作为教育工作者,“后进生”这样的字眼不能再用了,这本身就是一种歧视。只有观念扭转了,才能真正做到对每个个体的充分尊重。也只有每个教师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影响周围的同学,让他们懂得去尊重与他们不一样的同学,知道什么叫理解。

  李江雪则提醒老师与“差生”、“怪生”说话时,一定要真正以“谈心”的方式与他们交心,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学生进行谈话,如果那样,即使学生表面应允,嘴上说好,在心里还是排斥、抵触,不信任老师,不信任别人。同时她还建议,我们对这类学生有必要进行专业辅导,而且还要进行必要的追踪。尤其对一些看上去已经解决的个案,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以耐心和爱心对他们进行持续的关注,如每周一次的非正式的交流等,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廖耀良的建议则是要学会多角度地欣赏这类学生,学会用他们的眼睛来看世界。例如对学习不太好的体育尖子,不能讥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是要从他们的目标出发,告诉他们“你想做全国冠军,可以,但你最好做一个知书识礼的冠军,不要让别人看不起”等,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了解,现在我省不少中、小学已开展“阳光工程”,不仅帮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还针对“差生”、“怪生”,让教师和同学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定期谈心、交流。有的学校还培养专业的心理辅导队伍,一边帮助处于弱势的学生走出阴影,一边给家长提供心理辅导,多管齐下,反响比较好。

  图:

  简仁山 绘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