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金日成逝世10周年之际看南北朝鲜两代恩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14:11 新华网

  相关文章: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高浩荣报道 今年7月8日是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逝世10周年。10年后的今天,他的长子、也是他的继任者正在为南北关系书写新史。

  日前据《纽约时报》报道说,金正日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访问韩国。金正日能够
<十面埋伏>拍摄大揭密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你的放心邮于我的用心 查博士送你去雅典
成行另当别论,但也许可以肯定的是,有这样两位韩国人在盼望着与金正日的再度会面:一个是与金日成曾是“冤家对头”的前韩国总统朴正熙的女儿;一个是前韩国总统金大中。金大中“研究”朝鲜二金

  2000年6月,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乘专机抵达顺安机场,成为朝鲜半岛分裂50多年来第一位访问朝鲜的韩国总统。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亲到机场迎接金大中。两人同乘一辆汽车,手握着手,同往平壤市区。大约60万平壤人夹道欢迎,挥舞着粉色的纸花束。

  金正日说,举行朝鲜半岛首脑会议是他父亲金日成的“去世前的最大心愿”。

  1994年韩国前总统金泳三曾与金日成主席就举行首脑会谈一事达成了协议,但就在南北双方积极为首脑会谈进行准备之际,金日成因心脏病突然去世。直到他的长子金正日为他实现了这一愿望。

  金大中曾经透露,在因持不同政见而被关押期间,他曾在脑子里假想同金日成玩政治游戏。金大中说:“我想大多数时候我都赢了。”而自从朝鲜同意举行南北首脑会晤之后,金大中开始研究有关金正日的文章到深夜。金日成“对骂”朴正熙

  朝鲜金氏家族与韩国朴氏家族的两代人的恩恩怨怨也十分具有戏剧色彩,从一个侧面映照了朝鲜半岛数十年的风云变迁。

  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和韩国前总统朴正熙曾经是一对“冤家对头”。

  冷战时期,由于两种体制、两种意识形态和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使得经历了为期3年惨烈战争的朝鲜半岛南北两方更显得剑拔弩张。双方互相指责中不乏对领导人的攻击谩骂之词。朝鲜指责韩国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是“傀儡政权”,而朴正熙则是“军事独裁者”,是“镇压人民的刽子手”和“阻碍统一的障碍”。韩国同样也指责朝鲜是“傀儡政权”和“独裁者”。

  不过,攻击归攻击,谩骂归谩骂,双方在一个问题上却具有高度的共识,这就是朝鲜半岛是同一民族,分裂的国家必须统一。

  1972年5月2日,朴正熙总统派遣其心腹、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厚洛作为其私人特使,对平壤进行了秘密访问,并会见了金日成主席。5月29日,作为回访,金日成派遣国家副主席朴成哲秘密访问汉城,并会见了朴正熙。经过这两次高级别的秘密访问,双方在当年7月4日发表了《七·四南北联合声明》。这是朝鲜半岛分裂后,双方首次签署的联合声明,在处于隔绝状态的南北关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其中,自主、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三项原则,至今仍是朝鲜和韩国都认可的实现国家统一的原则。金正日“特别关照”朴槿惠

  如果说上代人的恩怨是因对立和敌视而起的话,那么,下一代人的恩怨则是从和解合作开始的。

  2002年5月,当年50岁、正担任“韩国未来联盟”创党准备委员会委员长,准备参加总统选举的朴槿惠,应朝鲜民族和解协议会的邀请对平壤进行了4天的访问。金正日特别指示派专机到北京接朴槿惠,并安排她住在专供国家元首下榻的百花园国宾馆。

  在抵达平壤后的第二天晚上,时年60岁的金正日来到百花园国宾馆,与朴槿惠进行了约1个小时的谈话,然后又花约2个小时与她共进晚餐。用朴槿惠的话说,“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是,也许是父辈之间的历史缘故,我们之间所谈的一切都非常坦率,开诚布公”。她说,“金正日委员长谈了许多金日成主席与我父亲的秘闻,介绍了‘七·四南北联合声明’发表前后南北方谈判的过程,并高度评价了我的父亲”。

  金正日在会见中很痛快地同意了朴槿惠提出的有关南北关系的一些建议,还特别允许朴槿惠通过板门店军事分界线,从陆路返回汉城,而不必再从北京绕一个圈子。这使得朴槿惠非常感激,体会到了金正日对自己的“特别关照”。朴槿惠事后说,在访问期间,她多次“鼻子发酸,热泪盈眶”。

  就在朴槿惠2年前访问平壤时,她曾坦率地要求金正日履行曾在2000年与金大中会晤时作出的“回访汉城的承诺”。金正日当时曾表示,“在适当的时候会去的”。如果金正日与朴槿惠在汉城再次会面,也许两代人的恩怨又会增添新的内容。(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200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