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劳工为挣钱不顾危险蜂拥赴伊拉克打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13:41 新闻晨报 | |||||||||
宁愿在伊拉克挣钱时丢命,也比在菲律宾挨饿强 陈济朋(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在菲律宾政府宣布撤军后,分析人士认为,菲政府在人质问题上做出了与韩国、日本等国相反的决定,是因为菲律宾政府不能得罪其海外劳工。菲律宾海外劳工有800万人,仅
然而,在菲律宾,“德拉克鲁斯事件”并没有降低赴伊劳工的“热情”。尽管德拉克鲁斯仍然生死不明,但是向伊拉克等中东国家输送劳工的菲律宾中介机构门前还是排起了长队。 排队的菲律宾人说,在国内没有就业机会,还不如去乱世中的伊拉克碰运气。 “宁愿在伊挣钱时丢命” 埃德加多·卢马帕斯拎着一袋旧衣服,在简易窝棚里走来走去。 过去两个月来,卢马帕斯每天都在首都马尼拉英欧劳务公司门前排队等候,希望得到面试机会,赢得前往伊拉克工作的机会。到伊拉克操作叉式升降机,每月可以挣600美元。 现年42岁的卢马帕斯有5个孩子,今年5月离开中部莱特省的老家前往马尼拉,兜里揣着借来的4000比索(72美元)。卢马帕斯说,一家人能否活命,就看他能不能到海外务工。 卢马帕斯和其他数百名找工作的劳工住在由巨幅广告牌改造的临时窝棚下,广告牌上有美国总统布什和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画像。 卢马帕斯说:“我们宁愿在伊拉克挣钱时丢命,也比在菲律宾挨饿强。” “我愿意到那里闯一闯” 数千人在英欧劳务公司门前排队,队伍长达两个街区。马路本就不宽,车辆因此更难通行。 这些人大多住在遥远的外地,来到马尼拉后大都露宿街头。 一名志愿者用扩音器宣布筛选结果,入选者欢呼,落选者落泪。 现年46岁的埃尔林达·奎兰纳是6个孩子的母亲。她告诉法新社记者:“因为饥饿我头疼、胃疼,但还得在这儿等,等轮到我。我在这儿等了5天了,我需要面试,我急需离开菲律宾,因为这里没有工作机会。” 奎兰纳曾在街头当过小贩,她希望到伊拉克替人打扫卫生,挣钱供孩子上学,为身患癌症的丈夫看病。她说:“这是我们改变生活现状的唯一机会,我愿意到那里闯一闯。” 英欧劳务公司总裁卢卡斯·阿西利亚说,如果这些人到国外务工有活可干,胜过让他们加入菲律宾国内500多万失业大军。他说:“我每天上午到这儿来的时候都看到他们的绝望,但每次叫人进来面试,我就看到他们多了一丝希望。” “菲海外劳工是英雄” 遭绑架的德拉克鲁斯是菲律宾海外劳工的典型代表。 德拉克鲁斯今年46岁,有8个孩子,原本在沙特阿拉伯一家公司工作,前往伊拉克是为了运送一卡车原油。老板承诺付给他3倍工资。 据估计,菲律宾目前有700万海外劳工,他们每年寄回大量外汇,是菲律宾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菲律宾政府称他们为“新一代英雄”。 据总部设在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仅2003年,菲律宾海外劳工就寄回76亿美元,占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的7.5%。 相关专题:伊拉克武装组织绑架菲律宾人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