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组织打响网络恐怖战 以互联网传递袭击信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7日02:27 北京晨报 | |||||||||
这不是一个普通网站,但网址并不起眼。 带着中世纪利剑标志和宗教宣言的黑色图标之下,一段阿拉伯文字让人发寒,“处决韩国人质的录像”。往下是许多视频片断链接,4张预览图向浏览者展示了视频内容:上个月韩国人质在伊拉克遭斩首的片断。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15日报道,互联网日益成为“基地”组织及其分支宣扬活动和招募成员的渠道。恐怖组织可以通过网络,以独特方式向潜在支持者传递信息。各国政府却很难甚至没有办法实施有效打击。 网络的分散特性使调查人员很难追踪和阻止恐怖分子在网上发布信息。一个视频片断在网上出现后,会立即传播到各地。上网者可以通过论坛、聊天室或电子邮件发布视频文件地址。恐怖分子甚至自己建立网站,并不断更换域名,政府部门难以应对。支持者可以用网名在恐怖网站的论坛上留言,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网络反恐大海捞针 负责追踪网络犯罪的美国执法机构官员说,在互联网上寻找消息、图片和视频的最初发布者就像大海捞针。 “现在的问题是,真的想要做坏事的人不会用他们自己的IP地址。”美国前司法部计算机犯罪检察官马克·拉希说,即使调查人员能够追踪到发布者的IP地址,有效打击网络恐怖活动还需要政府部门密切合作。 拉希说,调查人员时常会陷入两难境地,因为关闭恐怖网站意味着失去追踪恐怖分子的情报来源。 恐怖分子发布的信息多为阿拉伯文或乌尔都文,这也给调查人员造成很大麻烦。“情报和执法机构现在拥有大量掌握中东地区语言的工作人员,”拉希说,“另一方面,这些机构的力量被分散。” 拉希认为,尽管在互联网上追踪会遇到语言、文化和外交方面的种种障碍,调查人员还是可以通过追踪IP地址有所收获。“即使人们试图隐藏他们的踪迹,他们有时还是会失误,留下痕迹。” “基地”网管命丧黄泉 互联网安全专家对“基地”组织相关网站开展追踪,最终找到了“基地”网络总管、沙特人优素福·阿伊里。阿伊里是alNeda.com网站的网络管理员,这个网站曾不断发布有关“基地”领导人的消息,被认为是“基地”组织的“官方网站”,目前已经被关闭。 这个网站多次发布对近年来所发生恐怖袭击事件负责的声明,其中包括巴厘岛爆炸和突尼斯犹太教堂爆炸。网站不断更换域名,躲避执法部门的打击。 alNeda多次侵入其他网站,加入有关恐怖主义信息的链接。但它自己也曾被美国人乔恩·梅斯纳等黑客攻破。 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多次被攻破和瘫痪,alNeda还是通过侵入其他网站,在那些网站的服务器上偷偷存放文件,继续开展网络恐怖战争,直到2003年4月。 阿伊里2003年6月被沙特安全部队击毙后,支持者在论坛上为他举行哀悼,并把阿伊里的死称为对“基地”组织技术力量的重大打击。 “圣战之声”后来居上 失去重要网络技术专家阿伊里后,“基地”组织继续利用互联网,发动恐怖主义活动。“基地”的沙特分支在过去几个月里,成功在网上发布了大量恐怖主义内容。 “圣战之声”是恐怖组织发布的网络电子双周刊,创刊于今年年初,主要内容涉及“有关阿拉伯半岛宗教游击队的活动”。 电子杂志内容颇具特色,时常出现对非法组织头目的采访,以及关于美国、沙特情报合作和妇女参与圣战等各种事件的报道。杂志甚至还发布信头为“圣战之声”的所谓“基地”组织公报。 杂志网站的域名不断更换,网站发布的评论文章很有特点,还经常用显眼的广告推销阿伊里的专著《杀囚的合法性》。 最新一期杂志上有多篇关于“基地”沙特分支头目阿卜杜勒阿齐兹·穆克林遭击毙的文章。穆克林被认为是美国人质保罗·约翰逊斩首事件的主谋,今年6月被沙特警方击毙。 许多安全专家认为,“圣战之声”已经取代alNeda网站,成为“基地”组织的新“官方网站”。徐驰(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