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有望摆脱长期萧条 出现六个新迹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05:03 新华网 | |||||||||
近来,日本经济正摆脱长期萧条,走向复苏。出现的新迹象是: 1、增长势头逐步强劲。2002年日本经济即已步入周期回升,只是增长势头极其微弱。进入2003年后,增长势头却变得强劲起来。2003年度GDP全年增长了3.2%,比2001和2002年度分别高出4.4和2.1个百分点。2004年第一季度高达5.6%。对于目前日本经济的这种强劲增长态势及其前景,许多国际机构都做出了乐观预测。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日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
2、消费需求缓慢恢复。占经济总量60%以上的民间消费需求长期低迷,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最重要的原因。从2003年底开始,个人消费支出便停止下滑并形成缓慢回升势头。日本调查综合研究所4月的消费者心理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今后一年的景气预期指数比上次调查提升了21个百分点,达到近3年10个月以来的最高值。据日本内阁分析,促使日本民间消费需求由长期低迷转向缓慢恢复的主要因素,一是家庭收入趋于稳定带来消费支出能力的恢复;二是失业缓解、股市回升带来消费心理的改善。 3、通货紧缩有所缓解。通货紧缩愈演愈烈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迄今困扰日本经济的最大问题。2001和2002年度,日本的企业物价指数分别为2.4%和1.6%,消费者物价指数均为0.8%。但到近期,由于经济回升带动需求恢复、日本银行强力推行“数量缓和”带来货币流通量扩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货紧缩问题也开始缓解。2003年度企业物价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少下降了0.9和0.6个百分点,进入2004年头几个月甚至显示出止跌回升的新迹象。 4、金融运行渐趋稳定。不良债权负担沉重甚至“越处理越多”导致金融体系运营不稳,是日本经济难以走出萧条的主要障碍。以“风险管理债权”界定的不良债权余额在1996年3月为28.5万亿日元,2002年3月又增至43.2万亿日元。但这一局面近期正逐步得到明显改观,到2003年9月,风险管理债权余额已减少至28.3万亿日元;与之相应,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率也开始大幅降低,2003年底已降至6.8%,金融监督厅提出的到2004年度将不良债权率降至4%的目标似可实现。 5、股票价格止跌回升。在泡沫破灭前的1989年底,日经平均股价曾达38900日元,之后一路下跌,到2003年4月一度跌至7600日元,但随后日本股市开始强力反弹,到2004年4月达到12164日元,比一年前的低点上涨了60%。“股市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股票价格止跌回升为日本经济走向持续复苏产生了推动作用。 6、就业形势开始好转。2003年4月,日本的完全失业人数曾一度达385万人,失业率5.8%。但随后却开始出现令人满意的好转势头,到2004年3月已减少为314万人和4.7%。就业形势趋于好转,已通过增强家庭消费支出能力、改善居民消费心理等途径,为日本经济摆脱长期萧条创造了有利条件。(江瑞平)(来源:光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