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文章:莫高窟——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范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10:42 新华网 | |||||||||
美国《纽约时报》15日文章:莫高窟——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范例 这是戈壁沙漠中一个尘土飞扬的小镇,几百年前,这块绿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6月下旬,这儿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位艺术保护专家,他们是来保护和管理莫高窟的。
敦煌的成功有助于为中国的其它遗址树立典范。中国文物研究所前副所长黄克忠说:“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到处都存在,而且情况非常严重。”莫高窟的保护机构————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樊锦诗补充道:“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文化遗址败下阵来。” 樊女士认为,挑战不仅来自日益增多的游客和这个边远小镇的快速发展,也来自寒风、沙土、盐分和水。不过,敦煌运用了全方位的管理———包括文物保护实验室、科学和环境研究机构、美术和考古研究所、出版物和展览单位————甘肃省副省长李膺认为,“它是全中国的榜样”。 1978年中国向外国人敞开大门之后,文物保护专家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和美国赶来。洛杉矶盖蒂基金会下属的盖蒂保护研究所1988年开始在这儿展开工作。 任务是艰巨的,单是盖蒂研究所的工作就分若干方面。为了阻止沙蚀,他们建起了一道滤网使风速下降了50%,帮助在沙丘中安放用麦秆和树枝编成的格栅。盖蒂研究所还认领了第85窟,广泛分析了水和盐对壁画的破坏作用。为了挽救这些壁画,盖蒂研究所发明了一套工艺从洞窟壁上析出部分盐分并修复壁画。 经过多年的保护工作,现在仍然只有大约40个洞窟可以向游客开放,每天10到12个依次轮流,然而游客的数目已经从1980年莫高窟最初对公众开放时的约5万人增长到每年30万人以上。大多数游客在夏季蜂拥而至,使洞窟中的温度和湿度急剧升高,加剧了对壁画的损坏。 盖蒂研究所敦煌项目的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说:“这个遗址的规模很大,对它进行保护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尽管如此,敦煌研究院的成就已经使它享誉全中国。黄先生说:“许多地方都请敦煌研究院去帮助进行文化保护。”他说,除了新疆丝绸之路上的两个洞窟遗址库车和克孜勒之外,西藏三个需要洞窟壁画保护专业知识的遗址和河南少林寺也已经向他们求助。敦煌研究院还为中国西北地区开办了培训课程。 文物保护专家对敦煌成为典范充满了希望还有另外一个理由。敦煌是最早遵循所谓“中国原则”的两个中国景点之一(另一个是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原则”是指中国国家文物局和盖蒂保护研究所及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共同制定并从2000年开始执行的一系列文物保护准则。 “中国原则”基本上只是复述了已有的国际公约,赋予了文物保护原则以神圣的地位,并颁布了一道跨学科的管理程序。例如,各景点需要制定一份总体规划,研究确定最大游客容量。(完)(来源:参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