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兰普顿教授高度评价邓小平外交战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09:46 四川新闻网

  中国西部网消息

  魅力四射赢得尊敬

  “邓小平是第一位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他的举止风度,个人魅力,尤其是他的直率,赢得了美国人信任。当年他去了得克萨斯州,戴上了牛仔帽,吃烧烤,他的‘入乡随俗
UC立体声聊天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谁最美超值大奖等你赢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的传统看法,留下非常好的印象,这是他在外交战略上成功的一个具体体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高级研究学院中国研究部主任、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教授对本报记者谈起邓小平,流露出对这位伟人的敬仰之情。

  他指出,邓小平外交战略的重点之一是要建立和改善与美国的关系,这是他全球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立足于他复出后对中国地位、世界形势的审时度势和精确判断。他有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判断和看法,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非常有益的。

  兰普顿说,众所周知,上世纪中国曾一度处于关门自守以及与西方世界长期对立的状态。在对中国和世界形势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之后,邓小平改变了中国的外交战略,主张以经济合作代替政治对抗,改善和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通过改善两国关系,中美双方都获益匪浅。

  高瞻远瞩作风务实

  兰普顿说,邓小平非常务实。谁都知道,当时建立和发展中美关系的主要障碍是台湾问题。邓小平也知道,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很长时间。但他并没有因台湾问题而影响与美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尤其是经济贸易的合作,也就是中国说的求同存异。

  兰普顿列举了中美关系改善使双方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具体实例。他说,对于美国而言,美中改善关系使美国如释重负。这从冷战时期可以看出。“那个时期,我们的主要冲突在亚洲。比如在朝鲜问题上,我们当时是与中国直接冲突。后来我们打越南,实际上也是在和中国作战。因此,不管怎么说,在冷战时期,我们与中国有不少瓜葛。后来与中国关系的改善,实际上是为美国减轻了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长期潜在的美中冲突”。

  拓展交流互利共赢

  他认为,文革后期,邓小平复出后,即着手考虑如何迅速弥补损失,恢复经济、教育、科技,赶上世界其他先进国家。他改变了过去的封闭政策,向世界先进国家派出了留学生和各类人才,力争学习并追赶世界先进国家。而美中关系的建立和改善,有利于中国实现上述目标和现代化。因为,中国向世界派出的大量留学和考察人员中,有一半来到了美国。他们从美国学到的东西,无疑为中国弥补了损失,对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中国大量的科技人才到美国,也为美国的科技发展输入了新的血液,这些中国学生非常聪明,美国在许多科技领域需要这些聪明才智。应该说,通过这种交流,中国也帮助了美国许多科研计划的开发和实施。

  再就是经济贸易方面的互利。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美国进口了占中国对外出口30%到40%的产品,中国从中获得了很大利益。而同时,美国消费者也获得了很大的好处。

  兰普顿强调,美中三个联合公报是美中关系的基石,其中两个是在邓小平时代签署的。邓小平为推动美中关系的长久和稳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八一七公报》,是加强两国政府互相信任的产物,它推动了美中关系的继续发展。

  成就卓著影响深远

  兰普顿认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今天继续对中国的外交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的世界形势依然是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另外,邓小平认为美中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最重要关系之一,目前中国政府依然高度重视美中关系。在经济方面,他要使中国走向世界、要使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战略也仍然产生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亦是邓小平的战略思想使然。

  他最后说,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思想和策略使中国在外交上受益匪浅。有人说中国现在在联合国很少使用否决权,“但我认为这并不代表中国就随便同意某些做法。我们注意到,虽然中国没有使用否决权,但幕后的努力通常还是频繁的。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朋友,对于中国的外交也十分有利”。本报驻美国记者刘爱成来源:人民日报【编辑:韩玉丽】相关报道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